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八国联使
第550章:八国联使 (第1/2页)永元八年春,
皇帝册立阴氏为皇后,想要效仿祖先光武帝的事迹,与之恩爱,并培养出一个聪慧的继承人。
很快,
他便真的成为了第二个“光武”——
在后宫散步的时候,
他遇见了邓绥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妃嫔。
对方的个性和智慧,很让皇帝欣赏,拿着《明物》互相刷了几套题目后,皇帝便更加喜欢她了。
他觉得邓绥的聪慧有类于己,而对方的性格在女子固有的柔软中,又带着显然易见的刚硬不屈,同阴皇后的风味完全不同。
才美滋滋的当上家里人一直念叨的,自己心中也一直想着的皇后,阴氏还没有高兴两个月,便发现皇帝疑似有移情的苗头,很快就嫉恨起了邓绥。
已经带着老大儿将中原各地逛了一圈,最后才来到皇宫参观当今天子的上帝,正好撞见了这番爱恨情仇。
何博于是叹息起来,“岁数加起来还没刘太公养的猪多,竟然能弄成这样。”
这些年刘煓种地种的多了,心里对其生出了微微的厌倦,便转而向医仲请教起了养猪的手艺。
后者十分高兴,还拉着刘太公加入自己全新的育种计划,想要筛选各地的优良猪种,最后培育出肉更多,长得更快的新品种。
两老头就此一拍即合,如今正好养出来第一批“优中选优”的猪王幼崽。
耶哥儿听到这话,也跟着笑道,“太公那样心无牵挂的人,也会因为长久不变的事物而生出疲惫,何况心思多动的少年人呢?”
皇帝取得的成就固然惊人,却也不能因此忽略他的年纪。
年轻嘛,
有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是不讲道理的。
再者后宫妃嫔,在礼法上本就是属于皇帝的女人。
他凭什么不能拥有多双翅膀呢?
更退一步讲,
深宫之中,皇帝的宠爱本就无比重要。
得之富贵,失之丧命的例子,已经有不少了。
阴氏既因阴丽华这位光武之后而兴盛,在这方面的打算和警惕,自然也会更加多一些。
即便阴皇后自己不做些什么,她的家人也会推着她去做些什么。
“不过比起罗马的宫廷,汉室还是不错的。”
略过皇帝的后宫,
围观了一把中央之国顶级生态圈的耶哥儿又想起自己在罗马的生活,忍不住发出感慨。
在皇宫的角落里,
何博随意的抚去石头上的落叶青宝,然后坐了上去。
“这又怎么说?”
罗马如今,虽接受了许多诸夏的文化。
可其未曾改变自己的根本,也有着身为当世大国的骄傲,所以一些传统仍旧得以延续。
尊贵如奥古斯都,在名义上也只能拥有一个妻子。
情人所生育的孩子,纵然可以显露于人前,享受富贵尊崇,却也没办法跨过传统的阻隔,获得皇位的继承权。
当然,
这样的婚姻状态,只是一件小事,甚至还挺符合太平道追求的“公平”。
但耶哥儿想要抱怨的,是罗马宫廷中传承下的某个古老传统——
也许每个重视血统,其君会自称为神之子的国度,都会存在着有关于“圣婚”的制度,
也许只是因为泰西的女子也具有对家族的继承权,为了防止家族衰败被人篡夺,所以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总而言之,
比起很早以前,便明确规定“同姓不婚”的诸夏君子,泰西权贵们在私生活上的作风,还是有些狂野腥臊了。
而这,
还是自首任奥古斯都,圣主屋大维以来,辛苦约束了一番放荡风气的结果。
“反正我在罗马安逸养老的计划,是因它而破灭了的!”
回想起自己一到罗马,便受到的隆重待遇,以及随之而来的诡谲争斗,老迈的耶哥儿便又倚着拐杖,发出叹息。
他原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需要教化下日耳蛮,罗马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不需要自己多加费心。
谁知道少年时的浅尝辄止,终究让他在老年跌到了深坑里面。
不过也对,
谁家的私密事,会放在日光之下,让路过的人轻易窥探到呢?
何博在旁边安静的听着,目光打量了下老大儿满是回忆的面容,打算之后去找地中海的鸽子打听一下,耶哥儿在罗马的具体经历。
先前想着孩子大了,年轻时那一头漂亮的卷毛,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光泽,软塌塌的趴在脑袋上,上帝便没有再时常盯着对方。
要尊重大人的小秘密嘛!
不过如今再看,
他怕是错过了一些乐子。
啧,
《世说新语》的泰西素材又少了几段,这可真是可惜!
……
“风到了。”
当新一轮的日出到来,
即将把旅游完中央之国,了结遗愿的耶哥儿送回泰西的上帝忽然抬头,看向大海的方向。
耶哥儿很快反应过来,他指的是什么事。
“泰西各国的使者,总算是成功靠岸了。”
前些年的时候,
已经在泰西站稳脚跟的诸夏之国,来到广业进行每年一次的会盟,随后便制定了“朝拜天子,以正国源”的计划。
可距离遥远,又要跨山越海的,并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实现的。
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带来的阻碍。
目前为止,
诸夏开拓出来的海路虽然广泛,向东可以到达殷洲,向西可以绕着大半个神洲到达泰西西北角的岛屿上,
可想要往来于这东极西极之地,还是需要通过过去西秦的犁轩,现在罗马的埃及行省。
那条起于埃及法老,又在嬴秦手中得到拓宽、疏通,连接两片海域的运河,也得到了罗马人的重视,成为了漫长丝路上的一条命脉,一颗明珠。
它得到了罗马人的用心呵护。
所以,
如果想要顺着运河穿行而过,泰西的诸夏君子,必须与罗马人进行交涉,以免走到一半受阻,只能无功而返。
于是,
在一边为天子准备朝贡礼物的同时,
诸夏的使者也来到了罗马城中,见到了那继位不久,名为康斯坦丁乌斯的君主——
按理来说,
主要种子来源于西秦的泰西诸夏,应该对这位自罗马帝国建立以来,第一位以完全的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君主感到恼怒。
因为在他父亲攻灭东邻的宁国,君临玉壁城后,便将那座美丽繁华的西秦都城,用他的名字冠以新称,并册封给他作为封地。
这对流淌着老秦人血脉的泰西君子们来说,实在是一种耻辱。
可思来想去,
问候天子还是更重要的,
北秦那边都没有因此对着罗马哈气,他们又怎么能先行一步呢?
罗马的君主听说了他们的请求,又收下了丰厚的礼物,并没有加以阻拦。
他回想起父亲生前做过的事,便也安排了一些人,随之一同出海,前往中央之国,联络两国情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