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昆仑山封禅第一帝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昆仑山封禅第一帝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昆仑山封禅第一帝 (第2/2页)

对英烈家属的抚恤也正在落实。
  
  生前的奖赏与战利品全额发放,子嗣可继承官身,成年后直接袭职,确保英烈后代衣食无忧。
  
  如今,金州的英烈骨灰归来,李骁亲自主持祭奠仪式。
  
  李骁拿起早已经准备好的木质功烈牌,牌上“北疆英烈”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下方刻着每位将士的姓名与战功。
  
  他逐一将功烈牌交到家属手中,声音低沉却坚定:“他们都是我北疆的勇士,为大秦牺牲,用生命守护了北疆,他们是大秦的脊梁。”
  
  “北疆绝不会忘记他们,本王更不会忘记他们。”
  
  “本王在此承诺,从今往后,凡我北疆境内,若有人敢欺辱英烈家属、怠慢抚恤之事,本王定不轻饶,必将其严惩不贷。”
  
  英烈家属们接过功烈牌,纷纷躬身叩谢,泪水浸湿了衣襟,却在这份沉甸甸的承诺中感受到了慰藉。
  
  李骁亲自将他们一一扶起,又命人将骨灰坛送往金州功烈林。
  
  几天后,李骁为这些战死的将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亲自督促烈属的安置抚恤工作。
  
  并且传令各州巡抚,将此当成今年的头等大事来督办。
  
  回到龙城的第二日清晨,李骁正在书房内刚处理完几份七河垦荒的文书,亲卫便通报金州巡抚韩玖光求见。
  
  李骁放下笔,道:“让他进来。”
  
  很快,身着便服的韩玖光走进书房,他年近五十,面容儒雅,眉宇间带着几分沉稳,躬身行礼:“臣韩玖光,见过大王。”
  
  “坐吧!”
  
  李骁示意他落座,直接问道:“烈士亲属安置抚恤之事安排的如何?”
  
  早在两个月前,李骁便已经将金州战死将士的名单提前送到了韩玖光手中。
  
  并安排他早做准备。
  
  韩玖光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双手呈上:“金州境内东征阵亡的八百二十六名将士家属,已全部完成登记造册。”
  
  “其中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共三十七人,已接入府城养老院赡养。”
  
  “有子女的家庭,共一百五十六户,已按大王旨意,为其子女办理了武备学堂入学资格,待秋季开学便可入学。”
  
  “其余家属的抚恤银、工作职位也已发放到位……”
  
  李骁接过文书翻阅,满意点头:“做得不错,务必确保每一户烈属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不可有遗漏或怠慢。”
  
  “臣遵旨,绝不敢疏忽。”
  
  韩玖光应道,又取出另一份文书:“此外,臣还带来了金州去年一年的物产产出统计,请大王过目。”
  
  李骁翻开文书,韩玖光在旁补充说明:“大王也知晓,金州地处我秦国北部,气候苦寒,可耕种的粮田不算多。”
  
  “去年粮食总产量约为八十万石,其中小麦五十万石、粟米三十万石,虽比前年略有增长。”
  
  “但与大漠、西州、甘肃等地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工业方面~”
  
  他语气稍缓,带着几分无奈:“金州钢铁工业冠绝天下,但纺织坊规模,逐渐被大漠超越。”
  
  “去年各类铁器产出约五万件,布匹产出约十万匹……”
  
  李骁听完,心中有数,金州产粮不及其他州,重工业强势,轻工业正逐渐被超越,毕竟金州地理位置偏北,交通不太方便。
  
  但畜牧业的优势明显,产出牛羊众多,金州的羊毛制品更是远销中原,为金州府库增收了不少银两。
  
  他放下文书,看向韩玖光:“你在金州任巡抚两年,将民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倒是委屈了你这个前辽国中书令。”
  
  韩玖光闻言,连忙起身拱手:“大王说笑了,臣能得大王信任,为秦国百姓做事,已是莫大的荣幸,何来委屈之说?”
  
  韩玖光乃是韩玖远的大哥,曾经的辽国中书令。
  
  因为韩莹儿成了李骁的女人,韩玖远又在北疆步步高升,成为了北疆重臣。
  
  担心自己遭到耶律直鲁古的清算,再加上瞧出王廷气数将尽。
  
  于是韩玖光便趁着二虎率军前往王廷地盘上打草谷,劫掠牧民的时候,带着家人进入了二虎军中寻求庇护。
  
  然后回到了北疆。
  
  因为他在王廷本就是帮助耶律直鲁古处理政务的,于是李骁便任命他为金州巡抚,依旧管理民政这摊事情。
  
  而韩玖远卸职度支司参军之职,调去遥远的灵州为巡抚,也与韩玖光的到来有关。
  
  李骁不愿韩氏兄弟在中枢权力过密,此举既是制衡,也是对韩家的另一种重用。
  
  随后,韩玖光又向李骁汇报:“大王,辽国兵部侍郎乌延班素派人联络了臣,声称愿意为我北疆做事。”
  
  毕竟他的身份已经暴露,耶律直鲁古已经不信任他了,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继续留在王廷没有什么用处,但他在王廷当了这么多年的中书令,明里暗里的发展了不少心腹。
  
  再加上如今北疆势大,还是有不少辽地官员愿意暗中为北疆传递消息。
  
  此前王廷与古儿王朝开战的消息,便是他的心腹传给锦衣卫的。
  
  所以,韩玖光也成为了北疆与王廷官员沟通的一道桥梁。
  
  闻言,李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能在王廷埋下这么多眼线,又能让辽地官员主动投诚,倒是立了大功。”
  
  “本王会让锦衣卫去联络乌延班素,只要他有价值,能为我秦国提供足够重要的情报,本王不吝赏赐,更不吝保他前程。”
  
  说完,李骁话锋一转:“你韩家的子孙,若是愿意,可送去军中历练。”
  
  如今秦国初建,正是用人之际,像韩玖光这样有功劳的敌国官员,也可以在秦国做官。
  
  但等日后秩序稳定,行称一套固定的规则,官员大多就要从军中转业担任了。
  
  没有军方背景,在官场上将很难立足,这既是规矩,也是对官员能力的考验。
  
  韩玖光连忙躬身:“臣明白,谢大王提点,臣回去后便与家中子孙商议,让他们多去军中磨练。”
  
  韩玖光也算是看明白了,北疆以武立国,没有军功根本混不下去。
  
  想要韩家长盛不衰,除了与李家联姻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子孙从军立功。
  
  否则只会被逐渐边缘化。
  
  汇报完正事,韩玖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大王,臣还有一请示,如今大王已称秦王,北疆已成秦国。”
  
  “臣以为,应当前往金山祭祀天地。”
  
  北疆起源于金山脚下、龙骨河流域。
  
  可以称之为崛起于金山龙水之间。
  
  这两地在北疆文化中,本就有着特殊意义,如今李骁称王建国,的确应当在金州重塑正统。
  
  而且这封建时代,祭祀本就是是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今北疆各州,佛教、绿教、景教的生存土壤越来越少。
  
  虽有一些百姓供奉李骁的画像,但大部分人仍在祭拜天地。
  
  “若大王能在金山龙水正式祭祀天地,既能顺应民心,也能彰显秦国的正统地位。”
  
  李骁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你说得有道理,金山龙水是北疆的根,如今建国,是该去祭祀一番。”
  
  “此事便由你牵头准备,选个吉时,本王亲自前往。”
  
  “臣遵旨!”韩玖光心中一喜,连忙应下。
  
  在这个时代,“天命”与“祥瑞”是凝聚民心、确立正统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闻,既能让北疆百姓对故土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也能让李骁的统治更具“天命所归”的合理性。
  
  这几年来,金山与龙骨河之所以被赋予越来越重的“神圣意义”,并非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文化认同。
  
  而是李骁命人宣传的结果,给金山龙水增加了一些神话色彩。
  
  传说中,龙骨河是由巨龙的尸骨落在大地上所化。
  
  金山则是盘古巨人的一块金色头骨!
  
  书房内,韩玖光又与李骁商议了祭祀的具体细节,便起身告辞。
  
  看着窗外的阳光,李骁心中盘算着,若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功盖秦皇汉武,那便不仅仅是在金山祭祀了。
  
  必须要封禅!
  
  泰山是不能去了,被赵家的那个玩意给拉低了档次,李骁都嫌晦气。
  
  要去就去昆仑山,那可是华夏文化中至高无上的神山。
  
  他要做昆仑山封禅第一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