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1/2页)

关于这次的分账之争…
  
  表面上看,发行方团结一致,院线只能同意——长达两个月的贺岁档,只放映国产片,院线不同意,影院无片可放…
  
  从政策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向内容倾斜已是大势所趋,影院是放映机构,能放中国的也能放外国的,如果没了自己的制片,每天放着好莱坞的大片,那岂是发展文化产业,那是助长文化入侵了。
  
  今年好莱坞进口片明显占据上位。
  
  总体来看,国家政策肯定会更倾向于制片的…
  
  但是,华宜兄弟临场倒戈了!
  
  “华宜的《一九四二》是打头炮的电影,而最有实力旺达院线迟迟不同意,他们很担心最终会影响《一九四二》的排片,所以不得不变相妥协。”
  
  关键,妥协就妥协,他还没通知其它人,事实上,就是卖了队友。
  
  然后,分账之争再也没有人敢挑起了!
  
  这是后话,现阶段,大家各种打嘴仗。
  
  制片方抱怨成本上升,抱怨偷票房行为时有发生;
  
  院线则抱怨影城投入太多,大多数制片方未能提供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很多人问沈言的看法…
  
  沈言真实看法是:中国电影的环境真的不错了,虽然分账才43%,扣除固定的8.3%之后(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3.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税),大概就剩39%…
  
  这个分账比例全球范围内也是最低的!
  
  但我们的电影票价很高啊!
  
  跟美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这个对于观众不太友好,但对制作方来说,可太棒了。
  
  对于平均投资3000万~4500万的国产电影来讲,只要票房破亿,基本可以回本。
  
  沈言目前的电影,成本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所以,他对分账没啥意见。
  
  但能多赚点钱,还是很乐意的…
  
  毕竟他是制作方,天然站在制作方角度。
  
  所以,他没有加入其中,而是旁观…
  
  而且,最近一个礼拜,他在忙着排练《扬名立万》…
  
  ……
  
  《扬名立万》的拍摄,先拿出一个星期排练…
  
  演员们对人物性格,台词包括站位都了然于胸,然后再拍。
  
  沈言倒也没有想过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长镜头中间不通过第二个镜头拼接来完成一段叙事。
  
  其实一镜到底不代表不包括合成场景等电影特效技术。
  
  也不代表一个长镜头就比一组镜头更牛B。
  
  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创作而服务的,用的好是锦上添花,用不好是火上浇油。
  
  还有一点,太慢了!
  
  要知道一镜到底的几个电影,《1917》光是排练就用了6个月,前期筹备用了8个月!
  
  冯晓刚的《芳华》里的6分钟长镜头战争戏花了半个月才拍完,期间无数次推倒重来。
  
  《扬名立万》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
  
  排练三天…
  
  演员们大都吃准台词了…
  
  然后带妆排练…
  
  原本以为演员们会有抵触这种拍摄方式…
  
  大家都是一线,你把我们叫来,然后排练舞台剧?
  
  像话吗?
  
  想多了,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包括吴景…
  
  看来,真正的演员都是乐于在舞台上发光这句话是真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