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真是见了鬼了!
第43章 真是见了鬼了! (第1/2页)“联合储蓄银行要在东北地区收购16家储蓄所,兼并6家信用社。”
卜清芳陪同李学武一起从项目管理处办公楼出来,往主办公楼走。
她笑着对李学武打趣道:“你在辽东一声吼,储蓄银行抖三抖。”
“谢行长来集团开会,硬是同景副主任谈了一个下午,机关里都说这次谢行长真是豁得出去了。”
“难得的大动作是吧?”
李学武也是笑了笑,讲道:“实在是机会难得,有辽东工业背书,人家主动邀请咱们进行资本帮扶嘛。”
“我是不太理解啊,这得是遇见什么困难了,还允许企业资本跨区域进行投资建设。”
卜清芳手里拎着保温杯,扭头看着李学武笑道:“是您谈下来的?”
“恰逢其会罢了。”李学武见着主办公楼门前站着好些年轻人,抬了抬下巴示意道:“这是干啥呢?”
“哦,一年一度,新毕业分配或者招聘来的大学生集训嘛。”
卜清芳也看见了,只是没怎么注意,这会儿见李学武问便回了一句。
楼门前散乱站着的年轻人当真不少,可见今年人才引进的力度之大。
李学武正一边听着卜清芳的介绍,一边打量着这些年轻人,却突然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不仅李学武被喊的一愣,就连走在他一旁的卜清芳也愣了一下。
在红星钢铁集团,在集团办公区,竟然有人直呼李学武的大名?
别说普通职工了,就是集团班子领导也没有叫他大名的,或是叫秘书长,或是叫他学武同志。这是谁啊这么大胆、没礼貌,直呼他的大号。
“李学武——”那人犹自兴奋地冲这边挥着手,甚至还往前走了几步,嘴里更是喊道:“你也来报到?”
李学武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眼,见对方被人拉扯住,再听卜清芳的轻声解释,这才想起对方是谁。
“裴校长真舍得。”他冲着那位曾经有过几面之缘的同学笑了笑,转头对卜清芳说道:“他这是要把钢铁学院所有的毕业生都送过来吗?”
“他不是舍得,他是太聪明。”
卜清芳深深地看了一眼拉扯那名大学生的机关干部,脸上的表情依旧是笑着,可目光犀利的吓人。
李学武的脚步没停,没有打招呼的意思,她自然也不会停下来。两人就这么说着话,迈步上了办公楼的台阶,往大厅里面去了。
负责今年新入职大学生培训工作的是综合管理部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郭红梅,她也是最近才调上来的。
卜清芳既是综合管理部经理,也是集团的副秘书长,一个犀利的眼神彻底让她给领导留好印象的心态崩了。
她早就看见秘书长同副秘书长走过来了,本想借着工作方便同两位领导打声招呼的,现在黄摊子了。
郭红梅调过来的时候秘书长李学武已经去了钢城,她当然想要认识这位主管领导,哪怕是先打个招呼呢。
“周自新!你诚心的是吧!”
一盆冷水浇下来,郭红梅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看向刚刚那位毕业生,眼睛里都快要冒火了。
那个叫周自新的年轻人还有些愣神,他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刚刚走过去的那个就是同班同学李学武。
他甚至还抽过对方给的烟,两人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可每次对方来学校考试他都会过去打个招呼。
班里其他同学可能不了解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但他有些印象。
那还是第一学期呢,这位来考试的时候提前交卷,突然地离开。
监考的韩主任都没有制止,甚至平日里都不用来上课,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能见着这个人。
全班没有一个人跟他有过交流,唯独他,即便每次说的话不多。
他心里猜测,这个可能是某个关系户,或者是有什么特别关系。
刚刚见到李学武并认出对方后,他真是有些兴奋,直接叫了名字。
他兴奋什么?是兴奋两人这么有缘,竟然分到了一个单位。
今年钢铁学院来红星厂的毕业生属实多,双方校企合作关系紧密,不受分配政策影响,红星厂愿意接收钢铁学院的学生,上面也没主动干预。
只是身边同学再多,也没有遇见这位神秘的同学让他兴奋。
直到红星厂的干部拉着他的胳膊,制止了他再上前时,他这才突然地发现,对方好像不太一样。
身穿比红星厂普通干部还要标准精致的白加黑工作服,精气神显得特别的干练成熟,身边陪同的女干部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小角色,这……
周自新真的有些迷糊了,还是郭副主任压抑着的吼声惊醒了他。
“啊?什么?郭主任!”
他同学赶紧拉了他一下,大家都看得出来,周自新冒犯的那人不像是普通干部,更不是他想要认的人。
从郭副主任急赤白脸的表情就能看得出,刚刚那位女干部的目光很是严肃,也很有威力。
“我说你真是厉害啊!”
郭红梅气的脸红脖子粗,站在周自新的面前瞪着眼睛斥责道:“连集团领导的名字你都敢叫,你在你们学校也直呼你们老师和校长的大名吗?”
她这话已经是很严肃、很严厉的了,就差直接问周自新在家也直呼父母的大名嘛。
周自新被她吼的一愣一愣的,他还完全没消化这种复杂的局面。
郭红梅见他如此懵懂的表情又好气又好笑,心里只嘀咕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莽撞起来真是吓人。
“郭副主任,自新他不是故意的。”有同学帮他辩解道:“他可能是认错人了,以为是我们同学呢。”
“他就是我们同学——”
周自新这会儿突然讲道:“刚刚我喊他的时候他还冲着我笑呢。”
“虽然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不能这么没礼貌。”郭红梅当然知道秘书长叫什么名字,周自新喊的确实没有错。
她瞪了眼周自新强调道:“你现在不是学生了,这里也不是大学校园,这里是你未来工作的地方。”
“我不苛责地要求你们必须严肃,但该有的工作态度还是要有。”
郭红梅也看向了其他几个帮腔解释的年轻人,讲道:“刚刚过去的那两位一个是集团的秘书长,一个是集团的副秘书长,应该这么打招呼吗?”
她的解释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没想到刚刚过去的年轻干部竟然是集团大领导,是集团班子组织成员。
他们是刚毕业,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今天是上班报到的第一天,没想到就遇到了这样的大人物。
见其他毕业生悄悄散开,郭红梅这才看了茫然的周自新讲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识的李秘书长,朋友关系也好,亲属关系也罢,工作场合还是要注意分寸和影响。”
“对不起啊郭主任,我知道是我错了。”周自新见郭副主任轻声叮嘱他,态度也软化了下来,便赶紧主动承认错误,毕竟确实是他莽撞了。
他也是没想到,在班级里潜伏了四年的大学同学竟然是自己的领导!
-----------------
“一机部已经下文,准备在魔都、津门、滨城六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怀德往嘴里塞了几颗看不出名字的小药丸,用白水咽下去以后,目光放在了坐在他对面的李学武身上。
李学武身边还坐着主管集团技术发展工作和亮马河工业区建设工作的副主任董文学,三人正在开小会。
李学武听老李问起这个,先是看了一眼董文学,这才反问道:“有咱们的份儿吗?”
“呵呵呵——”
“哈哈哈——”
李怀德和董文学被他突然的騒差点笑弯了腰,这玩笑太好笑了。
“早知道这么好笑,那天杜主任问我的时候就该这么回答。”
老李嘴里的小药丸差点飞出来,收拾好了眼前的药瓶,对李学武说道:“这个你就不要想了,因为我是想都没敢想。”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学武无所谓地摊了摊手,道:“您觉得上面走这一步是受了咱们的影响?”
“我也不太确定。”李怀德微微摇头讲道:“但魔都、津门、滨城三个造船厂的位置还是很特殊的。”
“不一定是坏事,集群效应嘛。”李学武很坦然地讲道:“我甚至觉得联合工程建筑总公司应该主动去投标,申请一些建筑工程来做。”
“呵呵,这个主意不错。”
董文学坐在一旁搭着手,轻笑着点头说道:“不能老是接集团的工程,澡盆里养不出舰队,建筑公司应该走出去锻炼锻炼了。”
“这个下来再说,先说说造船厂和港口的事吧。”老李并未偏移话题,他关心的还是营城的产业。
“你刚刚提到的集群效应效果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未来发展造船业的趋势已经形成了。”
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边思索着一边讲道:“看来上面是越来越重视进出口贸易工作了。”
“营城船舶的建设项目今年能完工吗?”董文学看向了李学武问道:“上次我同徐斯年问过,他也没说仔细,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他是谨慎的性格,顾虑是有,但多半是不敢打包票。”李怀德淡淡地说道:“今年应该完不了吧?”
后面这一句问的还是李学武,作为集团负责人,他还是能经常听见李学武有关于辽东工作的汇报。
“明年年初吧,至少是这样。”
李学武斟酌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徐斯年就是这么说的。
董文学微微摇头讲道:“当初步子迈的就比较大,现在建设周期拉长也是很正常的,慢慢等吧。”
“营城港区呢?”李怀德微微昂起头,看着李学武问道:“三年时间,今年可是关键的一年。”
“还是借上营城船舶的力了。”李学武点点头,肯定地讲道:“徐斯年同志对这个工程贡献很大,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地方的沟通和协调。”
“营城港区一旦运营,甚至是连滨城船舶都会受益。”
李怀德想了想讲道:“你同滨城船舶谈一谈吧,加深一下合作。”
“是基础啊,还是项目啊?”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讲道:“听您这么一说,滨城船舶也要发达了,还能不能认咱们还是一回事呢。”
“呵呵呵——”李怀德也被他逗笑了,抬起手理了理他那日渐稀薄的几根碎毛,点头说道:“你看着办,尽量整合渤海湾的航运资源吧。”
“那津门和秦州的港口……”
李学武迟疑地看向老李问道:“这边也得做一做工作吧?”
“秦州主要是煤炭和渔业码头,你觉得有必要做港区协调吗?”
李怀德看了他讲道:“津门港这边我同高副主任谈过了,她去谈。”
“毕竟是渤海湾的一个重要港口,现在不重视,往后再重视就怕晚了。”李学武谨慎地提醒道:“相信冀省对咱们的合作也是欢迎的。”
“嗯,考察看一看吧。”
李怀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后讲道:“营城港区到奉城这条线的铁路运输调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他认真地强调道:“尽量建立正常的合作关系,感情牌不太管用。”
“我明白您的顾虑,下来我同调度处的同志碰一下。”李学武点点头,看向老李问道:“不是说集团要成立联合物流发展总公司吗?”
他又看了看董文学,问道:“同铁路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京城铁路自然是愿意的。”董文学拧了拧身子,侧身坐了,看向老李讲道:“估计上面还是有顾虑。”
“那就一点一点干呗。”
李学武笑了笑,没太在意地说道:“京城铁路愿意合作,那就先成立联合物流京城服务公司。”
他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讲道:“等京城公司发展好了,其他公司再组建,合并一起组建总公司。”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可总比拔着脖子等他们强。”
董文学也是赞同他的意见,看向老李讲道:“不如先干起来。”
老李点点头,对这个意见也是认同的,看向董文学说道:“下来上会讨论一下,可以的话就先执行。”
说完,他又看向李学武讲道:“联合物流这边好处理,联合储蓄银行进辽东这件事你得谨慎一点。”
他强调道:“就算有辽东工业支持,同本土资本牵线搭桥,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这些天也在琢磨。”董文学接过话茬讲道:“辽东工业邀请联合储蓄银行进驻辽东的想法是什么。”
“工业变革遇到阻力了呗。”李学武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讲道:“他们是想一口气吃个胖子。”
“可资本不是这么运作的。”董文学微微皱眉讲道:“一旦联合储蓄银行的资本运作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你有想过未来协调的后果吗?”
“合规兼并,合规经营,故意找茬吗?”李学武瞧了他一眼,又看向老李讲道:“有红星工业区在钢城,我想辽东工业的负责人不会这般短视,况且咱们也不怕他们找茬儿。”
“出售十六家储蓄所,主动提供六家信用机构供联合储蓄银行兼并,是他们自己撑不下去了。”
老李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皱眉讲道:“机遇是真的,联合储蓄银行如果能在辽东开花结果当然是好事。”
“资本运营有着规律和原则,不能因人为干扰和意愿而改变。”
他严肃着表情讲道:“联合储蓄银行去辽东,必然会带动其他资本转移,相关项目的开发资金压力也能得到缓解,这是双赢的局面。”
“谨慎一点没毛病。”董文学还是持保守的态度,他看向李怀德和李学武讲道:“现在的局势还扑朔迷离,无论是工业还是经济工作,未来还有些变数,这个时候没必要急着下注。”
“那就先看看再说。”李怀德原本激进的想法也受他的影响,变得迟疑了起来。
本来李学武也没有太过激进的动作和安排,是老李心急了一些。
从老李的办公室出来,正遇见联合储蓄银行行长谢兰芝从景副主任的办公室出来,两人撞了一个对脸。
“嘿,正找你呢啊。”谢兰芝笑了笑,点头说道:“哪天回来的?”
“前天晚上到的家。”李学武也是笑了笑,问道:“该不会是兴师问罪吧,怪我给你添麻烦了?”
“一个大学生而已,还是中财的,我们正缺这样专业的呢。”
谢兰芝知道他在说什么,没在意地摆了摆手,同他讲道:“你要有关系就多给我们介绍一些过来。”
“这个是朋友的亲戚,凑巧了。”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我看集团今年新招了不少大学生啊,没有中财的吗?”
“有,可我们不嫌多啊。”
谢兰芝笑着讲道:“中财那边比较谨慎,并没有给咱们多少名额。”
“要不是有宣传工作队的协调,兴许就来三两个,那都算多的了。”
听她提起这个,李学武不免想起了还在宣传队工作的何雨水了。
当初安排她去负责这个项目,就是为了今天收网的。
公事是这个心思,私事是另外一层心思,也是耐不住傻柱的嘱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