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七十章 长孙无忌的手段

第七十章 长孙无忌的手段

第七十章 长孙无忌的手段 (第1/2页)

长孙无忌表态之后,刘仁轨、崔敦礼、于志宁、李勣四人也出面附议。
  
  李治当即向八位宰相询问是否泄题,八位宰相全部否认。
  
  李治目光终于转向崔文翰,道:“崔郎中,你可有泄露考题?”
  
  崔文翰咬了咬牙,道:“臣没有泄露考题。”
  
  李治道:“好得很,你们都没有泄露考题。大理寺卿何在?”
  
  辛茂将出列,道:“臣在。”
  
  李治道:“欺君之罪,加上泄露考题之罪,两罪并罚,该当何罪?”
  
  辛茂将迟疑道:“这……”
  
  许敬宗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夷灭三族!”
  
  崔文翰浑身一颤,浑身像糠筛一样抖动,仿佛喘不过气来。
  
  便在这时,长孙无忌朗声道:
  
  “陛下,按照永徽律,两罪加一起,应判死刑,家人流徙,不到夷灭三族的地步。”
  
  许敬宗微笑道:“长孙太尉,判死刑,家人流徙,是泄露科举考题的罪名,再加上欺君之罪,夷灭三族,并无不可。”
  
  长孙无忌瞥了他一眼,道:“许尚书,你可知道,泄露考题的这项律法,是怎么来的吗?”
  
  许敬宗微微皱眉,道:“正要请太尉指教。”
  
  长孙无忌淡淡道:“是直接从贞观律继承而来,贞观律在定此律法时,也曾有过改动,你可知道?”
  
  许敬宗额头微微见汗,摇了摇头。
  
  大唐现在的律法名为“永徽律”,根据“贞观律”撰成,而“贞观律”正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一起编撰。
  
  李治继位后,下令修定永徽律,也是由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负责。
  
  永徽律大部分律法,都脱胎于贞观律。
  
  换句话说,在大唐律法的知识上,没有人比长孙无忌更为了解。
  
  长孙无忌缓缓道:“当初贞观律本无此律,后来一次科举,同样遇到考题泄露,先帝大怒,询问如何处罚,当时律法规定,泄露考题,判以流徙之刑。”
  
  “先帝不满,认为科举乃国家根本,知道考题之人,肩负皇帝期待和信任,泄露考题,便是辜负这种信任,等同欺君。”
  
  “先帝命我等修改贞观律,将此罪改为死刑,且不得以前功赦免。所以泄露考题之罪,其实已包含欺君之罪,两罪无法相并。”
  
  许敬宗默然不语。
  
  李世民时期,他在朝廷默默无名,这种大事,他根本参与不到,所以毫不知情。
  
  李治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说道:“律法既如此规定,那就只算泄题之罪吧。”
  
  长孙无忌拱手道:“陛下圣明。”
  
  大殿之内,忽然变得安静下来,气氛凝重,谁都不吭声了。
  
  长孙无忌与许敬宗刚才的一番较量,又是长孙无忌以压倒性优势取胜。
  
  这一瞬间,长孙无忌多年把持朝政的余威,再次笼罩在每一个朝臣心中,谁都不敢贸然发言了。
  
  李治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他的布置在隔壁的偏殿,眼下朝堂的胜负,根本不重要。
  
  皇帝坐在龙椅上,群臣坐在蹑席上,只有崔文翰独自跪在地上,心中备受煎熬。
  
  这种等待宣判的过程,比宣判本身,更教人痛苦。
  
  不知过了多久,狄仁杰终于进入大殿,手中捧着一沓纸,拱手道:“陛下,考生们已全部完成试题,试卷在此。”
  
  这次考试的范围,虽和科举差不多,题目却少得多,故而一个多时辰,考生们便俱已答完。
  
  李治摆手道:“这次考试,就由八位宰相和朕,一起担任阅卷官吧,一百多分卷子,当场批阅。”
  
  李治命人搬来桌椅,让八位宰相坐下批阅。
  
  采用的是交叉批阅之法,每一个卷子都会由两名宰相各批阅一次,由李治担任主考官。
  
  倘若结果相同,便直接通过,交到李治手中最终考核。
  
  倘若两人批阅结果不同,再由第三名宰相批阅。
  
  因为试卷不多,题目也不多,一个多时辰后,李治和八位宰相便齐心协力,批阅完毕。
  
  由上官仪统计排名。
  
  李治朝上官仪吩咐道:“上官爱卿,就由你把结果告诉大家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