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51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问!

第251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问!

第251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问! (第1/2页)

燕京城外,军营之中,从城内运来了无数的棺木,一两千具之多,偌大的燕京城也供得上这么多棺木。
  
  石灰也找城中的商户采买了无数。
  
  好在已是冬日,燕京城的冬日越发冷冽,一两千具尸首排列得整整齐齐,其中京东军汉就有六百余人……
  
  周遭各军都有军汉到场,气氛自也低沉下来。
  
  苏武慢慢在走,一排一排去走,都看一眼,看得也是难受,京东军汉,其实主要就是东平府,其次就是邻近州府。
  
  这一番再回去,那真是东平府遍地缟素,苏武有一种情怯之感,一时间多少有些不愿回去了,着实不好面对。
  
  抚恤钱财,那是简单之事,但那一双一双悲伤的眼神,着实难以对视。
  
  苏武一排排看完了,回到头前去,轻轻摆手:“收殓!”
  
  军汉们开始忙碌起来,便也都由平日里最要好的同袍来做,许多尸首其实难以辨认,好在军汉们都带了身份木牌,甚至有一些尸首连身份木牌都寻不到了,好在也只是少数,用排除法来确定身份也是不难。
  
  这边收殓正在忙碌,那边搭了高台,请了一大帮子道人,道乐一起,道人祷祝,经文在诵。
  
  似也该说点什么,苏武左右看了看去,没有说出口来……
  
  便是抚恤之外,京东军汉也都知道,家乡里还有优待,一个阵亡,给钱不说,若有遗孤,可入学堂,若是无有遗孤,亲近兄弟之间有,也可替换名额。
  
  学堂不要钱,吃饭不要钱,若是愿意在学堂里住,那也不要钱,一年还发春夏秋冬四身衣服,三双鞋靴。
  
  学堂在建了,就在军营之旁,苏帅说过的事,从来不会作假。
  
  便也还有昔日苏帅从江南之地带回来的许多孤儿,男女都有,本是都在军营里做些杂事,火头房里打打下手,也管口饭食,到时候,都要送到学堂里去……
  
  说是学堂里的孩童,识字是其一,也要习武锻体,乃至列队走阵……
  
  反正苏帅说的都很好,肯定不假的……
  
  若是家人愿意,阵亡军汉可直接埋葬到军营旁的一大片空地去,苏帅说往后同袍,都可以埋在那里,只要记录上有功,哪怕寿终正寝,也可埋在那里。
  
  苏帅还说,那里正建一个祠堂,名叫“忠烈祠”,说是香火不断,同袍共享。
  
  埋葬资费,也由兵马总管衙门来出,还刻石碑,作一个墓志铭。
  
  当然,若是家人不愿意,也可自选埋葬之处。
  
  反正,听来倒也教人畅快,若真壮烈了,埋在那处也不是不可,总比两三代人去,香火也断了、坟头也平了要强……
  
  苏帅昨夜发钱,发得比以往要多,主要是正常赏赐之外,那些辽骑,一个人头竟是值得五十贯……
  
  这是万万没想到的……
  
  苏帅也还说,遇到精锐骁勇之敌,自当提高价码,岂能把骁勇之敌首与一般贼首同价?
  
  往后啊,若是还有更骁勇的敌人,那就更要提高价码。
  
  苏帅说,只管给!若是钱财不用在儿郎们身上,那用在谁人身上?
  
  反正苏帅说了很多很多,都是前日昨日说的,指挥使与都头们,便都到军中去有样学样来讲。
  
  这事吧,倒也与友军传开去了,许多人压力山大,比如刘延庆等人……
  
  这事,做起来要钱,要不少钱,西北之军本就穷,西北之地本也贫瘠,若非苏帅照拂,便是而今这点装备都要差许多,若是也学京东军这些事来,那真是……有心无力。
  
  苏帅知道这些事之后,不免又左右给了几笔钱出去,如此,也好教各军有样学样来做,至少先做个形式,也好教军汉们都知道,苏帅不是厚此薄彼之人。
  
  其实真算起来,又花不了多少钱,土地是其一,有能力的,只管选好地平地,没能力就选远一点,离城池远点,选个荒山土岗也不是不可。
  
  养人吃饭,其实不费钱,费的是心,当然,这是与那些铁甲兵刃马匹来比,这不是什么大开销,但这笔开销要持续下去,一年一年,真加起来,也不是少数,但先都做起来,一年自有一年的办法。
  
  这是苏帅亲口说的话。
  
  众多军将自也信得过苏帅,只要苏帅在其位,那真是一年自有一年的办法,这当是不在话下的。
  
  如此,全军上下,皆知此事,今日来收殓同袍,收殓之人,便也在尸首旁边嘟嘟囔囔这些话语,便说苏帅如何如何,放心就是,家中之事不必操心,都会好的……
  
  尸首躺进棺木里,也不知听不听得见。
  
  收殓好之后,棺木还要寻个地方停放,只等回乡的时候,一并带着上路去。
  
  苏武大手一挥,就停到皇城里去,近两千具棺木,还得是遮风挡雨的地方,除了皇城里那一座座的大殿小殿,别处哪里寻得到如此大的地方?
  
  便是这一举动,也教无数人心暖不已,那收殓同袍的军汉嘟囔来说:“你此番倒好了,还能住一住那天子住的地方,咱这一辈子,可没这福分,苏帅可待你好得紧,到了黄泉里,只管安心,安安心心……”
  
  说着说着,不免也有一两滴男儿泪从眼角渗出来,军汉只管往眼角一拭,只当从未落泪。
  
  最悲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父子同军,父是骑兵,子也是骑兵,苏武军中没有这般,但这种事在西北各军不少,便也好似子承父业一般,奈何此番子亡而父还在。
  
  慢慢收殓之间,父亲老泪纵横,话语无数:“我想过这些,却是想着我去了,你收我尸骨带回家,却万万不曾想是你去了,我为你收殓尸骨……”
  
  “唉……你也放心,你母亲我自照拂,可惜我儿,还不曾娶妻……”
  
  “苏帅给的钱多,赏的功也不菲,回家去,日子自不会差,你两个小弟与妹妹们,当也会养得好好的……你放心吧……”
  
  “儿啊……”
  
  “儿啊……”
  
  恸哭之声,其实有些突兀,目光皆来,不免皆是叹息摇头。
  
  苏武上了马,本欲打马而去,却又一时驻足,看了良久,但并无话语。
  
  只待棺木都盖上钉上了,开始往那板上装,苏武一口气叹去,才打马而走。
  
  女真的使者来了,名叫高庆裔,在燕京城府衙里等候多时了。
  
  苏武打马去,在府衙里会见高庆裔。
  
  那高庆裔似也等得不耐烦了一般,只待苏武来,寒暄几句,虽然还算有礼,但语气上也是不好:“苏帅怎能把燕京之兵放到大同去?”
  
  这事自也瞒不住,而今为女真干活的辽人,或者说辽东人,多了去了,高庆裔也算一个。
  
  换句话说,这燕京之处的辽人,女真细作无数,便也如此,他们才能精准的知道耶律延禧往西京大同逃去了,第一时间改变了行军路线,女真大军直扑大同。
  
  苏武看着高庆裔这般问罪的话语,只管安坐在主座之上,并不答话,反而还有心思去摆弄身上的官袍。
  
  高庆裔自是气得不行,却并不真敢造次,只道:“苏帅有知,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问!”
  
  苏武点点头,却先问:“大同那边打起来了吗?”
  
  高庆裔却也真答:“只在这三五日,大军兵临城下,大同不日就破!”
  
  “那你缘何在乎一些残兵败将往大同去了?”苏武还问,语气平淡。
  
  高庆裔立马反应过来,说道:“大金与宋,早有盟约,乃盟友之邦,岂能做这般之事?不帮着盟友也还罢了,却还与盟友为难?”
  
  态度倒是缓和许多,苏武便正眼瞧了过去:“那这般,你回去问一语,盟约本有说明,南北夹击辽人,我大宋得燕云之地,其余归女真所有,如今女真之兵围去大同,大同就是云州,这可是守约之举?这事倒也罢了,我也知道女真人对辽人恨之入骨,此举只为擒拿辽天子,可以理解。便再问一语,进攻大同之事,可要宋出兵相助?”
  
  高庆裔愣了愣,来的时候,自是大金皇帝陛下有交代,虽然不是问罪之意,但也是在指责的,而今指责过了,却还被反将一军……
  
  说白了,大哥不说二哥,而今之事,其实在抢,眼看着战事就要结束了。
  
  女真大金之国,有一个最大的弊端,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没有人口,乃至匠人,生产工具,当然,女真此时看来,人口也是生产工具。
  
  所以,历史上的女真,入燕云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口往北迁,几乎把燕云迁得半空,哪怕后来靖康打宋,掠夺的首要目标也是人口与牲畜,还有生产工具,其次才是钱财。
  
  而今,苏武进了燕京,燕云各地快马都在去接手,大同也是大城,大同里有的是女真急缺之物,人口牲畜工具……
  
  高庆裔听得苏武之语,只是真也有愣,不知如何来答,真按盟约来说,宋人当是可以起兵往大同去。
  
  高庆裔想得一想,立马拱手来言:“苏帅还请先不要动兵,只待在下回去禀报问过之后,再来回复,如此,也避免到时候自家人起了误会冲突,盟邦之间,自当万事都好商量。”
  
  女真对宋的态度着实不一样了,这燕云之战,虽然看似规模极小,来去不过数千骑冲杀血战,但就是这一战,至少让女真看到了宋军的战力,知道了宋军不是易与之辈。
  
  如此,对于宋这个盟邦,自是比历史上多了几分尊重。也说历史上,燕云之战前,女真对宋,本也就有基本的尊重,尊重是宋人自己不要的,此时此刻,是苏武给捡起来了。
  
  苏武便也点头:“而今盟邦之间,自是万事好商量,如此以为交好,若是你家天子不需要本帅往大同去,我自不去,路本也难行,若是你家天子需要本帅去堵截一二,本帅也当义不容辞!”
  
  燕京到大同有多远呢?七百里上下的路,大同算是黄土高原在东边的末尾,也可算是蒙古高原在南边的衔接,大同地势其实很高,平均海拔有一千米上下,而燕京海拔,只有几十米左右。
  
  也就是说,大同与燕京之间路,可并不好走。
  
  高庆裔闻言大喜,立马躬身:“拜谢苏帅,适才多少有些冲撞,苏帅恕罪!”
  
  高庆裔又岂能不喜?回去之后只当又是他出使的功劳,若是当真宋军也往大同去,那局势可就复杂得紧了,不免是高庆裔一番出使,为大金避免了这个复杂的局面。
  
  “无妨,你自速回去禀报就是!”苏武大手一挥,算是把使者打发了去。
  
  那边又来报,枢相到了。
  
  苏武自不一样,连忙起身往府衙门口去迎,也该有个笑脸。
  
  只管看得童贯在迈步入衙,苏武快步就去,拱手就礼:“可把枢相给盼来了!”
  
  童贯一路车马劳顿,也不显疲累,精气神十足,先抬手扶了一下苏武,再说:“这燕京我来过,政和元年,我随郑相公来出使,我是副使,哈哈……没想到再来竟是这般,好得紧,那皇城我当去好生逛逛,昔日里,只是在那大殿里躬身几番,说了几句话语而已,走走走……”
  
  才刚入府衙,童贯拉着苏武的手,就转身了。
  
  苏武点着头,那就去吧……
  
  却是童贯喜笑颜开之间,又道:“咱不坐车,好似不远,咱走路去!”
  
  “这有何难!”苏武笑着点头,回身去喊:“把亲卫营甲士都调来!”
  
  两人几乎就像是手牵手一般往外走,当然,主要是童贯牵着苏武。
  
  那童贯当真欣喜,左也看看,右也瞧瞧,时不时还回忆一下:“这里我记得,这座庙,里面可不小,那大金佛可耀眼得紧,辽人故意带我来此处炫耀好几番,说是大辽修文物,比之大宋,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