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04章 教诲
第一卷 第1304章 教诲 (第1/2页)号角骤响!十具火龙匣齐射,铁砂泼水般撞上百步外的包牛皮木盾。闷响过后,盾面仅留下麻点——果然未能击穿。
太子脸色微白,却见父皇拾起枚未爆的火龙匣,拔出引信细看:“火药受潮了。岭南进贡的硝石,该用桐油纸包裹。”他忽然将金币弹向半空,袖中掠出一道乌光——竟是柄巴掌大的腕弩!金铁交鸣声中,金币被弩箭钉穿在靶心。
“为君者,既要知军国大势,也要懂士卒手上的刀是否锋利。”秦明解下腕弩抛给太子,“东宫卫率下月轮戍玉门关,你随行。带三百具火龙匣,找蒙挚要战场实测文书。”
塞外的风沙比长安凶猛十倍。太子立在玉门关垛口,看玄甲军与突厥骑兵在戈壁厮杀。改良后的火龙匣在巷战中显威,却因射程不足,在开阔地被骑兵弓矢压制。他连夜绘了新机括图,遣飞骑送归将作监。
变故发生在第七日深夜。突厥死士突袭粮草营,太子亲率卫队迎战。混战中一支火箭射向火药车,少年想也不想扑去掩住药桶——轰响过后,他满脸焦黑地从烟火中爬出,掌心还紧攥着烧变形的火龙匣。
捷报与伤情同时传回长安。秦明在军报上批“知道了”三字,当夜却亲至太庙,对列祖列宗牌位静立至天明。
太子返京时,带回了蒙挚盖印的《火器阵战要略》,另有一口沉甸甸的木箱。“父皇,”他揭开箱盖,里面是上百枚突厥箭头,“儿臣验过,这些箭镞的冶铁术……像工部军器监的流水。”
暖阁烛火噼啪一跳。秦明拈起枚箭镞,见箭杆刻着模糊的狼头纹——那是契丹贵族的标记。“好个驱狼吞虎。”他冷笑,转身展开西域舆图,“恒儿,你可知为何朕要你亲验火器?”
少年望向图上纵横的商路与烽燧。
“因为将来坐在这张图前的人,”朱笔重重点在波斯湾,“要明白一道理:火龙匣能破盾,是因知盾之韧。治国亦然——欲平天下,先识天下。”
暮色浸透窗棂时,新任兵部尚书求见。秦明令太子代拟批复,自己踱至殿外。檐下铁马叮当,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初涉军务时,先帝也曾这般立于廊下,看他在沙盘前笨拙地推演。
如今,轮到他来做那个推演之人了。
暴雨砸在太极殿的琉璃瓦上,如同万千铁珠滚过。秦明却命人撤去灯烛,只在御案左右各置一盏青铜雁鱼灯。昏光笼罩着西域沙盘,太子秦恒正将代表吐蕃骑兵的骨牌移向于阗。
“若依兵部议,当调安西军驰援。”少年指尖悬在疏勒河上方,“但儿臣以为,可令于阗王假意降蕃,换吐蕃军过境时……”他忽然将骨牌推入河中,“半渡而击。”
雷光闪过,映出秦明眼中赞许:“理由?”
“吐蕃赞普新丧,诸子争位。此时出兵,必是主战派立威之举。”太子取过雨钟接住檐水,注满沙盘上的疏勒河,“若让其小胜,主战派气焰更盛——届时内斗更烈,我可坐收渔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