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00章 杨玉环

第900章 杨玉环

第900章 杨玉环 (第2/2页)

“陛下!”吏部侍郎苗晋卿膝行几步,额头抵着地面,“《礼记》有云‘父为子纲’,陛下此举,恐令天下人耻笑!臣愿以骸骨为谏!”
  
  他说着便要解冠,却被高力士拦住。
  
  朝堂外的风声很快传到后宫。
  
  杨玉环站在长生殿的回廊上,听着远处传来的争执声,指尖掐进掌心。
  
  昨夜李瑁托人送来一封信,信上只有三个字:“勿念我”。
  
  墨迹洇透了纸背,像是用泪写就。
  
  她望着殿角的铜鹤,忽然想起小时候听祖母说,弘农杨氏出过皇后、出过宰相,却从未有过如此荒唐的事。
  
  此时的政事堂里,宰相张九龄正与李林甫争执。
  
  “陛下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
  
  张九龄将奏折拍在案上,上面罗列着历代乱伦亡国的典故,墨迹力透纸背,“陛下却沉迷于儿女情长,将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李林甫慢条斯理地呷着茶:“张相公何必如此执拗?陛下不过是纳个妃子,与江山社稷何干?”
  
  “再说,杨氏入道已断前尘,于礼并无不妥。”
  
  他放下茶盏,眼底闪过一丝算计——若能借此事扳倒张九龄,这相位便彻底稳固了。
  
  争执最终传到李隆基耳中。
  
  他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谏章,忽然抓起最上面一本,狠狠摔在地上。
  
  那是韩休的奏折,字字泣血:“陛下昔年封禅泰山,曾对天起誓要保百姓安康,如今却因一女子弃礼法于不顾,臣恐天怒人怨……”
  
  “韩休老匹夫!”李隆基怒吼着掀翻案几,青瓷笔洗摔在地上,碎片溅到龙袍上,“朕看他是活腻了!传旨,贬韩休为洪州司马,即刻离京!”
  
  消息传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韦陟闭门不出,苗晋卿称病在家,张九龄被罢相的旨意已在路上。
  
  只有一个叫王忠嗣的年轻将领,还在宫门外跪着,他是李隆基的养子,曾在泰山封禅时护卫左右。
  
  “陛下!”他声嘶力竭地喊,“臣愿领兵镇守边疆,换陛下收回成命!”可宫门紧闭,他的声音很快被风吹散。
  
  入夜的长生殿,烛火摇曳。
  
  李隆基握着杨玉环的手,看她试穿新制的锦裙。
  
  那裙子用波斯金线织成,裙摆上的凤凰展翅欲飞,光是金线就用了三百两。
  
  “玉环你看,这颜色多衬你。”他笑着为她理了理鬓发,却没注意到她眼底的空洞。
  
  她望着铜镜里的自己,道袍换成了华服,素钗换成了金步摇,可那双眼睛里的光,却像被掐灭的烛火。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过后,万籁俱寂。
  
  她忽然想起李瑁送她的那方帕子,不知被自己藏在了哪个角落——或许早就该扔了,就像扔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念想。
  
  “在想什么?”李隆基从身后拥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
  
  她闻到他身上的龙涎香,忽然觉得窒息。
  
  “没什么。”她轻轻挣开,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只是觉得,这月亮不如寿王府的圆。”
  
  李隆基的脸色沉了沉,随即又笑道:“待明年中秋,朕带你去骊山赏月,让他们把整个华清池都铺满桂花。”
  
  他以为她想要的是这些,却不知她只是怀念那个能在月下为她读诗的少年。
  
  深夜的宫道上,高力士指挥着小太监搬运赏赐给杨玉环的珠宝。
  
  一箱箱玛瑙、翡翠、珍珠从国库运往长生殿,看守国库的老吏望着空荡荡的库房,忽然老泪纵横——那里面,曾存放着开元年间积攒的粮草、军械,是用来防备边患、救济灾民的。
  
  长生殿的烛火亮到天明。杨玉环坐在窗前,看着第一缕晨光染红宫墙。
  
  她轻轻摘下鬓边的金步摇,放在案上,步摇的流苏垂落,像一串无声的泪。
  
  她忽然想起父亲教她读的《诗经》:“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那时她不懂,如今却字字入心。
  
  只是一切都晚了,她像一朵被强折的牡丹,插在不属于自己的金瓶里,纵然有享不尽的荣华,根却早已烂在土里。
  
  远处的朝堂,鸦雀无声。
  
  曾经直言进谏的大臣或贬或死,剩下的人都学会了沉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