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97章 开府仪同三司,节制天下兵马

第397章 开府仪同三司,节制天下兵马

第397章 开府仪同三司,节制天下兵马 (第2/2页)

“如今四海未定,李相岂能独善其身?”
  
  荀攸亦道:
  
  “……相爷,您常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如今国家初定,您万不能此时便退。”
  
  见气氛烘托到这儿,文武百官齐齐向李翊作揖。
  
  “请李相留下!”
  
  “请李相留下!”
  
  “……”
  
  新任首相陈登见此,也来到李翊面前,说道:
  
  “……子玉,你就留下吧。”
  
  “首相之位可不好当,没有你的支持,愚兄真不知道能不能干得动。”
  
  面对众人的盛情,
  
  李翊仰天长叹,目光掠过殿外漫天柳絮:
  
  “诸君皆要老夫做恋栈之马耶?”
  
  刘备步下丹陛,执起李翊双手,沉声说道:
  
  “还记得建安年间,在郯县,先生出山辅佐朕时,曾言道:
  
  “此身既许社稷,安敢惜残躯?”
  
  天子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今蜀地未平,江东人心不宁。”
  
  “先生忍弃天下苍生乎?”
  
  刘备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唤李翊一声先生了。
  
  这一声先生喊出,竟勾起他无数回忆。
  
  殿外骤起狂风,吹得殿角铜铃乱响。
  
  李翊望向窗外翻滚的乌云。
  
  “臣……”
  
  老首相撩袍跪地,声音穿透骤起的风雨声。
  
  “愿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百官齐齐拜伏,山呼万岁之声震彻殿宇。
  
  在电光闪烁中,人们看见老相爷斑白的鬓角在风中颤动。
  
  那双已经有老年斑的手却稳稳托起了陈登奉还的相印。
  
  雨幕深处,洛阳城的轮廓若隐若现。
  
  这个帝国正如巨舟行于惊涛,而掌舵的老舟子终究未能舍船而去。
  
  宫墙柳色经雨愈翠,似也知晓明日朝堂之上,还将续写新的篇章。
  
  ……
  
  暮鼓声中,李翊的青盖马车碾过洛阳湿漉漉的青石板。
  
  相府大门早已敞开,管家提着油灯候在阶前。
  
  “恭迎相爷回府!”
  
  苍头的声音未落,影壁后已转出数人。
  
  庞统披着鹤氅倚在太湖石旁,徐庶正俯身观察廊下新开的墨菊,刘晔与张郃对弈于亭中。
  
  徐晃、张辽则扶着刀柄仰望雨檐,连年轻的姜维都捧着文书侍立廊下。
  
  显然,众人一下朝就蹲在相府候着了。
  
  他们大多是李翊的党羽,亦或者是门生。
  
  李翊一旦退了,他们就失去一座靠山。
  
  今日朝会,云里雾里的。
  
  所以他们才跑来要确定清楚。
  
  李翊解下淋湿的朝服大笑:
  
  “诸君竟比雨燕来得还快!”
  
  庞统抢上前执住李翊衣袖:
  
  “白日朝堂之上,公所谓‘暂留’者,究竟几分真意?”
  
  庞统上来开门见山。
  
  李翊不着急答话,只是笑着让众人进去慢慢聊。
  
  宴设于听雨轩。
  
  酒过三巡时,刘晔方才掷杯问道:
  
  “某有一惑,相爷留朝将以何职立身?”
  
  “总不能屈居九卿之列吧?”
  
  按原计划李翊本应该退了,但在刘备与群臣的挽留下,李翊要接着干几年。
  
  不过首相之位已经让出去了,要是让李翊屈居九卿之位。
  
  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屈辱。
  
  满座霎时寂然,唯闻雨打芭蕉声。
  
  徐晃手中炙肉跌落银盘:
  
  “莫非真要学张子房辟谷修道?”
  
  李翊拈须微笑,目光掠过窗外被雨水洗亮的戍楼:
  
  “既蒙诸君厚爱,老夫便再留几载。”
  
  “然年事已高,当退居次席,不复总揽万机。”
  
  言外之意,李翊就算留下,也不会长留一线了。
  
  之后打算退居二线。
  
  语毕,举觞一饮而尽。
  
  席间顿时响起一片松气之声。
  
  只要李翊确定留下就好,对众人都好。
  
  徐庶乃将刘晔适才的疑问再次抛出:
  
  “相爷功盖寰宇,若居次位,岂非折辱?”
  
  “不知……相爷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翊目含深意地说道:
  
  “明日早朝,自见分晓。”
  
  “诸君回去各司其职,勿要生事。”
  
  “陇右战事亦当一并了结。”
  
  听到这儿,众人这才顿时醒悟。
  
  看来私下里刘备早就已经与李翊提前沟通好了。
  
  感情白日朝会,又是他君臣二人的二人转。
  
  把所有人都套路进去了。
  
  看李翊这么有成算的样子,怕不是早在下江南之前,这些事就都已经提前计划好了。
  
  不过得了李翊的保证,众人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是能够放下。
  
  宴罢人散。
  
  李治自屏后转出:
  
  “父亲不肯明言,恐明日朝堂又有大更张?”
  
  李翊挑眉:
  
  “何以见得?”
  
  “父亲位极人臣却甘居次席,非改制不足以全尊荣。”
  
  “孩儿揣度,或再设新职,或恢复旧职?”
  
  李翊纵声大笑,震得梁尘微落:
  
  “吾儿果有进益!且随伯约一起多历练,来日方长。”
  
  ……
  
  翌日五鼓,未央宫钟鸣九响,文武百官分列丹墀两侧。
  
  大家全都屏气凝神,期待着刘备会对李翊作何安排。
  
  刘备临朝,冕旒下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翊身上。
  
  在万众瞩目之下,他缓缓开口:
  
  “朕观历代兴衰,深感军政须得并重。”
  
  刘备声如洪钟,取出诏书示于众臣。
  
  “今复设大司马大将军之位,总摄天下兵马,特授李子玉。”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由于内阁制的建立,此前大司马大将军在短暂恢复后,又马上废除了。
  
  因为它与首相冲突了。
  
  现在刘备恢复此职,等于是间接地剥夺了首相的军权。
  
  掌握军队,就掌握了话语权。
  
  显然,刘备不放心把军权交给除李翊外的其他人。
  
  而且听刘备这意思,显然是想让李翊进行军改。
  
  不过想想也对,
  
  陈登虽然来洛阳任职了,但江南许多将领,依然握有部曲。
  
  其余地方上,也有些情况特殊的郡县,保留了独留部曲。
  
  军改是势在必行的。
  
  侍中杨仪出班急奏道:
  
  “陛下!大司马大将军权柄过重,且李相已经开府治事。”
  
  “若再兼军职,恐非……”
  
  杨仪是想说,这样一来,李翊的权力岂不是更大了吗?
  
  因为相府本身就有很大的权力,此前当首相时,还有内阁的一些束缚。
  
  现在单独剥离出军权,又保留相府的开府治事权。
  
  其权势岂非远超当初当首相之时?
  
  刘备抬手止谏,正色说道:
  
  “子玉随朕二十五年。”
  
  “平河北、定中原、收陇右,岂不知兵事?”
  
  遂命黄门侍郎宣读诏书。
  
  声震大殿,余音缭绕:
  
  “朕闻褒德显功,国之典也。”
  
  “任贤使能,政之基也。”
  
  “咨尔光禄大夫、前内阁首相李翊。
  
  “秉心贞固,操行端方。”
  
  “自建安初年入参机要,廿载于兹,夙夜匪懈,翊赞中兴。”
  
  “每竭忠勤,劳瘁弗辞,朕甚嘉之。”
  
  “顷者以疾乞骸,词意恳切。”
  
  “朕虽体恤耆旧,然念当今天下未靖。”
  
  “烽燧时惊,巴蜀曹魏之胁犹在,江东形势未定。”
  
  “此诚壮士效命之秋,贤良弼政之日也。”
  
  “昔周公吐哺,姜尚杖钺,皆以垂暮之年肩鼎鼐之任。”
  
  “卿岂得高卧林泉,独善其身耶?”
  
  “今特晋卿为大司马大将军,假节钺。”
  
  “总督中外诸军事,节制天下所有兵马。”
  
  “开府仪同三司,僚属皆得自辟,校尉以下皆得专授。”
  
  “凡朔望期朝,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冀卿振鹰扬之威,布虎贲之烈。”
  
  “整饬六军,绥靖四方。”
  
  “呜呼!黄钺白旄,非朕私爱。”
  
  “斯是恩宠,实酬大功。”
  
  “卿其勉遵王命,无负朕托。”
  
  “钦哉!”
  
  众人屏气凝神听闻诏书的宣读。
  
  当听到“仍许开府,凡朝廷文书皆经相府”时,百官皆相顾失色。
  
  这分明是创了个凌驾内阁、皇权之上的权柄。
  
  刘备许给李翊的相府,有点类似历史上曹操的“霸府”。
  
  霸府就是指丞相府的权利凌驾于皇权之上。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只有两个人开了霸府。
  
  一个曹操,一个诸葛亮。
  
  当然,诸葛亮就是叫相府,没有叫“霸府”。
  
  但他相府的权力,跟霸府是一样的。
  
  《出师表》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但是霸府这种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开的。
  
  放眼整个三国历史,也就诸葛亮与曹操两个人。
  
  然后你再看一下这二人的权力,就知道霸府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地位了。
  
  当然,诸葛亮霸府的目的是要完全压制益州本地士族。
  
  益州的情况特殊一点,
  
  早年李傕郭氾祸乱南阳和三辅地区,导致大量难民涌入益州。
  
  因为这些难民全部来自益州的东方,因此统称东州人。
  
  数十万的难民涌入益州,免不了要与益州本地人抢夺生存资源,矛盾逐渐积累。
  
  难民们为了生存抱起团来,形成了组织,史称东州派。
  
  刘璋继位之后,益州本地人造反,包围了成都。
  
  刘璋大量启用东州派人士镇压叛乱,治理益州。
  
  刘备入蜀以后,益州又迎来新的外来者,荆州人。
  
  自此,益州的内部形成了三股势力。
  
  益州本地人,东州人,荆州人。
  
  在关羽失掉南郡后,荆州士族失去了家园。
  
  荆州士族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荆州人失去了根,客居在益州。
  
  为了生存,自然也抱起团来,推举出领袖诸葛亮。
  
  同荣辱共进退,形成荆州派。
  
  因此刘备托孤的重臣有两个。
  
  东州派领袖李严,荆州派领袖诸葛亮。
  
  而诸葛亮的相府可以死死压制住东州派和益州本地人。
  
  这样,便能方便权力的行使。
  
  所以,刘备这样安排,显然是给李翊一个特殊的殊荣。
  
  仅只对李翊这一个人。
  
  刘备也不会担心李翊的权力过大,毕竟这么多年的交情,信得过。
  
  至于后来人,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霸府这种东西,可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
  
  包括首相这种职位,也不是给你当你就能当的。
  
  你得有配得上它的威望与势力。
  
  除诸葛亮与曹操外,其实费祎也曾开设过霸府。
  
  不过刚开府,扭头就被人给刺杀了。
  
  要知道,费祎当时已经是蜀汉的二把手了,
  
  直接把国家二把手给刺死。
  
  你便知道霸府这种东西,真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
  
  刘备之所以敢这样放权,同时也是在暗示李翊。
  
  他自己六十岁的年纪,也撑不了几年了。
  
  帝国的未来,还需要你来掌舵。
  
  尤其阿斗这孩子缺乏主见,不能没有良师引导。
  
  所以为李翊单独例外一次。
  
  也算是刘备对李翊这些年亏欠的补偿吧。
  
  “……子玉,放心去做吧。”
  
  刘备望着李翊的眼睛,这一次,他没有多说什么。
  
  其言下之意就是,
  
  你我相交这么多年,如今我也老了。
  
  想做什么也干不太动了。
  
  知道你有很多想法,但还是考虑得太多。
  
  现在我把军队和国家大权全都交给你了。
  
  就在最后这几年里,让你去好好的疯一把。
  
  你想做什么,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众朝臣面面相觑,大家都清楚。
  
  刘备新设了一个“军机朝廷”,想让李翊继续当“太上皇”。
  
  看似退了,实则更进一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