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吐露心扉
第一六八章 吐露心扉 (第2/2页)顾芳尘接着又问道:
“河畔的哪坊哪街?”
他问得太详细,宁采庸有些奇怪地嗔道:
“你这孩子问这个做什么?反正都是些陈年旧事,我都要和顾于野和离了,还提这些作甚。”
顾芳尘眨了眨眼睛,道:
“也没什么……就是问问,娘不能和我说吗?”
宁采庸最受不了顾芳尘撒娇或者委屈,闻言无奈地伸手捧着他的脸揉了揉,道:
“当年我们一群未出阁的姑娘们坐在画舫上游河放花灯祈福,途径的地方,有尧山设下的文武塔,年轻一辈的修行者都热衷于挑战文武塔,借此扬名。”
“顾于野那时刚刚四品修为,恰好闯出塔顶,志得意满,朝江陵河看了一眼。”
然后就说自己一见钟情?
虽然在游戏里没有试过,但以他的直觉来看,顾于野九成九是在瞎扯淡……还是得实际试过才知道。
顾芳尘挑了挑眉,但没有再多说。
只是看了眼外面,道:
“天色也不早了,娘早些休息,明天就出发。”
……
顾芳尘送走宁采庸,站在门口,看着那乌云密布的天空,面色沉凝。
回忆此前在教坊司房间内,和“阳司”的对话。
虽然他这个当事人都开口问了,甚至都暗示到了他知道这件事和皇帝有关系,但“阳司”沉默良久,依旧不肯开口。
不过,顾芳尘能够感觉出来,“阳司”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说。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一个顶尖势力的首领不敢直接说出来的?
换而言之,他至少应该知道,永安帝的真实身份。
以眼天司的神通,在皇天城内设置插眼点的话,还真有可能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
虽然“阳司”什么都没说,却也等于什么都说了。
顾芳尘心道:
“也就是说,我的确是衡常道主因论道而产生的那个后代,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是谁和他论的道。”
“应白首半死不活,谢谦和他完全对立。”
“这世上,难道还有谁可以和衡常道主论道?除非,就是那天门之外的东西……”
假设衡常道主因为接触到了天门之外的某些人,某些东西,所以产生了后代,那么这个后代,一定承载着他的某部分“道”。
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产生的。
而从《尘中镜》这个游戏的存在来看,很有可能,是为了推演出一个可能性。
至于为什么要让他成为“顾芳尘”。
纵观所有剧情线的玩家顾芳尘,对此倒是有点理解。
因为顾芳尘这个身份,其实颇有一种“宇宙中心”的感觉。
正是因为真假世子被调换,顾于野才能借此削弱萧盈好,儒家才能收集五条地脉,魔教才能夺取国运,在玩家降临之前,这些故事就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而玩家做的事情,看样子……也没有抵达衡常道主想要的结局。
“呼……”
顾芳尘长出一口气。
以他现在的实力,想这些都没用,他连去天门山看一眼都做不到,还是先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