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510章 收复江南

第510章 收复江南

第510章 收复江南 (第1/2页)

“江西三州、江东五州,湖南七州,黔中八州,二十三个州丢失,这高骈竟然还不投降,看来想让他投降于殿下,恐有难度。”
  
  冬月二十五日,在王式与高骈在江西交锋碰撞的同时,江陵城内的思政殿里,作为起居郎的敬翔正眉头紧锁的看向主位。
  
  主位上的刘继隆,对于他的这番话不置可否,只是拿着手中李阳春送来的捷报细细观摩。
  
  半响过后,刘继隆这才放下手中捷报,继而说道:
  
  “这份捷报已经是数日前发出的捷报了,眼下挈彪应该已经攻占了歙州。”
  
  “王重任这人吾记得,虽用兵谨慎却无大才,不是挈彪对手。”
  
  “以挈彪手中三万精锐,加上即将渡江的四万淮南新卒,不日便能将王重任讨平。”
  
  “敕令给挈彪,以杨行愍、李神福、钱镠三人充常州、苏州、杭州刺史,检校正议大夫。”
  
  刘继隆话音落下,敬翔便恭敬应下,随后才提出异议:“殿下,江南为朝廷日后赋税重地,留下这三人,恐怕……”
  
  “只是暂时安抚他们罢了。”刘继隆将其打断,继而解释道:
  
  “他们尚未彻底归附,且又有功劳在身,不应以散官应付,而是先以职官安抚人心,等到天下太平,再行安排。”
  
  唐末五代的名将不少,这群人若是利用好了,对于日后稳定地方用处极大。
  
  这种所谓的稳定地方,自然不是指朝廷腹地,而是安南、辽东、西南等地。
  
  诸如黔中、岭西、岭东、安南和湖南等地区,在后世看来自然是汉家所有,但在这个时代却主要以古蛮为主。
  
  这些地方需要人镇守,且镇守之人不仅仅要有武备,还要有治理地方的手段,不然三司配合起来必然会出现问题。
  
  杨行愍、钱镠这群人,在这方面都有天赋,刘继隆自然不会浪费。
  
  哪怕是朱温这群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刘继隆该用还是会用,因为他有陇右作为基本盘,根本不怕朱温他们会搞割据之类的事情。
  
  官吏和军队中下层将领都是陇右的人,再加上后面的三司制度实施,武将割据自乱的苗子还没长出来就会被掐灭。
  
  经过宋明两代制度完善而弄出来的三司制度,可以说根子上杜绝了武将割据。
  
  除非到了王朝末年,制度混乱,不然武将只能在地方三权分立的情况下听命于皇权。
  
  “殿下!”
  
  思绪间,赵英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待刘继隆侧目看去,很快便见他拿着两份奏表走入了思政殿内。
  
  “殿下,曹都督与陈都督报捷,黔东溪、辰等五州被收复,如今黔中只剩下矩州和黔领群蛮不在我军手中。”
  
  “陈都督报捷,收复永州、道州、郴州,邝师虔与高杰死伤近万,眼下已经撤往韶州、连州。”
  
  两份捷报,代表着距离刘继隆统一天下更进一步,敬翔听后直接对刘继隆作揖:
  
  “殿下,如今高骈手中虽然尚有八十余州,但大部分都是群蛮居多的下州,可用之地只有江西和两浙之地。”
  
  “臣愿意作为使者出使池州,劝说池州张吉投降殿下,甚至可以为殿下说服福建观察使李播投降殿下,以此彻底切断高骈后路!”
  
  高骈兵不血刃拿下福建,靠的是福建观察使李播毫不抵抗,直接投降的结果。
  
  正因如此,高骈并未在福建安插太多力量,福建基本还是以李播治理为主。
  
  李播麾下兵马不过数千,敬翔有把握说服他投降自家。
  
  “既是如此,那你走一趟吧。”
  
  见敬翔自信满满,刘继隆颔首准许了他前去说降张吉、李播。
  
  如果能说降此二人,则浙东的王重任彻底成为孤军,等同高骈丢失江东两浙及福建。
  
  失去屏障的高骈,要么就是继续作困兽,要么就是退往岭南,与朝廷决一死战。
  
  不管高骈如何选择,也无法阻挡三十万汉军南下的兵锋。
  
  想到此处,刘继隆对赵英吩咐道:“江淮十二万新卒虽说已经适应江淮气候,但江淮比起江南还是有些差异,令大军沿途伐树扩道,发动江南百姓修建堰堤水渠,扩修官道。”
  
  “是!”赵英作揖应下,而这时他又重新递出一份奏表。
  
  “殿下,这份是关内的奏表,李思恭带党项二十余万众作乱,试图北上撤往漠南,三位都督正在试图围剿。”
  
  李思恭的叛乱,并没有出乎刘继隆的预料,从他几个月不回复朝廷开始,刘继隆便已经当他在作乱了。
  
  原本他还想用同化的手段来同化这二十几万党项人,如今看来却是不必了。
  
  “敕令安破胡三人,作乱者尽数诛之,绝不可让李思恭安然撤往漠南。”
  
  “是!”
  
  见刘继隆如此吩咐,赵英颔首应下,而刘继隆眼见二人没有什么要说的,随即便摆手示意二人退下,自己返回主位处理政务了。
  
  赵英前去安排刘继隆发下的敕令,敬翔则是带着一队汉军将士便准备乘船直下池州。
  
  从江陵乘船前往池州,前后所需十日,敬翔必须赶在江西战事告歇前劝说张吉投降,如此才能将刘继隆的利益最大化。
  
  在他乘船往池州赶去的同时,作为南征大军主力的陈靖崇则是已经率军从郴、道二州出兵,继续向南边的韶、连、贺、桂、等州分兵攻去。
  
  “窸窸窣窣……”
  
  “砰!!”
  
  明明是寒冬,可南岭山脉却依旧郁郁葱葱,云雾缭绕。
  
  数万大军与民夫在向南前进,每前进一步,便有数十上百的树木倒下,亦或者化作大军柴火,亦或者被运往后方贩卖。
  
  陈靖崇与众将站在官道上,远处便是正在砍伐树木,率领民夫将官道扩宽的汉军。
  
  四万汉军与五万民夫所组成的队伍密密麻麻,可即便如此,面对这广袤无垠的南岭山脉,却还是显得十分渺小。
  
  “这南边的大山确实树木繁多,植被茂盛,野兽横行,不过所谓瘴厉却从未碰到,莫非是以讹传讹?”
  
  “莫要胡说,殿下早就说过,冬季瘴厉退入深山,故此才在冬季出兵,你若等到开春乃至入夏,必然瘴气四起。”
  
  “没错,若非如此,殿下也不会让我们不断伐树前进。”
  
  “若非要伐树扩道,我军早就追上了这叛军贼子。”
  
  “伐树倒还好说,就是不知为何要用盐水来洗衣服,穿着难受得紧……”
  
  陈靖崇身后的不少将领都在议论,陈靖崇听后则是看向他们道:
  
  “殿下所下敕令,皆有其原因。”
  
  “尔等好好想想,我军眼下尚未进入岭南,此地便如此温暖,等到进入岭南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此外,当地在寒冬都能如此温暖,若是到了入夏又会如何?”
  
  “殿下所下敕令,皆是为了我军将士能顺利还乡,从未有无用功之举。”
  
  汉军常年便被要求不得饮用生水,哪怕是流动的溪水都需要煮开后才能饮用,因此鲜少在野外因为寄生虫病丧命者。
  
  不过来到南方后,当地树木潮湿,很难烤干,所以刘继隆三令五申的要求三军必须饮用热水,不得饮用野外生水,并且以盐水浸泡衣物,不得露出半点皮肤。
  
  这个时代的岭南,除了城池周边,其它地方简直就是热带雨林。
  
  冬季用兵可以躲避诸如毒虫、蚊子和蚂蟥等物,这其中又以蚂蟥最毒。
  
  这些蚂蟥很小,比蚊子还要小上几分,但是却能在人从其旁边经过时,一蹦数寸高,依附在人的脚上和裤子上,且能钻进布料的缝隙中,紧紧依附在人的体表,然后在吸血的同时释放毒素。
  
  只是半盏茶时间,它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体型增大数十倍,密密麻麻的依附在人体,将人毒死在睡梦之中。
  
  正因如此,岭南百姓将其称呼为“山鬼”,刘禹锡更是写诗描述“腰斧上高山,裹盐防山鬼”的警惕诗句。
  
  汉军不少将领都是北人,自然不知道在这雨林中蚂蟥的厉害,但陈靖崇却在刘继隆写来的敕令中了解过,所以他十分谨慎。
  
  砍伐树木,焚毁野草,扩宽官道,为的就是隔绝这些毒虫鼠蚁。
  
  想到此处,陈靖崇远眺前方蜿蜒官道和南陵群山,只觉得树木太过繁茂,似乎也有繁茂的坏处。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前方却也有快马疾驰而来,直到来到他身旁才连忙勒马作揖。
  
  “都督,此地距离韶州乐昌县不足二十五里,出山的官道上有叛军垒石筑关。”
  
  “无碍。”陈靖崇闻言颔首,继而对左右询问道:“火炮运抵何处了?”
  
  站在他身后的将领闻言,立马上前作揖:“距离此地尚有四十六里,最少需要两天才能运抵。”
  
  火炮沉重,运输速度快不起来,再加上南边官道比较潮湿泥泞,速度就更慢了。
  
  不过两天时间,这倒是符合陈靖崇设想的时间,因此他并未催促,只是对左右吩咐道:
  
  “汝等继续再度督工,两日后大军推进至谷口,届时火炮也刚刚运抵,倒是刚好。”
  
  “是!”左右都尉连忙应下,陈靖崇则是走到不远处的兵卒身旁,从其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往后方撤去。
  
  在他撤往后方牙帐休息的同时,前军的近万汉军将士则是护卫着数万民夫不断砍伐官道两旁树木,同时用石脂焚烧野草,扩修官道。
  
  原本不过两丈宽的官道,此刻被扩修四丈有余,看起来宽阔异常。
  
  汉军的动向,自然也瞒不过韶州的邝师虔。
  
  相比较南岭山脉,韶州治所的曲江县无疑更为温暖。
  
  邝师虔将塘兵从前线收集而来的情报放下,忧心忡忡:“叛军距离此地不足百五十里,短则三日,长则五日便能抵达曲江。”
  
  “吾曲江之兵马不过万余,如何挡得住数万叛军?”
  
  邝师虔忧心忡忡说着,而这时衙门外却再度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邝师虔定睛看去,却见舍弃战船的高杰正在走入衙门,急匆匆赶来道:
  
  “陈靖崇分兵四路,贵州、连州、贺州接连告急,看样子他是准备同时南下岭西岭东。”
  
  “眼下情况,唯有撤回黔中鲁节帅所部去驻守岭西,以我军兵马集中驻守岭东,方能将叛军挡在广州以北!”
  
  李晔与百官都在广州,如果这次再丢失广州,那他们似乎只能退往更南边的雷州了。
  
  这么做就代表他们与高骈断了联系,所以高杰说罢,当即对邝师虔作揖道:“向高王求援吧!”
  
  “某已经派出三批快马求援,但最快也得四日后才能抵达抚州,八日后才能传回消息。”
  
  邝师虔叹了口气,他知道大事去矣,只是不知道高王为何还不投降。
  
  湖南、江东尽皆丢失,江西丢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失去了这三处地方,他们哪里还有与刘继隆割据的资格?
  
  想到此处,他脸色十分难看,而高杰则是在听到已经派出快马后,不由咬牙道:
  
  “既然如此,某亲率兵马,去乐昌阻挡叛军兵锋,为我军争取八日时间!”
  
  话音落下,不等邝师虔出言阻拦,高杰便转身向外走去。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邝师虔则是忧心忡忡,因为他不知道自家高王是否会撤入岭南。
  
  如果他执拗不撤兵,那岭南全境恐会陷入危难,届时大势即止,便是太宗在世也无力回天了。
  
  长叹过后,邝师虔只能耐心等待起来。
  
  在他等待的期间,陈靖崇果不其然的在两天后兵临乐昌。
  
  高杰率军万余死守乐昌,试图将陈靖崇挡在乐昌以西。
  
  尽管邝师虔已经将乐昌加固,但面对汉军的火炮,加固过后的乐昌依旧脆弱。
  
  高杰只能强征城内百姓,用人命不断修补城墙。
  
  与此同时,与王式在钟陵城外不断交锋的高骈在经历多日的苦战后,两方所承受压力都隐隐到了极限。
  
  “六日以来,我军阵没将士七千六百五十人,负重伤及残疾者五百七十六人,能战者不足三万……”
  
  钟陵城外营盘中,高骈脸色难看的听着高钦对自己汇报这六天的死伤,已然超过了两成。
  
  “军心士气如何?”
  
  高骈明知故问,高钦则是脸色不太好看,压低声音道:“将士们只觉得击败敌军无望,士气低落……”
  
  面对高钦这番话,高骈沉默良久,内心不断纠结。
  
  就在此时,牙帐外响起了快马的马蹄声,随后便有唱礼声在外响起。
  
  “殿下,岭南急报!”
  
  “进!”
  
  得知岭南送来急报,高骈脸色骤变,急忙宣快马进帐。
  
  快马走入帐内,双手呈出急报给高钦,由高钦转交给了高骈。
  
  高骈只是将急报打开,片刻后脸色阴晴不定,末了叹了口气。
  
  “敕令王郎,舍弃浙东,迁徙浙东百姓进入福建,固守福建各处。”
  
  “敕令鲁褥月,令其舍弃浙东,迁百姓进入岭西,固守岭西各处要道。”
  
  “传令三军,两个时辰后拔营走吉州南下虔州,令张吉弃船走陆路进入福建。”
  
  事不可为,高骈只能放弃江西和浙东,但他也不会将江西和浙东的百姓留给刘继隆。
  
  眼下只有坚壁清野,将百姓向南强行迁徙,避免他们留下后成为刘继隆麾下大军的民夫。
  
  只要江西、浙东等处没有民夫可供征调,刘继隆就只能从江东和江北征调民夫,沿途耗费粮草会更多。
  
  以当下的局面,高骈只能想到将时间拖到入夏,届时依靠南陵及武夷等处山脉的密林来瘴厉来消耗汉军。
  
  哪怕这么做,也会给己方带来不少的死伤,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撤往福建、岭南,兴许还能多坚守些时日。
  
  与王式交锋这六日,他算是看出来了,王式只想着拖住他,根本不顾将士死伤。
  
  此役他所重创的汉军,绝对是他与刘继隆交锋以来,杀伤汉军最多的一次,可他没有高兴,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他在这里杀伤汉军一万,汉军便在其他战场杀伤自己麾下数万。
  
  撤往岭南,与刘继隆决一死战,这便是他最后的出路。
  
  想到这里,高骈无力靠在了椅子上,而高钦见他如此,面上有几分难受,想要出言安慰,但最后还是沉默着作揖回礼,继而走出了牙帐。
  
  两个时辰后,不足三万的南唐精锐在夜色掩护下撤军,高钦亲自率领两千精骑充当塘骑为大军断后。
  
  直到翌日清晨,确定大军撤出足够远的距离后,高钦才率领人困马乏的精骑开始撤退。
  
  他们这一退,王式便察觉到了不对劲,连忙派出塘骑去试探南唐军队的营盘。
  
  在得知高骈撤退后,王式便带着陈瑛等人赶赴南唐营盘,见到了收拾干净的营盘。
  
  除了些许破败的帐篷和随处可见的土灶外,整个营盘便没有再留下任何东西。
  
  王式望着这干净的营盘,不免抚须叹气道:“这高骈果真谨慎,能将他逼得连夜撤军的事情,只有陈都督率军攻入岭南这一件事了。”
  
  王式没费力气就猜到了高骈的用意,随后看向陈瑛,连忙吩咐道:
  
  “派出快马告知李都督,令其出兵截断浙东叛军撤往福建后路。”
  
  “再派快马前去招降钟陵城内的钟传、池州的张吉,福建的李播,令陈都督赶在高骈回援前攻下韶州。”
  
  “是!”陈瑛不假思索应下,王式则是最后看了眼高骈留下的营盘,随后调转马头返回了己方营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