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灭倭表》(上)
第716章 《灭倭表》(上) (第1/2页)十月深秋的京都,冷风卷着枯叶在街巷间旋舞。
奉军士兵们端着火枪在街巷间巡逻,军靴踏过青石板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沉重。
李彻站在皇宫顶端,俯视全城风景,心中滋味难明。
十月上旬,四国岛平定的捷报飞至京都指挥部。
而后不过二十余日,十月末好消息又到:
李霖部自本州关东海岸登陆,向纵深挺进。
与此同时,杨璇部自西向东凌厉切割,两支虎狼之师在倭国腹地悍然合围,两军如同铁钳般收紧。
残余的倭军被挤压在狭小地域,在奉军炮火倾泻下,最后一股成建制的反抗势力被碾为齑粉。
本州,这倭国最为丰饶的岛屿,自此彻底落入奉军掌控。
倭国余下之地,仅余虾夷地一隅,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北海道孤悬于北方,冻土覆盖,寒风凛冽,本就贫瘠苦寒,人丁稀少。
李彻看来,这苦寒之地宛如火炉上温着的最后半壶清酒,沸热只在须臾之间。
他终于可以放下重担,开始给朝廷上奏,禀明情况。
李彻叹了口气,默默回到屋内。
这奏表他已经构思两天了,但始终不知如何下笔。
卡文啊......这一刻的李彻,竟是对前世的那些网络作者有了一些情感共鸣。
给庆帝写一个奏表,竟是让他觉得比拿下倭国还为难。
他与庆帝已经有三年多未见,平日虽然也通书信,但书信的表达终究不抵面对面的沟通。
庆帝如今对自己,对奉国是什么态度,李彻也不太能确定。
按理来说,奉国愈发强大,对大庆来说就越有威胁。
而当皇帝变得年迈,这种威胁也会不断变大。
这是人性的本能,任何明君都难以磨灭,天家哪有真正的父子之情?
而奉国的强大又和大庆息息相关,一定会让庆帝的情感更加纠结。
李彻叹了口气,坐在桌案之前,拿起毛笔。
他闭目良久,最终将笔触落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
【灭倭表】
回想起这灭倭一路艰辛,李彻不再犹豫,下笔如有神:
【儿臣李彻,谨以血火涤荡之躯,伏拜于倭国京都行辕,南望帝都,拳拳之心,不胜孺慕。】
【遥想父皇龙体康泰,圣心慰安,实儿臣日夜所祷。】
【今东瀛已定,海波初靖,特具表章,上达天听,禀明灭倭始末战情,伏惟父皇圣鉴。】
。。。。。。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一股淡淡的药味。
庆帝倚在明黄的软榻上,身形比三年前更显佝偻。
曾经乌黑的须发如今已是银霜一片,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疲惫之色。
庆帝的确是老了。
他一手拿着李彻那份沉甸甸的《灭倭表》,另一只手颤巍巍地捏着李彻为他打造的水晶眼镜。
凑到眼前,吃力地辨认着奏章上的字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