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六章 抵达常山

第四十六章 抵达常山

第四十六章 抵达常山 (第1/2页)

当今的天下九州,单论人口殷实,地美物丰,必当以冀州为首。
  
  这不难理解,冀州地处大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易水、巨马水以南。在天下各州中,占地虽不过中等,可却多是土壤湿软,地势平坦的膏腴之地。即使放眼天下,也是极为罕见的。因此,自光武帝河北起兵,再续汉统以来,冀州就有霸王之基的称号。
  
  只是经历过官渡大战后,袁绍领十数万河北雄兵,以泰山压顶之势南下中原,竟至于惨败。世人对此颇有微词,便以为冀州虽富,却不若中原、关中这般能人辈出。
  
  大家议论原因说,大概就是因为冀州的土地太过肥沃,结果反滋生了河北人的懒惰心性。他们会以为什么事都像在河北种地一样,不需过多打理,只要春日正常播种,秋日十有八九能够丰收。结果就是养出了一身娇生惯养,好逸恶劳的毛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打胜仗呢?粮食囤得再多,不能打仗,也不过是给敌人送钱粮罢了。
  
  这种言论受众极广,在关陇这些穷苦地方,尤其让人津津乐道。但冀州人却不在乎,若是有人拿这种带有地域歧视色采的问题去挑衅冀州人。冀州人用乐天派的精神,一针见血地回击道:
  
  “嗨!这有什么好在乎的?他们这是种不了好田,心里嫉妒咱们呢!”
  
  不管怎么说,冀州确实是富甲天下。早在太康元年时,其户数就高达三十二万,与荆州、扬州、益州这三个大州相当,仅逊色于京畿司隶之地而已。而这还是在司马氏立国后,为了加强中央权威,将冀州最繁华的魏郡、阳平、顿丘、广平四郡,先后划分到司州的结果。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大江南北水患频发,关西有战乱之忧,中原频频雨雹。放眼天下,只有冀州仍然风平浪静,安宁祥和。人口滋长,更是冠绝海内,在太康九年年末时,尚书省有过统计,如今的冀州,户口已然翻了一番,全州约有六十万户,三百万人口。这还不算州郡世家内藏有相当规模的隐户。
  
  因此,晋武帝司马炎分封诸王,起初最看重的就是冀州。开国之后,他先后在冀州分封了安平王、平原王、赵王、河间王、常山王、渤海王、高阳王、中山王、章武王、清河王,同时又在其中安插了博陵郡公、巨鹿郡公、乐陵郡公三大开国郡公。偌大一个冀州十三郡,竟然没有一个由朝廷全权直辖的郡国,实在是咄咄怪事。
  
  不过也得益于此,冀州诸国的治理与监管也变得更加宽松,这才有了刘羡北投司马乂的空间。
  
  常山王司马乂所就封的常山国,地处冀州的西北部,西面就是太行山,北面则是著名的北岳恒山,是当年汉明帝降生的龙诞之地。想要从洛阳前往这里,行人一般是自河桥北上,然后再沿大河东走,抵达魏郡后折而向北,沿路经过广平、赵国两郡,大概经过一千五百里的路程后,就可以抵达常山的国都——真定。
  
  但刘羡毕竟是非常时期出逃出来的,他不可能走正常的路线,尤其是想到,可能经要过邺城与赵国,一旦被发现身份,被扭送回洛阳,那真是万事休矣。
  
  因此,刘羡决定另走远路。
  
  他先是自河内北上天井关,由此翻越太行山,抵达并州上党盆地。自从郝散之乱后,上党百废待兴,到现在仍然没有恢复生气。
  
  然后是过谒戾山,进入太原盆地。这里的地貌极为奇特,并不似关中土塬迭起,而是两面奇山相逼,中间汾水将平坦的盆地分为两半,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好似置身在裂开的天神掌中一般。
  
  离开晋阳,再至新兴郡晋昌。这里人烟已较为稀少,除去守关的军士外,基本都是匈奴人在耕种放牧,河北的第一大河滹沱河,就是从这里奔涌流过,贯穿了巍峨的太行山,一路东流到海。而它所闯过的河谷,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井陉。
  
  而迈过井陉,继续随着滹沱水向东行走一百五十里,也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常山真定了。
  
  这一路走得真是辛苦。要知道,正常从冀州前往常山,官道所过无不平坦,跑马奔驰起来,一日百里是家常便饭。而刘羡选择的这条道路,不仅要多绕六百里弯路,而且沿路多是崎岖坎坷的山林,一座山连着一道坎,一日走上五十里,就足以叫人叫苦不迭。
  
  尤其是妻子曹尚柔,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当做是游山玩水。但随着行走日长,她俨然水土不服,食欲不振,整日精神萎靡地待在车内。为此,刘羡不得不减慢速度,还在晋阳休整了三日。
  
  这使得他在离开洛阳一个月后,才堪堪进入常山国境内。
  
  此时已是四月下旬了,气温渐渐升高,又时而下雨,正是疫病滋生的季节。而在走完井陉后,阿萝更感身体不适。刘羡担忧妻子,本欲在井陉县内求访名医,不料找了半天,竟被推荐了一个巫医。这让他大感恼火,在认识孙秀之后,刘羡对道士、巫医之类的群体可谓深恶痛绝,怎么可能让他们治病呢?
  
  他只好让妻子再忍耐一阵,等到抵达真定后,再细看不迟。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路辛苦归辛苦,安全上还是有保证的。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越是富裕的地方,士族的影响也越大,除去边疆及京畿重镇所在,汉代常设的乡亭制度近乎废弛,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通缉捉拿已无可能。刘羡沿路并不表明身份,除去偶尔因为一些山贼而绕路外,实际上也没遇到什么刁难。
  
  在顺利地抵达蒲吾后,这一路旅程终于要结束了。
  
  蒲吾距离国都真定仅有四十余里,但刘羡并没有直接赶去真定,而是先在蒲吾城拜见县令王舆。他报上名号,希望他把自己抵达常山的消息传给司马乂,然后举办一场正经的欢迎仪式。
  
  刘羡并不是喜欢这种奢侈仪式的人,但考虑到自己和司马乂并无太深的交情,刘羡在常山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式,来试探司马乂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就有所必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