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第738章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第2/2页)所以让卫东当时给粱嘉辉一百万,差不多就等于预支了五到十部的片酬了。
但这家伙光是看让卫东和周星星并肩笑成那样,就自作主张的把钱分一半过去。
反正换发哥、周星星都做不出这种事。
每个人的性格还真不同。
让卫东也是这么表达:“每个人不一样,星仔这个电影按照你完善的剧本,自己排练,自己打磨,练到演出来我点头了,才能组织人手开机,这样没压力了吧,平时依旧每个月工资两万港币吧,辉哥也先这么签?不够或者需要加薪跟我提。”
粱嘉辉没有半点犹豫,调侃的敬个礼:“谢谢老板,这部戏我还是不参与,起码不给星仔惹麻烦,但希望能尽早有机会到内地拍戏,为开厂开工做点贡献。”
周星星持续震惊,但肉眼可见他确实放松下来:“自己排练,自己打磨,这不就跟话剧一样了?”
HK拍戏节奏很快,通常一部电影几十天拍完,后期搞搞,半年就能从筹拍到上映。
有时候编剧都是现场临时改稿,更有导演各种要求加戏,哪有让演员慢慢琢磨的时间。
让卫东却给出来这种精细打磨的空间。
“没错,我不知道怎么解释,看见星仔的时候,就觉得你应该演得跟别人不同,是完全属于你的路数,这个只有你自己琢磨,平时你就算来篮球馆上班,要外出体验生活啥的那都是你的事,但答应这么干,电影要跟我签十年约,我也只要这十年。”
可能只有粱嘉辉明白这个十年的意义,悄悄点头,也给让卫东比划个“十”。
发哥就叼着烟在边上观察琢磨,明显是在想还能有什么不同演法。
他就是那种十八般武艺都精通的全能选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完全不同的招,从这个还一点点婴儿肥的少年仔身上真的看不出端倪来。
周星星却摸出那张银行卡放在桌上:“这算什么?”
让卫东还要听了粱嘉辉的解释,有点恍然:“签字费吧,球员签约俱乐部总要给点奖金或者转会费?”
周星星又认真的问:“那十年签约是要求拍多少部戏?”
看让卫东懵逼,发哥来解释:“HK电影圈呢,签时间一般是卖身契,这种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就是当做牛马一样拼命拍戏,譬如我去年因为火了就拍十二部戏,都按照这个速度,十年就是一百多部了,TVB很多人得肝病都是这么累出来的,所以都很防备这么签。”
让卫东还是不让步:“我要的就是这个时间,拍多少反而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你想拍我都尽量支持你拍,但能不能火,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我只希望你拍出来的戏能尽量符合内地的审查,然后我们拿到内地上映,那就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看的电影,扭转HK把右岸当大市场的局面。”
这下发哥和粱嘉辉的眼神都亮起来:“你打算用这个办法来破局?”
让卫东点头:“办法之一吧,其实港片在内地很火,但都是用盗版录像带的形式在录像厅播放,这就太不划算了,既没赚到钱,还要受右岸钳制,总要想点办法来改变。”
发哥也笑起来:“那我能拍点什么戏呢?”
让卫东举例:“好比你那个洗发水广告就是个浓缩的电影,你的气质走那个路数肯定没问题,这方面最简单其实是辉哥……”
他其实看过粱嘉辉一部下象棋的电影,但那里面好像就有些港片对内地岁月的刻板印象,肯定不可能上映。
但粱嘉辉真是个奇才,可以这边的戏还在烧浪贱的撅屁股跳舞,那边就把知识分子的牛棚岁月刻画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那种戴着破旧眼镜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气质演绎得过目难忘。
遂笑着比划:“譬如我们把星仔这个故事换成象棋,骨架还是个象棋天才怀才不遇,最后大胜八方的套路,前期是因为成分不好,只能上山下乡,痴迷下棋连饭都吃不饱,可终于最后爆发成功,怎么样,这个戏在内地拍,内地放,肯定会有人看,因为内地真有很多遍地下棋的人。”
粱嘉辉嘿嘿笑着搓手:“表达个有好终须累此生的人生意义,还是一生所爱无须在意世俗成功呢,又或者是努力沉淀终将出头?”
他的特点就在这,随便你要什么结果,他都能在这部戏里贯通呈现。
让卫东哈哈哈推得一干二净:“你自己琢磨,都可以,甚至我建议你可以到内地去考察体验一段儿。”
但又忍不住影响:“是不是可以给还在艰难中翻滚的那些知识分子一点鼓励,生活可能的确很苦,但我们可以靠着这点爱好撑过去,撑过去就好了。”
结果发哥就在旁边伸手:“报告波士,我要抢这部戏!”
气得粱嘉辉哇哇叫,恨不得跟他打到海里去。
周星星看着这俩,觉得你们真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