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水到渠成
第332章 水到渠成 (第1/2页)原木垒砌、搭建的大司马幕府,给了王粲等人极大的震撼。
哪怕在晋阳城邑之中,赵基依旧让幕府机构保持行营化。
往来的幕府诸曹官吏,也是穿戴皮铠、巾帻。
青衣仆僮,也会穿戴无袖半身皮甲。
会客的东院,赵基端坐上首,长史张昶、西曹诸葛玄、东曹赵蕤尽皆在席间,坐在他的左首。
王粲、傅巽、裴潜这三名荆州使者在通传声中入内,拱手长拜:“外臣奉镇南将军之命,前来拜谒大司马。”
“刘镇南近日可好?”
“忧虑大将军责备,昼夜不安。”
“那荆州士民呢?”
“回大司马,荆州各军竭力运粮供输朝廷,大将军犹不知足,州人忧惧。”
王粲长拜不起:“能援手救荆州三百万男女者,唯有大司马。”
“我已知之,诸位落座。”
“是,谢大司马赐座。”
三人再拜,道谢后才转身,给他们安排的不是四四方方仿佛主机箱一样的坐垫,也不是其他小型跪坐器具,而是三张圆凳,也被称之为胡床。
张昶、诸葛玄、赵蕤三人坐的也是没有靠背的圆凳。
唯有赵基,座下是一副带扶手、背靠,宽六尺的大椅。
等三人落座,裴秀引着一班仆从入内,端来酒菜之类,随后裴秀就侍立在门口。
仆从尽数退去后,赵基才说:“荆州粮食南北转运不下两千里,我听人说十石湘米运抵汝颖,十不存一,可是真的?”
王粲微微侧身拱手:“大司马明鉴,运输顺畅时能十三存一,往往十五存一。”
“若是荆州自刘镇南以下竭力供奉朝廷,解朝廷之困,那我自不会坐视刘镇南受难。”
赵基说着端起茶水示意:“但我与大将军又有翁婿之情,也不会为荆州之事与大将军兵戎相见。如此,诸位以为然否?”
王粲双手托举酒碗:“大司马能劝解大将军,为我荆州吏民伸表冤屈,仆不虚此行!大司马之恩德,我荆州吏民不敢有忘。”
赵基没有饮茶,而是看着王粲:“天下人也都知道,明年我要讨伐李郭二贼。若是关中平定,流落南阳之三辅灾民,若是返乡时,希望刘镇南能看在今日的情分上,予以协助。”
王粲依旧双手托举酒碗:“协助三辅受灾吏民返回家乡,乃仁义之德政。镇南将军自会全力以赴,运粮自丹水而上,存于南乡,供返乡吏民取用。并派遣吏士,肃清武关道山贼盗匪,以卫道路。”
“不够。”
赵基看着王粲营养十分不良的面容:“我听闻南阳大姓、豪帅多有兼并、强迫三辅灾民为奴之事。我希望刘镇南能释放这些无辜灾民,使之能返乡,与亲人团聚。这样的话,我也能施恩于三辅,利于治理。”
不能说王粲长的獐头鼠目,但总有这种感觉。
王粲立刻答应下来,面绽喜色:“仆愿亲往南阳规劝各家释放无辜灾民,使三辅士民能还于本郡。”
“好。”
赵基稍稍举起茶碗,浅饮一口,王粲当即仰头一饮而尽。
刘表一方恨不得把南阳大姓拆了,借着赵基的由头,自然会严格督促南阳各县、大姓释放灾民。
赵基本来想着将黄忠、甘宁、文聘这些人挖两个过来,可现在这种形势,挖掉黄忠、文聘,刘表的防线极有可能崩解。
尤其是吕布率兵入南阳后,缺乏强力大将的支持,荆州军可能会垮台。
有吕布捣乱,赵基也很难通过朝廷下令,也就无法命令南阳大姓释放三辅灾民。
然而刘表这个荆州牧镇南将军可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南阳大姓若是不肯听命……那实在是太妙了。
何止是刘表,吕布、李通大概也会对抗令大姓动手。
刘表一方将吕布堵在汉水以北,再断绝粮食的话,吕布这边饿疯了,肯定也会下手。
其实现在吕布空前强大,也是因为刘表这里持续输血。
没有刘表的输血,吕布整顿军队的效率不会这么快。
也是一样的,吕布再强,也没有足够的储粮,如果一波打不垮刘表,那等待吕布的只能是更大规模的内部混乱。
所以这件事情,还真可以谈判解决。
比如吕布带着更多人前往宛城,避免道路运输;这样一来,荆南湘江起运的米,经过汉水、淯水可以直接运抵宛城,损耗能减去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