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饮马黄河水
第一百六十四章饮马黄河水 (第2/2页)而今受速下冀州的影响,张虞此番表面上虽说蚕食袁绍,但内心里却渴望一举速破袁绍,而后鲸吞后者的所有疆域。田丰、贾诩二者所提先缓而后急之策无疑是恰当之策,毕竟急于破敌反而会弄巧成拙。
“君侯英明!”贾、田二人称赞道。
“有劳二君劝谏!”
张虞向二人微微回礼,而后扬鞭前指,沉声说道:“兵马速进,前至平原城休整!”
“诺!”
在张虞的急令下,步骑加快行军的脚步,朝平原郡奔赴。
五月十五日,张虞所部三万人已与万人神府军汇合,合计有四万步骑。而原先所率三万步骑中,分别下辖一万五千人的护国军,及各有五千人的黑山、西安、西河三军。
之前随大军东征的河中、咸阳、凤翔等军出于征战疲惫之故,或驻守冀州诸郡,或轮休回乡,亦或是为大军押运粮辎。
在张虞抵达平原后的不久,袁绍大军后脚便至高唐,依托高唐城设营垒。
驻足于丘上,袁绍神色疲惫,面容比去年时整整老了数岁,精神气仿佛被人抽去。毕竟从有望问鼎天下的四州霸主,而今沦为苟全保命的诸侯,大量元从叛变,让袁绍遭受不小的打击。
“咳咳!”
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袁绍忽而捂嘴咳嗽。
见状,袁尚将披风盖在袁绍肩上,关切说道:“父亲,河畔风大,还需注意身体!”
自袁绍至临淄后,咳血症便偶尔复发,而今身体每况愈下。但为了能保存基业,袁绍不得不强撑身体出兵。
缓了几下,袁绍问道。“今兵事如何?”
“刚刚来报,张郃率兵击破安德、西平昌二城,而今河北已无我军城垒。”袁尚说道:“张虞屯兵于平原南,应欲与我军隔河对峙。”
听闻张郃之名,袁绍心中愤懑,又咳嗽了几下,说道:“张郃贼子,我待他不薄,岂料背叛于我。而今为张虞效力,竟这般勤勉、卖力,为父错识人矣!”
袁尚说道:“张虞兵分三路,分取东郡、渤海、平原,今仅率大军四万在此,父亲率军三万于此,亦有击破张虞之机会!”
袁绍注视河水,担忧说道:“若张虞渡河来击,我军尚有希望。我今恐张虞对峙而不战,以便渤海、东郡二军各破我军。”
袁尚沉吟少许,说道:“若是这般的话,我军唯有与张虞对峙,以求公孙度、袁术二人起兵征讨张虞。”
“袁术与公孙度若能出兵,我齐国尚有兴存之希望。”袁绍叹气说道:“然若今朝败于张虞,莫说齐国不能兴复,恐你与诸兄将寄人篱下!”
之前袁绍遣人联络袁术,除了希望袁术能在关键时候出兵外,还希望在基业覆没时,他能为子嗣找好容身之所。毕竟不论他与袁术有多少仇恨,至少庇护他的子侄是没有问题的。
在袁绍、袁尚父子详谈时,高干趋步登丘,拱手说道。
“殿下,臧霸言徐州动乱,恐陶商受张虞之邀而用兵,故今难以北上!”
臧霸之前虽归顺了高干,但却不是被高干打服,而是出于利益关系。而今袁绍集团有覆没之危,臧霸不是傻子,怎愿为袁绍送死。故他便借抵御陶商为由,婉拒了高干的征召。
至于陶商,因自身能力平庸,四面皆为强敌,他所持的政策便是依附袁术,但却不会听命招惹曹操,属于是随波逐流者。
闻言,袁绍神情愈发落寞,说道:“我威服四州时,臧霸莫敢不服。而今危难之际……”
“恕干无能,不能速平徐州。”高干作揖道。
“与元才无关!”
袁绍摆了摆手,说道:“君任徐州刺史不久,而徐州有主,元才能据半壁已是不易。臧霸反复贼人,今便让他留守东海。”
见袁绍神情萎靡,袁尚鼓舞说道:“昔高祖屡败项羽,终于垓下之战,大破项羽,建基开国。而今我袁氏尚有数万兵马,若待袁术与公孙度出兵,未必不能扭转形势。是役如能取胜,父亲将能重临冀州,何须深畏张虞如虎!”
袁绍深深看了眼袁尚,失去光泽的脸上骤而扬起笑容,说道:“显甫有大志,如能兴复袁氏将在显甫也!”
相比百折不挠的刘备,坚定目标的曹操,袁绍在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反应实在难称英豪。
如在历史上,因官渡粮草被焚烧,袁绍弃大军而逃,最终抑郁吐血而亡。而今惨败于张虞,抑郁患病,再领兵交手时,已无取胜之心,唯有保全基业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