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五十章 闻喜与期集

第一千零五十章 闻喜与期集

第一千零五十章 闻喜与期集 (第2/2页)

“庆历增币如此……熙宁割地亦如此……”
  
  吕公著的脑海中,闪过了辽使刘六符与萧禧的身影。
  
  这两个人,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从大宋这里,挖肉而去。
  
  此乃奇耻大辱!
  
  即使是他,每每想起,总是痛彻心扉!
  
  奈何,国力不济,奈何武备不精……
  
  只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且忍之!
  
  如今,辽使在御前,口口声声,宋辽联兵,共灭西夏?
  
  吕公著立刻就想起了这些往事。
  
  这味太熟了!
  
  容不得他想不起来!
  
  只不过,如今的局势,已经颠倒了过来。
  
  北虏不再来大宋讹诈,反而跑去打西贼的秋风。
  
  这让吕公著内心,一时五味陈杂,不知是该开心,还是该庆幸?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北虏不再将大宋视作鱼肉。
  
  宋辽关系,似乎也变得平等起来。
  
  至少,北虏现在来大宋采购商货,是拿着真金白银买单的。
  
  赵煦却已看向了蒲宗孟:“右相怎么看?”
  
  蒲宗孟的国际视野,还是差了一些,他闻言只是诺诺道:“回禀陛下,军国之事,臣不如左相!”
  
  赵煦点点头。
  
  蒲宗孟这个人缺点虽然很多,但优点同样突出——不懂的事情,他是真的肯承认不懂,也不会不懂装懂,非要插手。
  
  当然,他最大的优点还是——听话!
  
  赵煦叫他干啥就干啥!
  
  这就够了!
  
  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看向刑恕:“刑学士有什么看法?”
  
  刑恕拱手,没有直接回答赵煦的问题,说道:“请陛下给臣两日时间!”
  
  “待臣仔细的打探一番西贼与北虏的虚实!”
  
  “嗯!”赵煦点头,然后道:“若无其他事情,就这样吧!”
  
  这个时候,左相吕公著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乞陛下圣裁……”
  
  “嗯?”
  
  “臣斗胆,乞陛下下诏,明闻喜宴之日期!”
  
  所谓闻喜宴,就是琼林宴。
  
  最初是唐代进士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庆祝登科的酒宴。
  
  因为这些进士通常都选择在唐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举行宴会,所以又有曲江宴的雅称。
  
  而这个宴会,正式有官府参与,还是后唐的事情——后唐天成二年,诏赐新及第进士钱四百贯,以为闻喜宴之费。
  
  到了后周年间,这个新科进士的活动,才由朝廷举行。
  
  举行地点,也放到了皇家寺庙。
  
  大宋建国后,于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正式改到琼林苑,从此成为定制。
  
  故此也叫琼林宴。
  
  老实说,赵煦对这种宴会,不太感冒。
  
  因为,参与者实在太多了!
  
  不止新科正奏名进士,都可以参加。
  
  特奏名进士也能!
  
  理论上武举进士、算学进士、律学进士等也能参与。
  
  这就是一千多号人了。
  
  再加上文武百官,宗亲勋贵们……
  
  直接奔两千人去了!
  
  赵煦只是想想,都有些头大!
  
  关键,琼林宴还是烧钱的大户!
  
  每办一次,光是酒肉、蔬果就得花好几万贯。
  
  更不提安保、园林布景以及随同出宫的禁军等开支了。
  
  所以,自科举放榜唱名传胪仪式后,赵煦迟迟没有下诏确定琼林宴的举办日期。
  
  这就让很多人焦急了起来。
  
  特别是特奏名进士们,他们就等着朝廷公布琼林宴的日子,然后狠狠吃一顿赵官家,在赵官家的私人园林里好好游玩一番,然后回乡。
  
  对这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一次,能沾赵官家便宜,能到皇家园林里游玩的机会。
  
  所以这些人就把压力,传到了都堂。
  
  吕公著身为左相,首当其冲。
  
  赵煦也是叹了口气,知道是躲不过去了,便问道:“左相,国朝之制,闻喜宴一般是什么时候举行为佳?”
  
  “一般在月末或月初……”
  
  “好吧!”
  
  “就命有司,在下月初选个良辰吉日!”
  
  “唯!”
  
  “对了!”赵煦忽然想了起来:“今年新科进士的期集局选在何处?”
  
  吕公著答道:“奏知陛下,今年期集,依旧在太平兴国寺东藏书局!”
  
  赵煦砸吧了一嘴巴和吕公著打趣道:“太平兴国寺的大和尚们,可还真是佛法深厚,缘法甚深啊!”
  
  吕公著闻言,笑了笑,问道:“官家,可要臣派人去招呼一声?”
  
  他听出来,这位官家话里的调侃和戏虐。
  
  吕公著当然知道,期集局里的猫腻——每次科举后的期集活动,一般都会延续到新科进士们授官、注阙前。
  
  在此期间,一般期集局的一切开销与用度,都是礼部买单。
  
  仅仅是这一点,承包期集的团司以及期集活动所在的寺庙,就能从中赚到巨大的好处!
  
  更何况,因为科举扩招的缘故,所以,并不是每一个新科进士,都可以参与期集,从而在本科的同年小录上留名。
  
  同时,也并非每一个参与期集的进士,都可以在期集所任职。
  
  不能参加期集,就不能在同年小录上留名,就等于白考了科举——没有人脉,仕途艰辛!
  
  而参加了期集,却不能在期集局任职的话,就等于没有参加期集——你不多跑,不社交,多交朋友,谁知道你谁啊?
  
  于是,承包期集的团司,还有期集举办地的地头蛇们,就都有了寻租空间。
  
  他们上跳下蹿,穿针引线,忙得不亦乐乎,也赚的盘满钵满。
  
  这其中的猫腻之多,外人不足道也!
  
  吕公著对赵煦能知道期集的猫腻并不意外——毕竟,他可是很清楚,如今探事司的能耐的。
  
  期集所混进十几个探事司逻卒,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他下意识的就以为,赵煦对期集所内的龃龉有些不满。
  
  但赵煦却只是摇摇头,笑道:“不必了!”
  
  “大和尚也不容易!”
  
  太平兴国寺,过去可是有个全汴京城最赚钱的质库的——但,赵煦一声令下后,第一个响应朝廷号召,将质库拿出来与抵当库合并的就是太平兴国寺。
  
  人家这么听话,自然得给好处。
  
  更何况……
  
  这期集局可是一个最好的观察窗口。
  
  每天,在期集局里都能看到,那些新科进士们的种种形态。
  
  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可能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观察窗口了——谁贪谁奸,谁有能力,谁是废物。
  
  期集局中虽不能尽知,但最起码可以筛选出最强和最不要脸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