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第1/2页)

武备学堂会根据学生的特长与意愿,将他们分为骑兵、炮兵、后勤兵、工兵四个科目,若日后有机会升入河西军校深造,还会增加步兵科和水兵科。
  
  陈牧之选择的是骑兵科,这是北疆军的核心兵种,也是他从小的梦想。
  
  像北疆的勇士们一样,骑着战马,驰骋沙场。
  
  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吃过午饭之后,下午便进行军事技能的训练。
  
  不过在按照《骑兵操典》练习之前,必须先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
  
  引体向上、俯卧撑、腹部绕杠……
  
  这些李骁从后世借鉴来的训练项目,成了少年们每日的必练项目。
  
  教官们常说:“战场就是体力的角逐,谁的体能支撑得更久,谁就能活下来,杀更多的敌人。”
  
  “臂力更强,出枪更狠,就能多一分斩杀敌人的机会。”
  
  陈牧之轻松做完所有体能项目,继续练习军事技能。
  
  骑射、枪斗、劈砍、骑兵战术的制定、团队管理、野外生存、野外急救、地形测绘等等。
  
  这些课目都是陈牧之等人早就学会的,不过依旧要每天进行练习,加深熟练度,形成肌肉记忆。
  
  另一边,炮兵班,辎重班,工兵班也在进行相应科目的练习,从不懈怠。
  
  下午的训练结束时,夕阳已西斜,河谷里的风带上了几分凉意。
  
  陈牧之和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寨,远远便闻到了食堂飘来的肉汤香气。
  
  今日轮到放牧的班级归来,食堂杀了两只羊,晚饭除了囊和粥,还能分到一大碗羊肉汤。
  
  这对每日消耗极大的少年们来说,无疑是最诱人的期待。
  
  就在大家排队准备打饭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学生们下意识地挺直身体,目光投向路口。
  
  只见一位身着灰色衣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肩宽背厚,身上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利气息,正是金州武备学堂的总教官赵烈。
  
  赵烈曾是北疆军的百户,在河西之战中因伤转业,被李骁任命为金州武备学堂总教官,负责统筹学堂的教学与管理。
  
  他性子严厉,不苟言笑,学生们私下里都偷偷叫他“黑面神”,却又打心底里敬畏他。
  
  “全体都有,立正!”
  
  随着赵烈身边教官的一声令下,原本松散的学生们瞬间原地跨立站好,脊背挺得笔直,双手背在身后,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数百人的空旷场地上,瞬间只剩下整齐的脚步声与衣物摩擦声,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服从性、纪律性与团队性,正是武备学堂最鲜明的烙印。
  
  赵烈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队列,锐利的眼神让每个被他注视到的学生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片刻后,他沉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再过一个月,你们这期学生,便要跨出这学堂的大门。”
  
  “从你们走出大门的那一刻起,‘学生’这个身份,就永远留在身后了,你们的新身份,是大秦的兵士。”
  
  “兵士”二字,如同重锤般砸在每个少年心头,让他们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与炽热起来。
  
  “你们在学堂里学识字、学术算、练体能、练骑射,为的是什么?”
  
  赵烈继续说道:“不是为了让你们日后能吃饱饭,而是为了让你们能拿起刀枪,守护大秦的疆土,守护北疆的百姓。”
  
  “你们要记住,大秦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王带着北疆军将士们,用鲜血和性命打下来的。”
  
  “从七河草原到河西走廊,从漠北草原到关中平原,哪一处没有将士们的尸骨?哪一片没有英雄们的鲜血?”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陈牧之所在的队列:“你们学《国史》,知道大王率领我北疆大军覆灭夏国、击败金军,被上天封为秦王。”
  
  “你们学战术谋略,知道灵州之战的调虎离山、渭北之战的声东击西,这些不是故事,是大秦的荣耀,是你们日后要继承的责任。”
  
  “作为兵士,荣誉高于一切,忠诚重于生命。”
  
  “作为华夏子孙,你们要记住,北疆是你们的根,秦国是你们的家,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是谁,不能弯了大秦的脊梁。”
  
  营地里鸦雀无声,只有赵烈的声音在回荡,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满是激动与肃穆。
  
  陈牧之紧紧攥着拳头,心中热血沸腾。
  
  他想起了父亲牺牲的七河之战,想起了国史里记载的北疆将士们的英勇,更想起了画像中李骁威严的模样。
  
  成为大秦的军人,守护这片土地,这正是他之所求。
  
  于是下一秒,所有学生全部抚胸,齐声喝道:“忠诚。”
  
  而紧接着,赵烈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一个月后的毕业考核,将是实战考核。”
  
  “检验你们的战术运用与协同作战能力。”
  
  “考核不合格的,留级延退至下一期。而此次考核,大王将会亲自前来观看!”
  
  “大王要来?”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情绪,队列中甚至传出了几声压抑的惊呼。
  
  陈牧之也愣住了,随即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
  
  他竟然能亲眼见到大王?
  
  能在大王面前展现自己的训练成果?
  
  “全体都有,宣誓!”赵烈的声音再次响起。
  
  学生们立刻举起右手,按在左胸心脏的位置,齐声大喊:“吾之荣耀即忠诚。”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誓死守护华夏!”
  
  声音洪亮,震得林中鸟兽尽皆群散,少年人的赤诚与坚定,足以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赵烈微微点了点头,依旧是面无表情的转身离开了食堂。
  
  另一名教官则是大喊道:“坐下,吃饭。”
  
  学生们全都坐在了地上,忍不住炸开了锅,兴奋地讨论起来。
  
  “大王真的会来吗?我终于能见到大王本人了!”
  
  “实战考核一定要好好表现,可不能在大王面前丢脸!”
  
  “咱们骑兵三班一定要拿第一,让大王看看咱们的本事。”
  
  “我们一班才是第一。”
  
  陈牧之也被这份兴奋感染,他望着龙城的方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实战考核中拿出最好的状态。
  
  不仅要顺利毕业,还要让大王看到自己的能力。
  
  他要成为像大王一样的勇士,成为大秦最优秀的骑兵将领,让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为他骄傲。
  
  接下来的这些天,学生们训练更加卖力了,只为在考核之时,能有更好的表现。
  
  每日清晨,起床号刚一响起,帐篷里便立刻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学生们严格按照【内务条例】的标准,在一刻钟内飞速完成所有流程:整理着装、床铺,将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帐内卫生,务必做到干净整洁。
  
  整理完毕后,便是绕河谷的晨跑。
  
  第一期的三百多名学生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口中喊着“忠诚于大秦,誓死护北疆”的口号,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晨跑结束,依旧是列队宣读【秦王启示录】,面对李骁的巨幅画像,少年们的声音比往日更响亮,眼神也更坚定。
  
  而到了晚上,熄灯号响起后,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乖乖躺在床上,不许说话,更不许嬉戏打闹。
  
  教官们会不定时在各个帐篷外巡查,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纪律,轻则罚站,重则直接开除,没人敢拿自己的未来冒险。
  
  学堂的生活紧张、枯燥,却又异常有序,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个环节都运转得丝毫不差。
  
  直到这一日,学生们被分批叫到营寨的空地上,最前面站着几名手持剪刀和剃刀的人,学堂要给所有人剪发。
  
  北疆军中对发型本无强制要求,毕竟将士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族群,有的习惯蓄长发,有的则喜欢光头。
  
  可在武备学堂,根据【内务条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剪短头发。
  
  长发在军营里是累赘,夏天戴头盔闷热,容易捂出烂疮;不戴头盔骑马,风一吹就挡视线。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训练,士兵们根本没时间和条件去打理头发,时间长了便容易滋生跳蚤,传播疾病。
  
  剪了短寸头,干净、利落,还能减少伤病。
  
  所以,武备学堂的学生清一色的剪成了后世军队般的短寸头。
  
  这也是李骁以身作则,带动起来的风潮。
  
  而此刻,学生们剪头,无疑预示着最终的考核要来了。
  
  三日后清晨,所有学生都被召集到营寨广场上。
  
  他们列成十个整齐的方阵,横平竖直,每个人都背手跨立,腰杆挺得笔直。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
  
  片刻后,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广场入口传来,总教官带着几名学堂教官走上前台。
  
  而在他们身边,还跟着几名身穿黄底红边甲胄的年轻将领。
  
  那鲜亮的甲胄颜色,学生们一眼就认了出来他们的身份。
  
  “是大王身边的武卫军。”陈牧之心中暗自说道。
  
  学生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目光紧紧盯着那几名武卫军将领。
  
  根据他们胸前的标记判断,地位最高的是一名百户,其他几人都是都尉。
  
  总教官赵烈站在台前,目光扫过逐个方阵,声音洪亮道:“今日召集大家,只为明日的实战考核。”
  
  “我身边这几位,是大王派来的考核监督官,负责见证你们的考核成果。”
  
  “这位是武卫军李书荣百户,接下来由他为大家讲话!”
  
  李书荣比陈牧之等人大不了几岁,但毕竟是经历过关中血战的人,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沉稳的军人气质。
  
  他看着台下的学生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大王一直很重视武备学堂的学生,时常问起你们的训练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