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440章 设立安东都护府

第440章 设立安东都护府

第440章 设立安东都护府 (第2/2页)

祚荣点点头。
  
  乞乞仲象缓缓道:“不必担心,大唐虽然强大,却有严格的行事准则,他们打高句丽,是为收复汉朝故土,我们靺鞨从未属于中原王朝,送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肯要。”
  
  祚荣听了此话,不由松了口气。
  
  乞乞仲象道:“再者,这些年来,我们一意顺服,从未违拗过大唐半分,当初你也救过刘仁愿一命,唐人不会对我们动手的,否则就会失去他们口中的大义!”
  
  这时,一匹飞骑顺着山道奔来,朝乞乞仲象道:“酋长,刚刚得到消息,高宝藏已向大唐投降,唐军已入驻平壤城!”
  
  乞乞仲象一勒缰绳,道:“早就预料到了,走吧,返回倭国,咱们的战场在那里。”
  
  ……
  
  一匹快马从春明门左边那扇偏门,奔入长安城,一路向西急行,折而向北,很快来到朱雀门外。
  
  马上驿卒翻身下马,大喊道:“营州急报!”从脖子上取出文书袋,转交给一名监门卫。
  
  那监门卫正要送去兵部,却被一名监门校尉拦住。
  
  “我亲自去送!”那监门校尉亲自拿着文书袋,沿着承天门大街急行,来到了兵部衙署。
  
  郝处俊早就等急了,最近王伏胜隔三差五就过来问消息,可见皇帝有多么望眼欲穿。
  
  他早就下了命令,一有营州消息,直接拿过来给他。
  
  故而那监门校尉刚进兵部,就被带到郝处俊的办公房。
  
  郝处俊迫不及待的打开文书袋,拍开封蜡,拿出一看,看完之后,哈哈一声大笑,大步出了办公房。
  
  郝处俊一向性子冷峻,众兵部官员很少见他露出如此神态,都猜到是边关大捷。
  
  如今平壤都被包围了,还能有什么大捷?那只能是平壤被打下了,想到此处,众官员都很雀跃。
  
  却说郝处俊离开兵部后,还没走两步,碰到礼部的李敬玄。
  
  李敬玄见他表情,又见他拿着文书袋,便问:“郝尚书,可是有边关捷报?”
  
  郝处俊脚步不停,只“嗯”了一声。
  
  李敬玄大喜,赶忙追上,急问:“可是平壤已经打下了?”这话声音不小,现在又是上午,尚书省官员很多,周围不少人都看了过来。
  
  郝处俊又“嗯”了一声,大步急行,迈步拐入承天门大街,朝着承天门而行。
  
  李敬玄依然跟在后头,不停的询问,对方毕竟跟自己同级,郝处俊也不好太无理,随口回答,每次都只回答一两字。
  
  饶是如此,李敬玄也问个不停。
  
  一直到了承天门外,李敬玄没有直通宫门的权力,才总算被他甩开。
  
  郝处俊一路来到甘露殿,门口的内侍瞧见他过来,也很欣喜,主动上前搭话。
  
  “郝尚书,可是前线捷报?”
  
  郝处俊道:“正是,陛下可在殿内?”
  
  那内侍笑吟吟的道:“陛下在皇后殿下那儿呢,您等着,我这就给您通传。”迈着麻溜儿的步子,朝立政殿而去。
  
  郝处俊也不去偏殿,就站在门外等着。
  
  等没多久,皇帝还没来,倒是上官仪、阎立本、辛茂将等宰相先过来了。
  
  “郝尚书,可是前线大军打下了平壤?”阎立本远远就喊道。
  
  郝处俊道:“是的,高句丽人投降了,我军已入驻平壤。”
  
  三人听后,都喜形于色。
  
  辛茂将笑道:“我们刚刚商议出一份战后治理的方案,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不一会,李治回到甘露殿,召郝处俊觐见,阎立本三人也一起进去了。
  
  平壤打下来之前,李治确实日思夜想,此时终于传来消息,他反倒平静下来,并不如何着急。
  
  等诸大臣叙礼毕,方才问:“郝卿,平壤是如何打下来的?”
  
  郝处俊道:“回陛下,李大总管派出泉男生入城劝降,又采取围而不攻的法子,三天后的夜里,高宝藏带着一众大臣,出南门献降。半个时辰后,泉男生和泉男产也带着军队,从西门献降。”
  
  李治问:“泉男建呢?”
  
  郝处俊道:“泉男建在狱中自尽,和他一起死的还有信诚。”
  
  李治点点头,又问:“靺鞨与新罗,可有动作?”
  
  郝处俊道:“两国都在边境陈兵,得知平壤陷落后,便都撤军了,还派人向我军贺喜。”
  
  李治见情况皆在控制之中,这才说道:“把奏疏呈上来吧。”
  
  李勣的奏疏中,除了说明平壤城内的情况外,还详细陈列了这次的收获。
  
  泉男建一开始就做好了死守平壤的准备,所以城中堆积了大量粮草,足够十五万守军加二十多万百姓坚持一年。
  
  大唐八路大军进攻时,就陆续有十多万高句丽军队投降,如今算上城中守军,降兵数量有二十多万。
  
  另外,缴获五万多甲胄、七万马匹、数百万支箭矢、刀枪剑戟无数,还有数万石铁矿石。
  
  王宫国库之中,还有十多万黄金、三十多万白银,各种金银器物、珍珠玛瑙、古玩字画足足装了八十多口大箱子。
  
  李治看完之后,大为满意。
  
  唐军只用了半年不到,就打下高句丽,这一战得到的战利品,要远远多过消耗,再加上高句丽肥沃的黑土地、含铁量极高的铁矿山。
  
  这一战,唐军收获颇丰。
  
  这时,阎立本上奏,道:“陛下,这是我等商议的高句丽战后安置政策。”
  
  这才刚打下来,连战后安置都做好了,可见这帮大臣多么猴急,当初打下吐蕃时,可是来来回回商议了好久。
  
  李治拿过来一看。
  
  大臣们的方案是,在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担任安东大都护,再设置五大都督府。
  
  用的名称,正是汉朝四郡加一个带方郡。
  
  也就是:乐浪都督府、玄菟都督府、真番都督府、临屯都督府、带方都督府。
  
  另外,在五都督府之下,设置四十二州、一百县,统治高句丽各地。
  
  选拔献降有功的扶余人为刺史、县令,与大唐派遣过去的官员,共同治理高句丽。
  
  李治浏览之后,见并无问题,大手一挥。
  
  “准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