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士别三日,君臣有别!
第395章 士别三日,君臣有别! (第1/2页)延福宫里,赵佶已然回到了厅内,呆呆坐着。
忽然听得门外脚步连连,还有诸般恭敬拜见之声……
吓得赵佶身体一弹,只把一双恐慌的眼睛看向门口……
果然,果然是那苏武走进来了。
赵佶顿时身形往座椅一倒,哭腔就出:“尔来杀朕?尔来杀朕?”
苏武听得一愣,没说要杀你啊?
苏武只管往里进去,自己寻个座椅坐下。
那赵佶嚎啕就起:“果然果然,果然是来杀朕!李邦彦定是遭你毒手……你没走,你没去燕云……就等着此时此刻来杀朕!”
苏武轻轻叹了一口气,赵佶心里的活动,还真是丰富……
苏武平心静气开口:“赵……相公,别哭了,好几日去了,该交接的也都交接了,该腾出来的也腾出来了,还请你搬迁出宫,就李邦彦的宅子,以后归你住,只是借给你住,住到你寿终正寝,往后啊,你得自己养活一家子人了,想来倒也不难……”
“你不杀朕?你不是来杀朕的?”赵佶哭声一止。
“是想过,但如今来想,倒也不必,你得自己好好挣一份家业才是,你儿女也多,妻妾成群,养活可不易,来日你寿终正寝了,也要留点东西,不能让儿子露宿街头才是……”
苏武觉得自己很仁慈。
赵佶陡然又站起来了,抹了一把脸:“好好好,朕……我自把艮岳与书画院管得好好的……”
“艮岳与书画院要自负盈亏,想来吴学士已然与你说过了,艮岳内,一人收个一钱的入门资费,书画院呢,大概是以卖画为业了,都得自己养活自己,往后啊,再也没有什么冗官之事……你的字画,应当是值钱的,书画院当是这般,嗯……所有以皇家书画院名义出去的字画,卖的钱财,一半交由书画院,便是交官,剩下一半才能给作者,此般也是要立契的,如此,多赚钱,便也是为国效力,为国尽忠!”
苏武,已经掉进钱眼里了。
不外乎国家企事业单位之类,都得创造价值,没有白养白吃饭的……
“好好好!”赵佶只管点头,只要不杀人,什么都好说。
苏武起身,手一挥:“搬吧,除去一些家常之物,其他的,便不必带了……”
吴用已然近前:“赵相公,请,正好带了一班子军汉,车驾也有,那边李相公的宅子也腾好了,直接去住就行……”
赵佶脚步往前,颤颤巍巍,却也慢慢镇定许多,真不杀?
只管左右去看,好似真不杀!
便是彻底放心下来,路过苏武面前,还认真与苏武躬身一礼,却问了一语:“那……那下官可以出门吗?”
苏武看着赵佶,点头:“能!往后你就是个官,怎么会不能出门呢?便与汴京城里其他所有的官一样,该怎么办差就怎么办差,别说出门了,来日若是有适当的理由,比如书画院赚到钱了,你说要出城采风,便也无妨……”
“那……”赵佶还想问点什么,却是不知话语如何去说。
苏武直接说:“若是有人寻你,说什么复国复辟之类的事,你最好啊,把人记下来,报到皇城司去……”
“明白明白……”赵佶连连点头去。
“去吧,从速去……”苏武催了一语。
赵佶脚步飞快,自先要到处去喊去叫,他的那些妻妾儿女,都躲在屋内瑟瑟发抖,此时都得他亲自去喊……
外面自是在忙,苏武还坐在延福宫内……
吴用在一旁,也问:“大王,这宫中是不是也要整修一二,换一些东西,只待大王登基之后搬进来?”
苏武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是心中有什么膈应之类,而是想着这宫城是不是也能拿来赚钱……
但转念一想,这办公的事,还有这天朝上国的脸面之事……
皇城不仅仅是个住地方,更多是办公场所,仪式场所……
只待苏武还在想,吴用问一语:“要不,再选一处,另起宫殿?便是新朝新气象,自要比此处更显气派……”
“胡说八道……”苏武一语去,新建宫殿那是多大的花费,他怎么可能这么折腾这个国家?
便又一语:“就这里吧,倒也不用如何整修,就把日常之物换一换就是,我说的是被褥之类,那些什么碗盘之物,也不必换了……就这样吧……”
倒也不是苏武非要显得自己如何节俭。
而是苏武心中还有急,往后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旁人想都想不到的事,都在苏武脑海之中,都是要花费巨资才行……
别看抢得这一遭,在苏武的计划里,这一遭的钱,怕是也不经他那些手笔。
开发全国,乃至开发海贸……
多少钱都打不住……
苏武迈步在走,往皇城外面去,接下来还有两三个月,只待天稍稍一冷,女真自是真要卷土重来了……
苏武在这两三个月里,至少要把朝廷基本捋一下,捋顺一些,捋个上下基本通畅……
登基这件事,倒也差不多了……
吴用跟着苏武在走,直接就问:“大王,是不是选一个黄道吉日?”
“选是要选,但就得半个月内,一切从简,祭祀天地即可,出个诏书就是……”
这倒不是节俭,是时间不必浪费在这些事上,真要个大操大办,只怕一两个月都得准备这件事。
在苏武看来,祭祀天地与昭告天下是必须的……
但其他的,都没什么意义,花里胡哨的全部不要……
“这……”吴用有些为难,显然这件事,他早已私下咨询了许多人,其中繁琐,其实很多……
有些也很有必要,比如衍圣公孔氏,那是要来见证的,乃至他们家也要出一套正儿八经的东西来……
祭祀,其实也繁琐,佛道皆要有邀约,诸般仙人,诸般光头,都要有祭祀的仪式……
此所谓儒释道……
但吴用看向苏武的面色之后,却也没有真去多说,那自一切从简就是,到底要简单到哪个地步呢?
这也是个问题……
苏武只管一语:“花费,只在一千贯以内,包括当天的几顿饭……”
苏武自己看来,这算是给得多了……
吴用看来,那自是心中叫苦不已,总要有个排场吧?行吧,把军汉拉来走一遭,军汉人多,排场就大了。
然后儒释道,一家给个一刻钟,念完祭文,祭文还得短,再弄个简单仪式。
如此跪拜几番,差不多了?
就这么登基了?
这也太缺乏神圣性了,好似都对不起“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
苏武只管快步去走,他还召了燕青来,自是有大事正事要做。
还是福宁殿,苏武还是坐在台阶上。
燕青来了,躬身在拜。
苏武没有丝毫废话:“你拿笔来记。”
燕青只管照做。
“三件事,第一件事,而今皇城司也在你手中,你要整肃一番,能用的就留用,不能用的,只管把他们送到城外京畿禁军去,你再自己招人入皇城司。第二件事,情报司,要扩大,要监察天下,特别是监察文武百官,天下各地,都要有情报司之人,任何官员作奸犯科,都要有情报来!”
苏武说完,等了等,等燕青去记。
倒也不是苏武真觉得这个情报司可以让天下清明,但苏武要保持一种对文武百官的高压。
乃至,不论什么时候,出了什么事,都多一个调查解决的渠道。
苏武也没想过什么千秋万代,更没想过凭借他一人之力,就能解决世间一切国家治理与政治上的问题。
他只想一件事,要拼尽全力去发展……
在他手中,在他这一朝,要把中国与世界拉开一个距离。
如此,只要保持生产力与国力的领先,中国这块土地,本就得天独厚,自成一个世界,哪怕出一点什么乱子,子孙自有子孙的抱负与能耐……
相信后人的智慧。
燕青记完了,一旁等着第三件事。
苏武继续来说:“第三件事,往后你,燕青燕小乙,不可与朝堂任何官员来往!你这一辈子,只能独来独往了,哪怕……哪怕来日你卸官致仕了,也当如此!”
燕青听得一愣,立马点头:“得令!”
苏武此时,却在看吴用,斜眼瞄了一下,吴用只管连忙低头。
“好了,你去吧……”苏武摆摆手去。
燕青躬身而去,飞快在走,出得福宁大殿,他脚步稍稍一止,抬头看了看天,自言自语:“那就养上一班姬妾吧……”
说着,迈步再奔……
却是殿内,苏武看着吴用,语重心长有一语来:“吴学士,你呢,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聪明人一定要小心,因为聪明人不会犯小错,但凡聪明人犯错呢,那一定是犯大错……”
“下官明白……”吴用只管躬身再下,心中鼓声如震雷,便也连忙去想,最近是不是有些懈怠了……
不是懈怠公事,而是懈怠了自省。
最初跟在这位燕王身边的时候,吴用那是谨小慎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近,好似真有些懈怠了……
“派人速速去京东,把某的家眷都接入京中来……”苏武再吩咐一件事,起身往殿外去。
吴用连忙又跟,自也真是苏武的秘书一般,大小事,都他来听。
“得令!下官定当把此事办得妥妥当当……”吴用答话之语,都比头前更显恭敬。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吴用今日,感受极深。
也偷偷在身后看一眼这位燕王,已然真是一代雄主模样了。
好似当真就是天子!
怎是好似呢,已然就是了……
谨小慎微,谨小慎微,日三省乎己身……
吴用心中不断暗示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