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搁置决议
第329章 搁置决议 (第1/2页)赵基送赵岐出门后,返回中院时韩述在院内走动。
见赵基返回,韩述上前低声:“大司马,文丽回来了,酣醉情绪不好。”
“我知道了,找两个人照顾。”
“喏,韩栋正在照料。”
“嗯,七哥睡醒了通知我。”
赵基走向西院方向,韩述还跟着,询问:“西河郡草场该怎么分?”
“去卑让你问的?”
“是,去卑很想介入西河各部,主持一月的分草场大会。”
韩述神情自若:“上党、常山以及陈留之战,义从骑士亦有功勋。若都是安置在平阳各县,以后恐怕不好再迁徙。”
解散的匈奴义从骑士已经带着战利品、功勋奖章返回本部,获得了携带家眷落户太原、平阳的资格。
“不要排斥他们,他们现在比五部营好用。”
赵基抬手拍拍韩述肩膀:“划分草场是匈奴人的大事,等我选好匈奴中郎将人选,再做决议。”
“喏,仆这就回绝去卑。”
韩述拱手,赵基只是点点头,这不是韩述逾越,匈奴人都是绕过幕府机构与他直接联系,联系人只能是他的亲卫将,而非主簿之类。
等设立了匈奴中郎将,以后会由这位中郎将作为代表,参与匈奴各部的管理、调解。
每年一月,匈奴各部会碰头,划分草场。
大部划分后,大部内部再划分,小部之内会按着族系进行划分。
如果没有额外变动的话,基本上这就是一次例行的聚会,顺带祭祀天地、战神,并借此盟誓。
今年对匈奴各部来说发生了太大的变故,对去卑来说很想坐实右贤王的名位、影响力。
主宰右部的草场规划,哪怕是按着去年的方式进行划分,那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祭祀天地,向战神金像盟誓时,他这个右贤王是起誓人、主导者。
赵基进入西院,沿着木制走廊快步行走,经过的一座座木屋里,大司马诸曹正在里面处理公务。
腊月、正月,也是例行上计的时候。
各郡人口重新统计,他们正计算今年的人口、赋税与工程计划。
但赵基并未对代郡、雁门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进行实控,也只是更换了部分县令长、县尉。
原来的郡府行政团队并没有做多大的调整,这才是今后两三年需要细心调整,逐步加深掌握的关键。
整个建安二年,赵基的规划就是恢复太原、河东的生产力,保证建安三年能全年不挨饿。
要求真的不高,这两个郡稳固,倚仗现在的汉匈二百万人口优势,轻易可以抓稳其他各郡。
两三年时间,幕府诸曹掾属也能提拔一些人去当郡守。
好在他作为一个割据势力,反而不需要考虑什么边患问题,他才是目前最大的边患!
赵基顺台阶登上西阁,解下大氅挂在衣架上,就见州部主簿温恢正坐在角落里养神。
察觉到赵基返回,温恢起身端着一盘竹简走来,呈上:“大司马,这是本州今年的孝廉名录。”
赵基拿起竹简上下阅读,一卷竹简五百多字,记录一个郡六名孝廉备选的信息。
其中没有代郡的,代郡隶属于幽州,赵基把老赵塞过去当郡守,就是抢代郡。
不管是公孙瓒、袁绍、鲜于辅,都会给他这个面子;他也没指望老赵能在代郡做出什么事业,当个缓冲就行了。
并州除了塞外四郡外,余下每郡都有一卷,他阅读完毕后就说:“三日后安排他们来幕府接受考核,不能识字或不能书写的,我会进行口头考核。”
“喏。”
温恢应下,又说:“本州上计,明年赋税只够官吏俸禄度支。各处塞障守军,依旧不足。”
“幕府钱粮也不足,再忍耐忍耐。鲜卑或杂胡作乱,我自会讨定。”
“喏。”
温恢再次应下,拱手告退。
他也没指望能从赵基这里讨来什么拨款,明年注定开春后青黄不接时大家都得饿肚子。
虎步军都从一万八千人缩减到了一万五千人,虽说缩编的三千吏士转入了五部营。
可虎步军都开始缩编了,河东郡兵规模也开始压缩,其他地方也只能各顾各的。
温恢离去后,长史张昶来到赵基这里,拱手见礼:“大司马,雍州、凉州州部重组不宜再拖延。”
“你是担忧大将军那边推荐二州刺史或州牧?”
赵基示意张昶落座,张昶回答:“是,虽说朝中有元明公在,大将军提议不会通过。可终究不美,大司马宜早定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