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160章 一人灭一国

第160章 一人灭一国

第160章 一人灭一国 (第1/2页)

长安城寺庙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慈恩寺。
  
  贞观二十二年,尚是太子的李治,为纪念生母长孙皇后,请旨建造大雁塔。
  
  建造地点在曲江池对面的无漏寺旧址。
  
  大慈恩寺西院,有一座大雁塔,是玄奘于永徽三年,请旨建造。
  
  塔分五级,层层皆有舍利。
  
  武媚娘此刻就站在大慈恩寺最高一层,望着大雁塔南面一片广场。
  
  广场上搭了一个戏台,一群优伶正在上面表演着戏曲,周围则是一群百姓围观。
  
  唐朝时期,并无戏院,表演戏曲的伶人只能找一些热闹的地方表演,试图博一些知名度。
  
  只要名气有了,自会有豪门权贵,花钱请他们去府上表演。
  
  唐朝的戏曲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乐舞百戏,以歌舞为主,另外还有筋斗、倒立、柔术、戏车、戴竿、绳技等。
  
  另外还有参军戏,两个人在台上一问一答,类似后世的二人转。
  
  还有傀儡术,已初具表演故事的性质。
  
  寺庙达官贵人很多,是伶人首选之地,众人看戏不要钱,所以周围格外的热闹。
  
  武媚娘因母亲的缘故,信仰佛教,常来大慈恩寺求子。
  
  她自觉能有三子,多得神佛保佑。
  
  故而这两日,身体渐渐康复后,便与母亲一起来到大慈恩寺,再向神佛求一女,以满足李治的心愿。
  
  拜完佛后,她本欲回宫,母亲却非要向玄奘法师请问佛法。
  
  武媚娘无可奈何,只能等候母亲,闲来无事,便来到大雁塔,观看下方的百戏。
  
  等了好一会,张多海来到身边,道:“殿下,老夫人那边已经好了,正在后门附近,请您过去呢。”
  
  武媚娘点点头,下了大雁塔,沿着寺道来到后门。
  
  她这次并非微服,却也不愿太扰民,凤驾是从后门进入寺中。
  
  后门附近,不仅母亲杨夫人在那,玄奘和大慈恩寺一众高僧,也都在此处等候了。
  
  玄奘法师今年已五十多岁,身材高大,因他年轻时游历天竺,皮肤晒的黝黑,仅看模样,很难相信他是大唐第一高僧。
  
  武媚娘走过去时,众僧人纷纷合十行礼。
  
  武媚娘向玄奘微微欠身,还了一礼后,便带着母亲上了自己的辇车,离开了大慈恩寺。
  
  马车先朝着平康坊而去,武媚娘准备送母亲回家后,再返回皇宫。
  
  随行数十名千牛卫,甲胄鲜亮,禁卫森严,街上百姓虽不知车辇中是皇后,却也知其身份高贵,纷纷侧行让路。
  
  沿途之上,杨夫人似有心事,抬头几次看向武媚娘,欲言又止。
  
  武媚娘笑道:“母亲,怎么跟女儿还见外起来了,到底何事,只管说来。”
  
  杨夫人低声道:“媚娘,玄奘大师是不是被陛下给软禁了?”
  
  武媚娘微微一愣,点头道:“是的。”
  
  杨夫人叹道:“你别怪娘多嘴,那玄奘法师多么德高望重之人,独自一人,就译下数十部佛经,让我等能领悟佛法,超脱自在,称得上功德无量,陛下为何要软禁他呢?”
  
  武媚娘轻轻道:“娘,软禁玄奘之事,其实是女儿劝陛下的。”
  
  杨夫人愣道:“是你?你不怕佛祖怪罪吗?”
  
  武媚娘正色道:“女儿这是为他好,佛祖不会怪罪女儿。”
  
  杨夫人不解道:“为他好?”
  
  武媚娘感叹道:“您刚才说玄奘大师德高望重,这一点完全不错。可这也正是问题所在,他的威望太高了。”
  
  玄奘是大唐第一僧人,独行万里,辗转天竺数十个国家,凭着刻苦钻研,成就佛法至高地位。
  
  玄奘最后一位老师是那灿陀寺的戒贤,五年之后,佛法大成,与人辩论佛法时,再未输过。
  
  后来玄奘名声鹊起,被戒日王邀请,定为论主,参加佛学辩论大会。
  
  会上,五千多名佛学信徒向玄奘发难,却无一人能予诘难。
  
  一时间,名震天竺,被尊为“大乘天”。
  
  当玄奘返回唐朝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唐太宗也被惊动,请他入宫,想让玄奘还俗入仕,却被玄奘婉言谢辞。
  
  后来唐高宗建大慈恩寺,也特意请他担任大慈恩寺主持。
  
  可见其威望。
  
  杨夫人毕竟是皇室出身,略一思索,道:“媚娘,你是说,有人想利用玄奘的威名,图谋不轨?”
  
  武媚娘道:“母亲,自永徽三年开始,便不断有人找上玄奘,这其中就包括阁皂宗的叛逆。”
  
  “永徽四年,陈硕真利用阁皂宗叛乱,正是利用宗教发展势力,凭借宗教威望,笼络信徒造反。女儿当时便向陛下提议,不能让玄奘离开长安。”
  
  杨夫人怔怔道:“你担心玄奘大师也有不轨之心?”
  
  武媚娘平静道:“纵然他没有,可那些心怀叵测的贼子,还是会利用他的影响力。”
  
  杨夫人点点头,道:“娘明白了,你怕他被人当做傀儡,毁了他一世清名。哎,这就难怪了,你没做错。”
  
  将杨夫人送回武府后,武媚娘回到皇宫。
  
  此时刚过正午,武媚娘先去寝殿看了一下李贤和李显,朝左右问道:“陛下在做什么?”
  
  江尚宫道:“回殿下,陛下召见了几名将领,在神龙殿与他们议事。”
  
  神龙殿位于甘露殿东边,是李治平日召集武将讨论军国大事的地方。
  
  神龙殿与甘露殿相比,正殿较小,殿内有一张舆图,将大唐周边所有国家全部标注其中,是唐朝最详细的一张地图。
  
  大唐刚刚打了一场大仗,李治并不打算立刻就动兵事。
  
  李治这次召集李勣、尉迟恭、程知节、苏定方和薛仁贵五人,是为了制定一个长期的军事战略,对付吐蕃。
  
  从大唐的角度来看,吐蕃的地理位置不错,盘踞高地,周边似乎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敌人。
  
  其实通过这张舆图就会发现,大唐四面环敌,吐蕃其实也一样。
  
  西南的天竺,东南的六诏,西北的大食,东北的大唐,将吐蕃围在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