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晋庭汉裔 > 第六十四章 携帝进军

第六十四章 携帝进军

第六十四章 携帝进军 (第2/2页)

刘羡笑了笑,在得知北军将至的消息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有条不紊地说道:“殿下,人超过一定数字后,是负担而不是优势。自韩信之后,还从未有人能领兵二十万而指挥自如的,哪怕是曹操也不能。我相信陆机有才,但这个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
  
  “只要我们全军出击,挑动北军部分人出战,击垮其中一部分人,乘胜逐北,那一切就大有可为!”
  
  可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极其赌博的做法,在场众人听了,多面露惊诧恐惧之色,继而将目光投向司马乂,等待他的决断。长沙王低头沉思,一时不答。
  
  “那陛下该怎么办?留在宫中,恐怕不保险吧!”上官巳于一旁插嘴道。
  
  刘羡正想回答,但司马乂此时已下定决心,说道:“可以将陛下与皇后带入军中,我们护卫左右,正好大张旗鼓,告诉他们,我们才是朝廷正朔!”
  
  言下之意,是他同意了刘羡的建议,要带兵离开洛阳,与北军进行决战。
  
  这是个惊天动地的决定,仿佛将所有人的性命都系于这一线之间。大部分人都为之彷徨犹豫,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祖逖此时站出来说:“贼军虽携大众而来,到底不得民心。骠骑可以向天下发号施令,若有勤王者,皆可封侯,必有人响应!”
  
  司马乂又拍手道:“好!我这就一齐去向陛下请命!”
  
  说罢,他立刻领上群臣,一齐去太极殿拜见天子。天子此时正在殿中斗狗,听说能够离开皇宫,出去见见世面,他喜形于色,连声说道:“好!好啊!宫内烦闷,我要多在宫外看看呢!”一旁的皇后羊献容闻言,只是默然不语。
  
  于是司马乂领天子出宫,转入宣武场,同时召集百官诸公,尽入军中。按照刘羡建议,一旦各军齐备,他们便将率军离开洛阳,北上河桥。过桥以后,可在温县扎营,主动等待征北军司。
  
  这一战可谓是倾尽所有,洛阳此时的禁军约有八万人,除万人留在宜阳、新安一带,继续与征西军司对峙以外,余下的七万人将尽数随军出征,其中不乏宗王名臣,按权位依次有:
  
  太尉、骠骑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长沙王司马乂;
  
  上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吴王司马晏;
  
  司空、中书监、中领军、侍中、东海王司马越;
  
  安南将军、持节、都督沔南诸军事、高密王司马略;
  
  左骁骑将军、侍中、西阳王司马羕;
  
  左将军、员外散骑常侍、琅琊王司马睿;
  
  散骑常侍、冗从仆射、襄阳王司马范;
  
  卫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领司隶校尉、松滋公刘羡;
  
  司徒、员外散骑常侍、安丰侯王戎;
  
  太子庶子、员外散骑常侍、平昌公司马模;
  
  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灵州公傅祗;
  
  尚书左仆射、散骑常侍、西华公荀藩;
  
  尚书右仆射、散骑常侍、兴晋公羊玄之;
  
  御史中丞、侍中、武卫将军、朱虚公刘暾;
  
  秘书监、侍中、安昌公潘尼;
  
  尚书令、侍中、关内侯乐广;
  
  左卫将军、散骑常侍、大鸿胪、侍中、驸马都尉王敦;
  
  后将军、散骑常侍、驸马都尉、襄阳侯王粹;
  
  太子左卫率、散骑常侍、新沓伯山该;
  
  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同乐伯陈眕;
  
  中垒将军、散骑常侍、弋阳子嵇绍;
  
  太子詹事、散骑常侍、都梁子满奋……
  
  这些人名确实如雷贯耳,大部分的朝中宗亲都加入进来了。里面既有东海王司马越这般的内朝宗王,也有高密王司马略这种即将外放荆州的实权藩王,甚至还有吴王司马晏这般眼睛不能视物的挂名宗王。朝中的三公九卿,算是尽数入军,就为了壮大声势。
  
  但除了刘羡等少量实权派外,军中真正能够真正作战的,还得看诸王府的幕僚以及禁军军官,这里面很多人虽然官位不高,但已然成名,或能力出众,其中有:
  
  河南尹周馥、骠骑参军祖逖、骠骑从事苟晞、骠骑长史顾荣、高密王参军缪播、司隶从事刘琨、司空主簿刘舆、司空参军阎鼎、城门校尉王瑚、羽林监令狐盛、殿中校尉苗愿、中郎将杨瑁、折冲将军曹武、游击将军王堪、骑都尉宋洪、殿中将军上官巳、左将军长史王导、中护军祖纳、太子前卫率缪胤、射声校尉朱诞、由基司马杨篇……
  
  花了差不多一日时间,所有人都聚齐在洛阳城北的宣武场。不只是将士出征,而是天子与皇后共同出行,御驾亲征,连同所有的王公大臣随行。这种场面,别说是三国以来无人见过,就是上溯至两汉,恐怕也无人见过。
  
  当时司马乂已经下令,停止在洛阳城内挖掘堑壕,于是有空的人们都前来围观。
  
  禁军军官们正在场内唱簿点名,黑压压的军士站满了宣武场中的空地,人头好似蚂蚁般数不胜数。深秋时节,树林的树叶都落光了,天空也因此显得晦暗,冷风从光秃秃的树杈中穿过,让人浑身发麻。无论是围观的路人还是被点兵的将士,此时都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死神正在寂静中悄悄凝视着他们,于是他们便保持着沉默,在心中向各种神灵祈祷,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大战中逃过一劫。
  
  作为事实元帅的刘羡头戴风帽,在从骑的簇拥中不断穿行于军中各部,以此检阅各部的军容。检阅到襄阳王司马范所部时,襄阳王对刘羡持晚辈礼,然后拍着胸脯保证道:“刘府君,这次大战,我绝不会给您和大人丢脸的。”
  
  司马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是楚王司马玮的长子,今年刚刚元服,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尚不知道厮杀的可怕,还在为死去父亲的脸面考虑,想借此战洗刷耻辱。听到这句话,刘羡很是感慨,他想说些鼓励的话,又觉得有些空洞,思来想去,最后锤了下司马范的胸口,说道:“要活着回来。”
  
  这么说的时候,刘羡眼光向场外一瞥,可见栅栏之外,一片人海茫茫,无数甲士的家小父老都簇拥在外,翘首期盼着胜利。
  
  此情此景,令刘羡忽然记起一件事:阿萝不久前传信说,她要拉着父辈们一起前来送行。不知他们现在何处呢?于是他来回环顾墙外,结果眼神还未寻到,那些围观的百姓们已经认出了他。继而有人高声欢呼,众人纷纷响应,无穷的声浪顿如涛声迭起,将宣武场包围淹没。
  
  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只要人还活着,还能思考,胸膛的鲜血还在流淌,还没有断去那最后一口气,人就会相信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