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需要把国际视线重新拉回米国
第七百一十九章 需要把国际视线重新拉回米国 (第1/2页)六楼办公室。
“嗯,很有搞头。”
许青舟眯眼望着手稿上的自己圈出来的东西。
【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
这是他当初参与量子通信与计算研制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技术,作为量子中继器的存储单元,保障长距离量子通信稳定性,还有环境噪声抑制的作用。
后来被用到航天的抗干扰导航定位,利用量子磁力计绘制地磁场“指纹地图”,结合AI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
早期量子传感技术聚焦原子钟、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主要用于科研和国防,即便是现在也没多少发展,至少5年后,才会开发首台原子级量子磁场传感器,可探测原子尺度磁场。
而技术完全成熟,那也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种技术对于现在来讲那完全就是黑科技,但效果怎么样有待确定。”
许青舟转着手中的签字笔,从桌角抽出一张崭新的手稿,思索检测系统搞定之后的流程。
量子传感器只是第一步。
最后应该是个完整的调控流程。
【量子传感器->>控制系统:实时磁场数据。】
【控制系统->>AI算法:畸变预测+调控参数计算。】
【超导磁体电源-->>等离子体:生成补偿磁场.】
“量子传感器最后再进行位形修正反馈,形成一个闭合的链条。”
许青舟用了1个小时把流程梳理了一遍,满意点点头,“基本不会有问题。可惜,就算做出来,现在也只能在模拟检查。”
超导系统集成方面还算顺利。
至于第一壁材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开始。
就在前几天,李逸小组一共5个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参与合作实验。
接下来,将按照许青舟给出的方案进行设计。
许青舟正在进行头脑风暴,而在大洋彼岸,米国普林斯顿的小礼堂正在举行庆祝酒会。
宴会厅中流淌着舒缓的音乐,各界的名流举着酒杯,麦克斯韦教授作为今天的主角,直到宴会的尾声才上来搭话的人中抽离出来,有了一丝空闲。
在一年之内将超导薄膜的性提升到和夏国同样的水平,这不亚于创造了一场奇迹。
能源部专员马尔科和麦克斯韦教授碰杯,扫视着大厅中西装革履的人们,感慨:“Jc达到5.0×10A/cm,这放在几年前完全不可想象的。”
“是啊。”麦克斯韦教授脸上也露出唏嘘的表情。
别说几年前,就是一年前,他的超导薄膜Jc也只能3.8×10A/cm,这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再高根本不敢想。
“为米国的伟大干杯。”
马尔科再次举起酒杯。
麦克斯韦教授轻轻笑着,碰完杯,抿了抿酒,又说:“我们也不能骄傲,虽然对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实验室而言,我们的成就已经算是遥遥领先,但可别忘了,夏国还有许青舟这样的人物。”
这个年轻人创下了太多奇迹。
“是的,因此,我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马尔科面色严肃起来,“超导薄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最大的竞争领域是可控核聚变,麦克斯韦先生,我代表委员会正式邀请您加入NIF装置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