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396章 休要聒噪,就这么干!

第396章 休要聒噪,就这么干!

第396章 休要聒噪,就这么干! (第2/2页)

“某回了,你加快,不可懈怠!事关家国大计!”苏武着实是个黑心老板,已然就去上马,回头还有一语:“与中书门下取个令,二府三司,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一个匠作部,与六部平级,擢升凌振为从三品,匠作侍郎!”
  
  苏武头都不回就走,话语却在,好似随口而出,却就是苏武改革一切的第一步。
  
  凌振愣在当场,整个脑袋里只有一个疑问,几品?
  
  还是旁人推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对着苏武的背影躬身大拜:“拜谢大王隆恩浩荡!”
  
  大王背影在马背上越奔越远,凌振还呆呆问左右之人:“是几品?”
  
  “从三品!”
  
  “啊?”凌振还有些晕晕乎乎,什么就从三品?
  
  从三品是什么?那是朝廷最核心的官员才有的品级,怎么就从三品了?
  
  苏武没有答话了,脑海里许多事,三省六部,成了三省七部,可不是简简单单给凌振封个官就行的……
  
  那是一整套的班子,还要有办差的衙门,固定的经费,匠作的场地作坊……
  
  许多事,整个框架,都得苏武自己来定,这事,旁人也不会也不懂,也明白不了苏武所想所谋……
  
  苏武回去,自是要立马动手,把这一套框架先给定下来。
  
  却是苏武之令,到了中书门下,自也有一番商议……
  
  相公们自是认真的,程万里也好,宗泽也好,赵思诚,乃至三司张叔夜……
  
  吴用也多在政事堂走动,虽然他是翰林学士,但他也在这里办公。
  
  众人商议来商议去,便去见苏武……
  
  还是那福宁殿,几个人都在……
  
  苏武提笔在写,头也不抬:“说事!”
  
  宗泽拱手上前:“大王,这个匠作部,与六部平级,是否……倒也不是说此事不重要,但如此,岂不六部成了七部?本就有工部,何不把此衙门直接归在工部之下?”
  
  “不必,就这么干!七部有何不可??”苏武如此一语。
  
  显然这事在苏武心中不一样,工部,其实更多是工程部。
  
  匠作部,那是工业部!
  
  两个东西,得分开来,把品级提起来,话语权与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不免也有财政上的权重问题,都在其中。
  
  张叔夜便是来说:“大王,此事,却还涉及度支之事,这匠作部,可是要与六部一般?”
  
  苏武点头:“那是自然……”
  
  张叔夜就在皱眉,本身还没捋清楚,天下处处都在要钱,还来个吃钱的大户……
  
  便是吴用来说:“大王,下官以为,此衙门,还是归在工部之下比较好,工部之下本身就有许多官吏,还有许多能工巧匠,如此互通有无,节省人力物力,节省官员职位,节省……”
  
  苏武抬头去看吴用,只有一句话:“休要聒噪,就这么干!”
  
  这要解释去,得多少口舌?且解释得通吗?
  
  到时候,不免又是一通辨经,越辨规模越大,乃至满朝文武,一个个都要说几句来……
  
  苏武深刻知道,想要节省行政的成本,想要提升行政的效率,有时候,就需要强势的一言堂,就这么干!
  
  他能做到强势一言堂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因为子孙后代,很有可能是做不到如此一言堂了,也不会再有苏武这般的前瞻……
  
  只管把吴用呵斥了一番之后,吴用立马低头去,不多言了。
  
  几个人,便也都偃旗息鼓了……
  
  苏武继续说:“某这里写的东西,一会儿送到政事堂去,你们按照文中所言来办,不明白的来问,某也会时不时再去检查督导……”
  
  苏武自也不怪这些人,更也要倚仗重用这些人,许多事,辨经是辨不出来个所以然的,只待看疗效,看效果,自然而然,都会明白过来……
  
  程万里上前来:“遵命……”
  
  说着,既然悻悻之间,自是要走了。
  
  忽然苏武抬头一语:“稍等……”
  
  众人站定。
  
  苏武有一件事,心中酝酿了许久,此时开口来:“往后朝会,分为文武两边,不必同殿,朝会日,上午文朝会,下午武朝会。唯有大朝会,或者有什么事情要同议,方可同殿同堂!”
  
  几人听得一脸不解。
  
  苏武继续说:“还要颁布一道命令,往后,除了政事堂里的官员之外,任何文武官员,不得有私交!”
  
  苏武要彻底把文武分开,政务官就是政务官,武官就是武官。
  
  除了最高层的政务官之外,不得有任何文官与武官私交。
  
  原因有很多,说是保持军队的独立性也行,也有利于保持军队的纯洁性……也能说是保持天子对军队的绝对掌控也行……
  
  还有苏武之语:“只待往后,天下之兵,分为甲乙两样,甲军不论驻扎在何处,不与当地衙门来去,只可有钱粮之事过手。乙军驻扎城防,负责缉拿盗贼等事,可与当地衙门来去!更有一点,诸般军伍,不可涉及任何商贸之事。其中详细,只待某登基之后,慢慢仔细来定……”
  
  都分得清清楚楚……
  
  苏武这回很认真,这涉及到将来军队战斗力的持续保持。
  
  当然,这些改革,还待慢慢完善,不是一蹴而就。
  
  话语来去,只管把众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也就是说往后,枢密院是枢密院,政事堂是政事堂……
  
  两个系统的交集点,全在苏武身上,或者说全在天子身上。
  
  这也还能推进一件事的改革,那就是往后的具体战争,只由将军来主持主导,不再由文官来指挥……
  
  还有一点,那就是往后军汉的评价与升迁,与文官系统几乎没有关系了,只在枢密院系统里,还有天子。
  
  这样的好处,那就是武官见到文官,不必再那么卑躬屈膝,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不对付的时候可以鸟都不鸟……
  
  这才是军汉真正脊梁骨的基础,当然,未来苏武对军汉的要求,那也是越来越高的,你得当真从讲武学堂出来,真得局势分析,长篇大论,利弊得失,说得清楚,说得高明……
  
  至少苏武在朝这几十年,会越来越严格!
  
  将来再去想怎么把这种传统保持下去……
  
  往后一场战争,要不要打,决策自是群策群力,但战争怎么打,那就是将军的事情了。
  
  苏武一通话来,吴用左右去看,左右不言,他也不言,刚刚学到的乖……
  
  主要是他也没太搞懂,这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自古,有之吗?
  
  不懂……
  
  只听苏武一语:“记下,拿笔来记,来日还要议的……”
  
  吴用反应最快,连忙去拿笔来记。
  
  “记完了,你们就去忙……这么忙的时候,都聚在这里,政事堂里的事都耽误了……”
  
  苏武还有批评,高官厚禄在苏武这里,那可是不好拿的……
  
  吴用自是快速去写,写完给苏武看看,赶紧走……
  
  凌振那边,那自是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三司这边,最后再去做个审计……
  
  燕青那边,只待系统慢慢健全了,就得也去盯一盯,匠作部,工部,那都是重中之重。
  
  苏武也在想一件事,且看何人第一个触霉头。
  
  苏武不是担心,而是期待……
  
  期待什么?
  
  期待有这么一个人,让苏武正式的告诉整个朝廷,官员犯罪,那可是真要杀头的!
  
  杀头抄家!
  
  大宋朝之事,从此无有了!
  
  这话,说出去意义不大。
  
  得做一次,大家就都知道了。
  
  然后,时不时多做几次。
  
  只待一切稳定了,就得真弄个大案出来!
  
  但苏武有一点好,愿意给钱,此时此刻,宋朝俸禄制度,苏武自是不改,大宋朝官员俸禄之高,许真是古今之最。
  
  乃至往后,只待冗官冗员再好好清查一遍之后,还再加一点也无妨……
  
  什么防御使、观察使、团练使……乃至什么节度使……
  
  全都不要了……
  
  要把官员系统全部精简,一个官职一个职位,干活的职位。
  
  不干活的全部不要,干不够的,还可加职位。
  
  什么馆阁,也一样,正经干活的不会缺,什么名誉头衔,荣誉头衔,通通没有……
  
  只能剩下一个荣誉系统,那就是公侯伯子男……
  
  这是真要封的,自古封侯之事,臣子所求也!
  
  也更显得荣誉头衔的稀缺性!
  
  这回,封侯之人,自是要有,军中有不少,封公之辈,那是一个都没有。
  
  什么招讨使、安抚使……都不要……
  
  但每一路,还是要有一个长官,常驻长官,就缩个称呼,某路经略使。
  
  大宋这种朝廷直接管理到州府的事情,也是增加许多行政成本的……
  
  所以路这一级,还是要一级政府的,把什么转运、提刑、常平之类,都集中在里面……
  
  宋之所以改成这样,那也是因为唐朝节度使制度吓到了人。
  
  而今,苏武彻底把军队与行政系统分开来,极大的减少了这种隐患,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整合起来的“省”一级政府。
  
  不然,诸多衙门互相推诿扯皮之事,着实太多,没有一个最终负责人,难以问责。
  
  苏武这边刚送去了一个匠作部的框架文书,接着又要起草整合“省”一级政府的公文……
  
  不是苏武不会用人,着实是此时此刻自己干,效率快。
  
  只待到中书门下政事堂去,不免又是来来回回一通扯,商议来商议去……
  
  先有了一个方向框架,再在其中商议细节,就简单许多,往后之事,许大多如此。
  
  能吃苦的人,就有吃不完苦,能干活的人,就有干不完的活……
  
  只待框架再去,再来开会……
  
  苏武连续几日,都泡在政事堂里……
  
  家眷,便也从京东来了……
  
  登基,也就这几日了……
  
  所有事,都赶在一起,苏武只管是脚不沾地团团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