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10章 假如有天你的兄弟裂土相争,太子打算怎么做?

第410章 假如有天你的兄弟裂土相争,太子打算怎么做?

第410章 假如有天你的兄弟裂土相争,太子打算怎么做? (第2/2页)

“岳父大人当真?”
  
  旋即又黯了神色:
  
  “可首相大人向来主张朝局平衡,岂会轻易……”
  
  “大王忘了么?”
  
  陈瑶执起他的手按在自己小腹,眼波温软如春水:
  
  “父亲总说外孙出世时,要亲自带来徐州特制的长命锁。”
  
  她指尖在丈夫掌心轻轻一划。
  
  “妾明日就修书,说越国婴孩皆盼外公泽被。”
  
  刘理闻言大喜,反握住妻子的手,激动得指尖发颤:
  
  “若得岳父援手,何愁新政不行!”
  
  “待寡人明日……”
  
  话至一半忽怔住,望着案头暨艳的血书沉默良久,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只可惜忠臣之血,终究要染透权谋之路。”
  
  三月后,
  
  首相府特使顶着杏花烟雨抵达会稽。
  
  不仅带来加盖凤阁金印的《考课优评》,更有一支满载粮种的船队。
  
  坊间传闻,
  
  那位在码头亲自迎候的越王,接过粮袋时竟赤足踏入春泥,对北长揖及地。
  
  是夜宫宴,刘理酩酊大醉后执着妻子的手呢喃:
  
  “世人皆道寡人借了首相东风,却不知……”
  
  陈瑶以指尖轻掩其唇。
  
  惟见窗外春雨润物,悄然浸透江南千里沃野。
  
  ……
  
  话分两头,
  
  吴宫暑气正盛,冰鉴里镇着的杨梅汁也压不住此刻吴王刘永的心头怒火。
  
  当他读完越国来的密报,紫檀案几被拍得震天响:
  
  “好个刘理!好个首相岳丈!”
  
  绢帛上白纸黑字写着:
  
  陈登特批越国漕粮三十万斛,盐铁专卖权延三载,更赐耕牛千头。
  
  “好个‘肃清吏治’的由头!”
  
  刘永将密报掷于阶下,对跪满殿的臣子冷笑:
  
  “本王那弟弟倒是娶了个好王妃。”
  
  “岳父大手一挥,够他十年税赋!”
  
  阶下青玉砖映出个清癯身影。
  
  国相诸葛瑾拾起密报细看,雪白须髯在穿堂风里微动:
  
  “……大王息怒。”
  
  “臣查过中书省存档,越王所请皆合规程——”
  
  “漕粮为补去岁虫灾,盐铁权是抵销平定山越的军费。”
  
  “耕牛则是为开垦荒田所备。”
  
  “孤难道不知是合规的?”
  
  刘永猛地打断,蟒纹广袖带翻案上玉盏。
  
  “可若无陈登这岳父,流程能走得这般快?”
  
  “批文能写得这般优待?”
  
  他忽然压低声音,似毒蛇吐信:
  
  “不行!孤要上表弹劾他们翁婿勾结!”
  
  诸葛瑾突然躬身及地,象牙笏板叩出清响:
  
  “大王三思!陈首相批文时,特意召了御史台共同勘验。”
  
  “您若弹劾,他即刻就能调出十三司联署文书。”
  
  见刘永面色铁青,老国相膝行两步:
  
  “老臣说句诛心的话——”
  
  “当年封王时,陛下将鱼米之乡的吴国给您,却把百越荒芜之地给越王。”
  
  “如今人家翁婿合法合规争取些补助,大王何以动雷霆之怒?”
  
  “……国相所言,孤心中皆晓。”
  
  “只是孤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刘永咬着牙,恨恨道:
  
  “同样是皇子,他刘理怎就能……?”
  
  “就能什么?”
  
  诸葛瑾忽然抬头,目光如古井深寒:
  
  “越王黜豪族、革积弊,连心腹暨艳的血都洒在了禹王台上。”
  
  “大王您呢?”
  
  他指向宫外河畔的笙歌:
  
  “吴地豪强送来的美姬,还在后宫等着您吧?”
  
  满殿烛火噼啪作响,映得刘永脸上血色褪尽。
  
  他踉跄跌坐王座,良久嘶声道:
  
  “可孤……孤也是父皇的儿子……”
  
  老臣忽然以额触地,声音带着千年吴语的温软,话意却冷过严霜:
  
  “老臣还记得,越王就国时只带了三车书简。”
  
  “大王您离京那日,装走了一百二十车珍宝。”
  
  诸葛瑾的脚步声刚消失在玉阶尽头,刘永便将案上青玉笔架掼得粉碎。
  
  “老匹夫!这般向着我那弟弟说话!”
  
  心腹宦官伏地战栗,见吴王抓狂,一言也不敢发。
  
  “取纸笔来!”
  
  “孤要叫洛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狼狈为奸’!”
  
  烛泪堆成红山时,
  
  一封奏疏带着殿内的熏香火漆,八百里加急驰往洛阳。
  
  此刻洛阳北宫太液池畔,正飘着越地新贡的竹香。
  
  刘备赤脚挽裤,与关羽张飞执竿垂钓。
  
  李翊正在旁侧抚琴弹奏。
  
  除四人外,翼王刘封则安静地剖着冰镇瓜果。
  
  刘封虽然也是亲王,但并没有封地。
  
  不过对刘封而言,他已经很知足了。
  
  自己本就是一个家族没落的寇姓破落户,得到刘备赏识,将自己收为义子。
  
  得此国姓,还封了王。
  
  那已是莫大的荣幸。
  
  “父皇请看!”
  
  刘封捧起雕成莲花的蜜瓜:
  
  “此瓜瓤红如血,想不想您当年跟二叔、三叔他们桃园结义之时?”
  
  话未落音,
  
  黄门侍郎骤至,捧着江南漆盒踉跄跪倒:
  
  “吴王八百里加急!”
  
  刘备竿梢微沉,鲤鱼趁机脱钩。
  
  张飞虬髯皆张:
  
  “扫兴!江南这些小娃娃,一天到晚事儿怎么这般多?!”
  
  关羽凤目微睁:
  
  “江南事关国本,皇兄还是看看吧。”
  
  刘备颔首,丝帛展开,只见确实是吴王亲笔。
  
  其熟书略曰:
  
  “臣吴王刘永谨奏:”
  
  “炎夏方盛,江南流火。”
  
  “臣每巡封疆,见田畴龟裂,禾苗焦卷,吴中百姓仰天嗟叹。”
  
  “皆曰:‘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臣心惶惶,寝食难安。”
  
  “然近闻越地稻浪连天,仓廪溢粟。”
  
  “乃因越王理。得内阁首相陈登特拨粮秣三十万斛、金五万铢。”
  
  “又许以漕运新船百艘,耕牛千头。”
  
  “此事江南传议,朝野窃语,臣不得不冒死以闻。”
  
  “越王理,臣之亲弟,本宜为宗室表率。”
  
  “然其遣使密谒陈相府第七次,每值朔望前后,车马皆夜入侧门。”
  
  “越国去岁秋收实损不过什一,今竟以‘灾异频仍’为由申领倍蓰之资。”
  
  “陈相虽批红画诺,然其文书往来颇多蹊跷。”
  
  “越地请赈急件皆越驿直送相府,未经户部勘核。”
  
  “批钱之数竟超定例三成,且附条‘特许越王开东海盐禁三月’。”
  
  “此等事宜,本当廷议公决。”
  
  “今竟私相授受,臣实痛心!”
  
  “臣非敢妄议宰辅,然陈相初掌枢机,素以清正自许。”
  
  “此次越王所得,较常例多五倍有余。”
  
  “吴越本同气连枝,今吴中诸县蝗旱交侵。”
  
  “饿殍塞道,户部仅拨常平仓陈粟八万斛。”
  
  “臣三次上表求增漕运,皆被‘国用不足’四字驳回。”
  
  “同是天潢贵胄,同罹炎夏之灾。”
  
  “厚薄悬殊若此,岂不令四方寒心?”
  
  “陛下明鉴万里:陈相或循旧章办事,越王或实有苦衷。”
  
  “然江南皆传‘越府新筑冰窖十二座,日耗冰二百担以镇瓜果’。”
  
  “若真饥馑困顿,何来此等豪奢?”
  
  “臣恐其中或有虚报灾情、冒领国帑之嫌。”
  
  “伏乞陛下遣御史台精干之员,会同户部能吏,彻查越地粮赋实况及赈银去向。”
  
  “若臣所言有虚,甘受诬告亲王之罪。”
  
  “若确有不法,乞请陛下念高祖封建诸王本意。”
  
  “重正朝纲,均泽天下。”
  
  “吴中百姓悬望圣泽,如苗待溉矣!”
  
  “临表涕零,伏惟圣裁。”
  
  “臣永顿首再拜。”
  
  “章武十三年六月。”
  
  刘永这封奏疏表面是弹劾越王与陈登。
  
  实则却是通过对比吴越两地待遇落差,强调自身困境。
  
  文中他刻意模糊了陈登审批补助的合规性,突出流程异常。
  
  又将越王的正常用度夸大为奢靡。
  
  末尾还不忘假意请罪,实则是向朝廷施压,渴望早日拨发补助。
  
  刘备面色渐沉,忽然将帛书掷向李翊:
  
  “子玉,你看看罢。”
  
  李翊读着书信,眉头渐渐皱起。
  
  他看完后,又把书信递给关张二人。
  
  二人读罢,也都沉默了。
  
  刘备望着池中碎影,喃喃说道:
  
  “朕记得封王时,永儿要走了吴宫三百乐师。”
  
  “理儿只求了吴宫里的典籍图书。”
  
  话落,他突然转身盯着刘封:
  
  “封儿,你说。”
  
  翼王慌忙跪地:
  
  “儿臣……儿臣不敢妄议……”
  
  “朕要听真话!”
  
  刘备一脚踢翻鱼篓,锦鲤在青石板上挣扎跳动。
  
  “同样是朕的儿子。”
  
  “一个在砸锅卖铁整顿吏治,一个却用金碗告黑状!”
  
  李翊见此,躬身说道:
  
  “陛下,吴王奏疏虽过激,然兄弟阋墙恐伤国本。”
  
  “国本……”
  
  刘备深吸一口气,“那朕就再给他添个国本!”
  
  说着,他解下腰间螭龙玉佩递给刘封:
  
  “封儿,你即刻带羽林军三百,押送双份岁赐前往江南。”
  
  “一份是给越国的,一份是朕额外赏吴王的。”
  
  “你记得把朕的话传到,就说:”
  
  “朕把他们兄弟二人封在吴越两国,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互为唇齿,手足齐心。”
  
  “如若生了二心,江山又如何存续呢?”
  
  “……喏。”
  
  刘封领命而去。
  
  众兄弟问刘备还要不要继续玩?
  
  刘备却挥了挥手说他已经累了,要回宫休息了。
  
  让关张二人接着玩。
  
  太液池的涟漪渐渐平息,刘备的背影消失在九曲回廊深处。
  
  张飞拾起钓竿复又掷下:
  
  “直娘贼!好好一场欢聚,这便散了!”
  
  关羽默然凝视池中碎月,忽问李翊:
  
  “先生可要同往尉曹试试新弩?”
  
  李翊揖手告退:
  
  “本为伴驾而来,圣心既倦,某亦当归矣。”
  
  话落,起身辞别。
  
  独留下关张二人,在风中落寞。
  
  李翊青袍掠过宫阶时,却并非指向相府。
  
  而是折向东面灯火通明处——那里是东宫所在。
  
  太子刘禅正与妃张星彩煮茶,闻报相父突至,慌得险些翻打翻茶壶。
  
  夫妻二人迎出殿外。
  
  “……不必张罗。”
  
  李翊止住欲传宴席的宫人,目光扫过案头《史记·梁孝王世家》,忽然道:
  
  “老臣方才见吴越奏章,忽有所思。”
  
  星彩敏锐屏退左右,亲自端来新焙的蒙顶茶。
  
  氤氲水汽中,李翊忽问:
  
  “倘他日诸王裂土相争,殿下当如何?”
  
  刘禅捧茶的手微微一颤:
  
  “诸弟皆恭顺仁孝,何至如此?”
  
  “譬如吴越之事。”
  
  李翊以指蘸茶,在案上画出长江轮廓。
  
  “若吴王谓越王僭越,越王斥吴王构陷。”
  
  “皆持理据,当如何?”
  
  年轻的太子蹙眉:
  
  “当遣使核查,依律办处”
  
  “若律法难断呢?”
  
  李翊茶指重重点在建业位置:
  
  “吴王拥吴地赋税,越王得朝野清望。”
  
  “届时非为对错,实为利害相搏。”
  
  殿外惊雷乍起,初夏急雨敲打琉璃瓦。
  
  刘禅望着案上渐渐消散的茶痕,声音发虚:
  
  “弟……弟等岂会……”
  
  “假如有一天,你的兄弟做了伤害你,伤害国家的事。”
  
  “太子会怎么做?”
  
  李翊凝视刘禅的眸子,十分正色地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