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美国力拓;年夜饭 (求订阅)
第451章 美国力拓;年夜饭 (求订阅) (第1/2页)长治总部。
长官办公室。
“楚长官,很遗憾,我还是喝不惯你们中国的茶叶”
对于道格拉斯这个顾问团的副团长突然拜访。
楚云飞猜到了这件事情其实和中条山地区的铜矿有一定的关系。
他笑着示意赵鹏程将其换成了咖啡,并且开口说道:“我这还有一些从你们国家进口的咖啡,希望道格拉斯上校能够喜欢。”
赵鹏程离开之后,道格拉斯颇为直接的开口道:“楚,这次过来是有一个消息告知你,这对你接下来即将进行的援助合同谈判非常重要。”
楚云飞示意:“请讲。”
“这次打算竞争的公司数量不多,但其中自由港-麦克莫兰实力最为强横,技术水平最高,只是他们很难会开出你能够接受的价码.”
——
鲍永盛从楚云飞的长官司令部回去之后就开始了筹钱。
他们的总部就设置在长治。
仅仅只不过三天的时间。
鲍永盛就已经派人送来消息。
很显然。
晋东南商会的效率很高很高。
这群人的政治嗅觉也是颇为的敏锐。
仅仅只是鲍永盛告知了他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接下来的打算。
他们便义无反顾的选择投资。
坚定的支持楚云飞的拟定的发展方针。
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初期勘探用费用的筹措,并且后续的所需费用,晋东南商会也会进一步的提供。
这群人很聪明,聪明到楚云飞都挑不出他们的毛病。
政策允许的,他们不仅干,而且大干特干。
政策不允许的,哪怕是利润再高,因为一些前车之鉴的缘故。
他们也丝毫不敢碰。
可不会因为他们违反了一定既定的规则就只是罚钱,蹲个几年牢。
宪兵队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这是战时,一旦敢发国难财,那就是死路一条,没得商量。
既然钱能够到位的情况下。
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楚云飞第一时间向道格拉斯上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够帮忙联系美国政府。
就这样。
一封以美国顾问团为名义的电报发往了美国。
并且因为道格拉斯上校拜访时候提供的内幕消息。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
便完成了相应的技术援助合同敲定。
力拓公司仅仅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出售。
就能够从中分润百分之五的生产利润。
其实归根结底算是力拓公司的技术性扶贫,加上承担了一些风险。
楚云飞对于美国国内的工矿产业不是特别的了解。
上一次合作的。
并非是这个力拓公司。
而是相对而言知名的纽蒙特矿业。
楚云飞清楚的记得。
纽蒙特矿业虽然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政令要求。
谈判的时候仍旧狮子大开口索要七成利润以及三十年的经营权。
楚云飞杀价到二十年,五成利润。
合同递交到阎老西,再次谈判之后,被阎老西谈到了十五年。
纽蒙特矿业实力确实强劲。
现在整个晋东南地区的中大型煤铁矿基本上都在用他们的设备。
技术工人基本上也都是纽蒙特矿业提供,并且培养。
这个美国的力拓公司,体量小一些。
根据道格拉斯上校透露,力拓公司也是和美国国防部合作的企业之一。
在南美地方也有类似的铜矿产业。
他们在那些地方开采矿产资源的目的颇为明显,是为了将其运回美国制造成为相应的工业品,亦或者是子弹、电线等等。
而力拓公司在山西地区投资的话。
自然无法用于出口,只能够内销。
利润相对于出口基本上砍半。
楚云飞在谈判的过程之中。
也就是那一次道格拉斯上校的拜访。
和楚云飞增进了“友谊”的同时,也向他展示了“友谊”。
据道格拉斯上校透露。
按照力拓公司本轮谈判负责人的粗略计算。
仅仅只是分润百分之十的生产利润,就足以让他们在这个项目上面赚的盆满钵满。
投资对于他们而言亦是稳赚不赔。
生产设备山西出自购买,人员雇佣亦同样是他们出钱。
而他们仅仅只是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仅此而已。
如果中条山的铜矿产量着实丰富的话,哪怕只是百分之五的利润分成,便至少能够为力拓公司提供每年约五十万美元的利润。
哪怕仅仅只是中小型铜矿。
只要山西地区依旧在民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们每年也至少能够获得十三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这个数字,也会随着冶炼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增长。
最为关键的一点,他们只需要调派一些技术员进行指导。
甚至不需要出资。
如果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完全可以称之为稳赚不赔的生意。
虽然金额大公司看不上,可还是有不少的美国中小型公司想要掺和。
正是因为道格拉斯上校的帮助。
楚云飞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
虽然预估的利润比之前少了许多。
但力拓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戴维斯也不想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为了成为承包商,他们可是在美国国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哪怕仅仅预期利润只有之前的一半。
内部发展情况刚刚梳理出头绪。
便收到了前总指发来的战报。
日军华北方面军停止了反击。
第二十六师团也已经撤往了张家口。
就好像此前主动的进攻只是为了策应友军撤退一般。
双方沿着阴山山脉、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展开对峙。
晋北大战彻底宣告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
楚云飞也收到了十八集团军发来的通报。
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扫荡也趋向平和,乃至停止。
1940年2月。
对于整个华北大地而言,是颇为常见的凛冬季节。
日伪军基本上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治安肃正作战,龟缩到了据点之中。
没办法,太冷。
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一家子只有一件棉衣。
剩下的只能缩在被窝里面避寒。
有的农村家庭甚至连一床真正意义的棉被都凑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