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中式恐怖
第84章 中式恐怖 (第2/2页)“之前看了一本叫《我当阴阳先生那几年》的,很喜欢,然后又看了《三途志》,更喜欢…就跟作者崔走召聊了几句…他是东北人,对东北民俗很了解…那我其实一直想做恐怖片,而且是区别于西式恐怖的中式恐怖片!”
“等一下,西式恐怖、中式恐怖,这个怎么定义?”
“西式恐怖搞惊吓和观感刺激,但惊吓和感观有耐受力阈值,多几部建立预期就不怕了。我认识个高阈值硬核朋友,看《异次元杀阵》,血刺呼啦的,一边看一边嗦泡面…对我而言,西式恐怖像一场暴风雨,刀光血影、恶魔嘶吼,刺激过后雨水冲刷干净;”
“西式恐怖片就是通过靠恶心人来达到恐怖的效果,比如砍头、截肢之类的。他们能想到的最吓人的办法就是镜头一转有个变态杀手或者鬼站后边,也就这样了…”
“中式恐怖深深扎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交织,塑造了独特的恐怖氛围。
像一潭死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沉淀着几千年宗法制度、孝道伦理和阴阳轮回的阴影。”
“就像一场宴席,所有人都埋着头不做声;一堆烧着的纸钱周围却空无一人;一双鞋尖对着床的绣花鞋;烧着的两短一长的香烛;随风摇曳的太师椅;环境在疯狂暗示你周围有人,但是你找不到人,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就会慢慢爬上你的心头。”
“玩密室的时候都会把中式恐怖的密室排除掉,不为别的,就单纯的害怕,想象一个场景,你进了一间房子,床上一件立着的红衣,地上一双绣花鞋,但是没有人…”
“所以,《东北民俗故事》主打中式恐怖?”
“对,将奇幻、恐怖、魔怪以及怪谈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四段小故事…当然,主题还是很通俗的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人心不足蛇吞象之类的…”
沈言补充一句:“剧本真的很走心!”
“那过审很难吗?”
“我们拍了两版结局,第一版就是常规故事,第二版…加了个说书人的角色!”
“…明白!”
……
说书人角色…
其实,原版的《来自星星的你》在安徽卫视播出过,结局也改了——都敏俊化身家,整个故事只是都敏俊写给千颂伊的剧情…
这样也算规避审查。
就好像剧版《庆余年》加了一段张若芸饰演的当代大学生告诉以古代和现代碰撞的名义,写了一个大学论文的剧情…
站在科技的视角,相当于讲述了一个如果“我”在古代生活会是怎样的故事。
这样就规避了穿越、重生类型不能上星播出的缺陷…
《东北民俗故事》也一样,加了个说书人,这样就解释了怪力乱神——瞎编的故事嘛!
而且总局很给面子,大马猴的造型还是挺恐怖的,居然没有要求修改。
哦,《东北民俗故事》其实就是《兴安岭猎人传说》…
属于典型的民俗志怪、乡野怪谈类型。
四段小故事,每个故事又包含一个鬼故事和一个真实故事…
看似毫不相干,但四个小单元环环相扣最终交汇解密的完整故事。
先是拍出原汁原味的传说故事,然后用更冷静理性的视角,戳破这些神鬼之谈背后那个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比魑魅魍魉更可怕的,是险恶的人心!
通篇都在写人性的恶,实际上展示的是藏在恶后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