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47章:永元

第547章:永元

第547章:永元 (第1/2页)

刘肇的夺权进行的很顺利。
  
  因为窦氏的跋扈,
  
  因为窦氏的高高在上,
  
  也因为王莽的“遗泽”,
  
  内宫外朝的人,都自发的向着逐渐长大,显露出才能的皇帝身边靠拢。
  
  当窦宪等各路掌握权力的外戚陆续回到洛阳后,
  
  皇帝便派出宦官,出入宫廷,联络外朝可以依靠信任的臣子,传达了拨乱反正的指示——
  
  窦太后高傲,并不把身边服侍自己的人放在眼中。
  
  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走狗一样呼来喝去,没有丝毫的亲切。
  
  是以,她虽限制着刘肇与外朝的往来,就连他那两个日益长大的兄长,都被隔绝了入宫陪伴皇帝的次数,却从不禁止皇帝与宦官宫女玩耍。
  
  这给了刘肇拉拢帮手,安插耳目的机会。
  
  他读史书时,曾经读到过“羊斟惭羹”的故事,心中因此闪过一丝明悟。
  
  羊斟,
  
  是春秋时宋国大夫华元的车夫。
  
  当郑国攻打宋国时,华元被任命为主帅进行抵御,于是他在战前宰杀羔羊,煮成羊汤,以激励军士。
  
  结果大部分都分到了,却是忘记了给自己的车夫盛一碗。
  
  羊斟因此怀恨在心,认为这是华元看不起自己的表现。
  
  于是战斗之时,他无视华元的命令,架着战车直直的冲向郑军那边,为对方送去了一份大礼包。
  
  刘肇对此评价说:
  
  “身边服侍的人,即便地位轻微,也不可以侮辱。”
  
  对方日常接触着贵人,对其衣食住行的习惯了如指掌,若想做点什么,实在是过于轻松。
  
  刘肇可还听说,
  
  新夏前朝之时,还有个被厨子捅死的权贵呢!
  
  相对应的,
  
  这些在宫中大量存在,却不曾被目光长远到,只知道欣赏诗和远方的贵人投以目光的奴仆,可以为架空的小皇帝,提供绝对的助力。
  
  因此,
  
  刘肇常以亲切的形象对待身边的宦官和宫女。
  
  后者受宠若惊,随后匍匐在地,愿为天子驱使效命。
  
  就这样,
  
  深宫外朝被时常外出采买物资的宦官们连通起来。
  
  自诩大权在握,无一可逃的窦太后,对此则是一无所知。
  
  “走!”
  
  “到白虎观听讲经文去!”
  
  动手的那天,
  
  刘肇穿上了华美的袍服,戴上垂珠的冠冕,神色从容的前往先帝当年讲经论文,从而将“释经权”从世家手上收归中枢的地方。
  
  很快,
  
  他也要在那里,收回自己的权力。
  
  窦氏子们没有警惕。
  
  他们比起前汉的元城王氏,还要腐朽无能。
  
  即便身负战功的窦宪,也没有王凤那样的艰险狡诈。
  
  他跑马圈地都是直接抢公主家庄园的,
  
  远征漠北数次,
  
  漠北的杂胡的确少了,
  
  可鲜卑、乌桓的力量却得到壮大。
  
  一些四散逃亡的蛮夷,也让原本平静的大汉边境,变得嘈杂混乱起来。
  
  所以刘肇对一些大臣提出的,“今汉之窦氏,前汉之王氏”的说法,并不认同。
  
  王氏可以凭借狡诈的首领,延续几十年数代人的富贵。
  
  至于窦氏?
  
  无非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罢了!
  
  车轮滚滚,
  
  朝臣们响应着皇帝的诏令,聚集到了白虎观。
  
  窦宪只将先前听说的消息当了真,以为皇帝在此兴聚臣民,是为了表彰自己的功绩。
  
  于是他扶着腰带,挺着明明经历了漠北风霜,却日益圆润的肚子,高兴的来到了白虎观,等待享受小皇帝的讨好和畏惧。
  
  结果,
  
  他便没有结果了。
  
  窦氏的当权之人被一网打尽,
  
  而深处皇宫的窦太后,还在宫人的遮掩下,对白虎观的血色毫不知情。
  
  ……
  
  “所以说,开会一定要穿甲胄!”
  
  “类似的事例,我已经在《世说新语》里写过好几次了,怎么还有人不知道这个真理?”
  
  《世说新语》,
  
  是阴间那堆积成好几座山的史册的副产品。
  
  惫懒的上帝不爱洞察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却喜欢翻阅死鬼史官们从各地搬运回来的人事风物之志。
  
  常跟上帝一块摸鱼玩耍的刘贺对此很是不解。
  
  他询问何博道:
  
  “你都懒得运用权能,俯瞰人间,以为全知了,怎么就喜欢看这些东西呢?”
  
  本质上,这不还是在了解各地的民情风俗吗?
  
  明明能直接看到听到,却要通过他人笔墨,简直是脱裤子放屁!
  
  “你不懂!”
  
  上帝当时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有些乐子,就得通过他人的记述才能一品滋味!”
  
  若身在局中,
  
  可就不能品尝到了!
  
  但刘贺还是不明白话中的道理。
  
  何博于是便将史册中那些有意思的人与事摘抄出来,编了《世说新语》这本书。
  
  然后刘贺就明白了看书的快乐。
  
  别说,
  
  有些乐子,编是真的难编,只有现实中才会出现那毫无逻辑、不讲道理的情况。
  
  “可能是窦宪不爱读书吧!”
  
  刘贺一手拿着最近出版的《世说新语》,一手摸着瓜子,边嗑边说。
  
  窦宪这位权势滔天的外戚,
  
  和当年的王凤、王莽,拥有着全然不同的风格。
  
  后者以文才为装饰,博取名望。
  
  前者却是以军功为武器,夺取权柄。
  
  加上开国至今,
  
  也才过去三代君主,武力的重要性仍旧存在,
  
  这使得窦宪对一些笔墨文章,完全看不上眼。
  
  更何况《世说新语》也不是胡编乱编的,而是摘取了实际的一些人事,
  
  若心胸狭隘,或者正经历类似的事情,
  
  便不免产生“有的人看乐子,有的人照镜子”的效果。
  
  所以这本书修出来以后,流行的速度并不快,还多有学究批判其“文质粗鲁,丝毫不讲《春秋》之义。”
  
  因此窦宪至今,还没能翻阅过《世说新语》,更没有从其中的前辈身上,明了“开会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这下好了,
  
  以后就不用开会了。
  
  看着窦宪失魂落魄的登上车架,被皇帝遣送回封国,许多人心里知道,他的死期不远。
  
  窦太后到底是皇帝名义上的母亲,
  
  此后归还权柄,还能在宫中享有优渥的待遇。
  
  然而窦氏的党羽,却是一定要被剪除的。
  
  皇帝不能给这些人留下反扑的机会。
  
  但他不会在洛阳,当着窦太后的面处置。
  
  他还是懂孝义的。
  
  “斩草要除根。”
  
  “这是当年大将军劝说太后下旨出兵漠北时,自己说过的话!”
  
  当被送回封地的窦宪,看着面前的毒酒,听着天使的话语,心里滋味实在莫名。
  
  他端着杯子,几次想要硬气的一饮而尽,结果却总是半途而废。
  
  “我先前让仆人炖煮了熊掌,能不能先吃了再喝酒呢?”
  
  天使拒绝了他的请求。
  
  “熊掌难熬,陛下还在等我的好消息呢!”
  
  窦宪没有办法,只能恨恨的骂了一句,“当初就该劝说妹妹下定决心,将这个小子除去,不然何至于有今日之事!”
  
  随后,
  
  他颤抖着手将酒水倒进口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