第四十章 刘黑闼藐视寸光
第四十章 刘黑闼藐视寸光 (第2/2页)说实话,李世民会做出这个选择,是李善道真的没有想到的。
固然,在“三选一”中,这是一个选择,并且李善道对这个“李世民可能会做出的选择”,也提早已经做出了足够的预备,——比如增强昌宁等地的防御力量,就是在为此绸缪,可到最终来,李世民居然真的作出了这个选择,还是出乎了李善道的意料,令他颇为惊异。
为何惊异?
原因在三。
第一,汉军现士气正盛,李世民如果选择了汉军作为首先进攻的对象,无疑自寻苦战。第二,相较於河东等郡,晋阳在河东道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且则刘武周是攻下了晋阳不假,但晋阳是刚被刘武周攻下,根基未稳,刘武周又掳掠为务,疏於防范,则李世民此时若选择进攻晋阳,或许能将之夺回。第三,也是换了李善道是李世民的话,他认为对唐军言之,当前最佳的选择,唐军屡败之师,如今即使有了新援,士气也不高,那么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当然即暂避敌锋,避免与强敌直接交战,先稳固西河、临汾,然后再图其它,才为妥善。
却不意李世民这三个选择中,李善道认为的“上策”,他不选,“中策”,亦即先收复晋阳,他也不选,三策之中,他独独选了最为冒险的下策。这实在不免的,就令李善道诧异了。
“也许,这就是李世民,而不是别人的缘故?”李善道早上接到这道军报,反复酌量之后,实在找不到李世民为何会选择此策的合理解释,也只好把之归结为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所以他的选择,是自己这个“中人之姿”一时难以理解。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
李世民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反正就“唐军有可能会从文城郡渡河”的这个可能,己军也已经做足了准备,则就按李世民的这个选择应对就是!
屈突通、刘黑闼等对李世民的这个选择,也是有些吃惊的。
刘黑闼啧啧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离石不选、龙泉不选,偏选从文城渡河,李世民倒是胆气十足,浑未将咱老子们看在眼里。”抚着胡须,咧嘴笑道,“郎君,那咱老子们便让这孺子知道知道我军的厉害!入他娘,随便他从文城渡河,在他眼皮子底下,咱将霍邑攻拔!”
一人拍案而起,请战说道:“甚么鸟东西!选从文城渡河,当俺等是软柿子么?大王,小奴请督本部,明日为攻城先锋,为大王将霍邑攻克,然后转击李世民,他妈的,擒其来献!”
请战之人,高延霸也。
李善道按了按手,叫他坐下,说道:“李世民选从文城郡渡河,虽有点意料之外,但我军对此也已有备,霍邑,当然还是接着攻。至於转击李世民,且待攻下霍邑再说。当下之重,是须进一步加强汾西、正平、龙门、昌宁一线之戒备,并及临汾,亦当增强守备,以保我军后方不失。”诸将脸上看了一遍,选出了高曦,令道,“沐阳,比与汾西等地,临汾最为要害,你引你部今日出营,还赴临汾,接管城防。李世民入境文城郡以后,若攻临汾,务坚守之。”
高曦起身接令。
汾西是霍邑西北边的一个县,顾名思义,此县在汾水以西,因得此名。这个县位处在鼠雀谷的西南面,前文所述的那三条连接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通道,鼠雀谷驿道、千里陉、统军川中的千里陉,就在此县境内。兵到霍邑前,李善道就分兵一部,袭攻汾西,已将此城夺下。
正平等县不必多言。
却这临汾县,一则,处在霍邑县的南边,是现正攻霍邑的汉军主力的后方;二则,临汾县西与文城郡接壤,是从文城郡救援霍邑县的必经之地,是以,这个县,确实是保证霍邑战事不受外边影响的最为要害之所。此等要害,非得高曦这等的沉稳大将镇守,方能放心。
千等万等,李世民终於到了。
而且瞧他这架势,第一仗就是要与汉军交锋。
李善道只觉自己的精神,从来没有像这样振奋过,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成王败寇,是王、是寇,打过就知道!刘黑闼的这句话提劲,老子就是要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将霍邑打下!然后,你若仍留在文城郡,意图与我决战,我便与你来战!
……
“殿下,侦知昌宁汉军龟缩城中,正在加固城防,看来汉军已信了我军主力将要在壶口渡河。”
李世民抬头望了眼东边不远处的渡口,低下头,接着看地图,吩咐说道:“只汉军信,可不够。把搜集船只的动静再搞大一点,还有,令我吉昌驻军,合渡河的梁实、秦武通等部,三日内,对昌宁发起猛攻,做足我军欲先歼李善道部、解霍邑之围的假象,让刘武周也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