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我不光要抢你的金蛋,连你的母鸡我都摸上门了!
第740章 我不光要抢你的金蛋,连你的母鸡我都摸上门了! (第2/2页)此前,他从未打过这家公司的主意,要怪,就怪李超人惹到他了。
“是啊,不知道李加诚知道此事之后,会是什么反应,停牌,已经阻挡不了我们了。”马世民感叹道。
林浩然布局和记黄埔,实在是布局得太过于深远了。
从最初的汇沣银行商战,趁着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被汇沣银行拖累股价,顺势大量吸纳股份。
到后来双方反目为仇,每一步看似针对不同目标,实则都在为最终的布局铺垫资源与声势。
而李加诚的主动挑衅,恰好给了林先生一个完美的出手理由,顺势而为,一击即中。
电话那头的马世民语气中充满了钦佩。
他作为具体执行者,越是深入参与,越是能体会到林浩然布局的精妙与老辣。
林浩然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商场如战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准备了足够的‘弹药’,也等到了最适合的‘时机’。
李生这次,确实是有些大意了。”
他顿了顿,继续吩咐道:“既然他们已经申请停牌,那我们就按照规则来,公告照发,让所有人都知道,和记黄埔第一大股东已经易主。
另外,密切关注李生那边的动向,停牌期间,他绝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想办法反击或者谈判。”
“老板,虽说我们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比他们多,足足有46.9%,可对方也持有高达40%的股份,另外还有3%的股份也站在他们那边。
所以,就算我们能进入和记黄埔董事会,席位也仅比他们多一点点,就凭目前这股权比例,未必能把对方从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上拉下来。
而且等复盘后,股民们知道了我们和李加诚之间的股权争夺战,肯定会把两家公司的股价炒到一个离谱的高度,这对我们后续增持股份十分不利。
再者,对方要是一直持有这么多股份,我们也没办法彻底掌控和记黄埔。”马世民担忧地说道。
“你的担忧很有道理,马总,李生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绝不会轻易放弃和记黄埔的控制权,他申请停牌,争取时间,必然是在筹划反击。”林浩然的声音沉稳依旧,听不出丝毫慌乱。
“但是,别忘了,如今对方的自身处境可不好,香江地产业的不景气,让对方的债务不断加剧,因此如今不管是和记黄埔,还是长江实业,他都难以抽出更多的资金。
而且如今他想从其它国际投行借钱,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能依赖渣打银行了,但是渣打银行如今自己的处境也不好,在得知我们的和记黄埔股份超过李加诚,对方一定会让李加诚战略性放弃和记黄埔,全力保全长江实业。
渣打银行不是慈善家,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资金安全,李加诚同时背负着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巨大压力,如今我们在和记黄埔占据上风,渣打银行的风险评估部门绝不会坐视他再将宝贵的资金投入一场胜算渺茫的控制权争夺战中。
他们只会施压,要求他断尾求生。”林浩然的声音非常冷静,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电话那头的马世民恍然大悟,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老板您的意思是渣打银行反而会成为我们的‘助攻’?”
“可以这么理解。”林浩然微微一笑,“李加诚现在是内外交困,内有巨额债务和现金流压力,外有我们强势逼宫,再加上金融机构的步步紧逼。
他看似有三天半的时间,实则选择并不多,而且每一条路都布满荆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的策略要稍作调整,公告不仅要发,还要发得更有技巧,除了宣布我们成为最大股东外,还要强调我们长期看好和记黄埔的优质资产与发展潜力。
并郑重声明,我们无意参与目前由李加诚先生主导的、可能过于激进的债务重组计划,对当前管理层为应对汇沣银行危机而可能采取的短期行为表示担忧。
另外,将我们持有长江实业超过30%股份的消息也公布出去,不用直接言明,但要让对方感觉到,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和记黄埔,长江实业也不放过。
比如,你试图联系长江实业的其他股东,向他们表示希望能够购买对方的股票,当然了,我的目的不是真购买,只是让李加诚认为我们真的是想要购买。
在双重压力之下,我相信李加诚会考虑清楚的,到时候,他是要跟我们抵抗到底,还是放弃一方,保全另一方,我相信他懂得如何选择!”
这就是林浩然为何明明对长江实业不感兴趣,却依然让银河证券公司一直暗中吸纳长江实业股份的原因。
长江实业对李加诚而言,可以说是他的根基。
“高!实在是高!”马世民在电话那头忍不住击节赞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老板,您这一手双管齐下,简直是打在了李加诚的七寸上!他此刻恐怕已是焦头烂额,腹背受敌!”
他彻底明白了林浩然的全局谋划。
收购长江实业的股份,并非真想夺取长江实业,而是要制造一种泰山压顶的态势,让李加诚产生根基动摇的恐惧感。
一边是和记黄埔控制权岌岌可危,另一边是起家的长江实业也可能被虎视眈眈,再加上渣打银行的催逼……
这种全方位的压力,足以让任何对手心神大乱。
“如此一来,李加诚恐怕连三天都撑不住!”马世民兴奋地判断,“他必须做出抉择,甚至可能会主动上门谈判,否则,连他的根基都被老板您入侵,他肯定是受不了。”
长江实业对李加诚而言,意义有多重大,不言而喻。
那是他白手起家、一手打造的旗舰和象征,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
和记黄埔虽好,终究是后来并购的“金蛋”,而长江实业才是下金蛋的“母鸡”,更是他的命脉所在。
林浩然这一手,等于是直接告诉李加诚:我不光要抢你的金蛋,连你的母鸡我都摸上门了!
你守不守?
你怎么守?
你还有多少资金和精力来守?
这种心理上的威慑和现实上的资金压力,双管齐下,足以击垮任何残存的侥幸心理。
“嗯,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坐钓鱼台,公告按时发出,把压力给足,然后,等他来找我们。”林浩然对马世民的判断表示认可,语气依旧从容。
他几乎可以预见,那份措辞精准、暗藏机锋的公告一经发出,会在香江商界和金融圈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恐慌、猜测、惊叹……
各种情绪会迅速发酵,最终化作巨大的压力,精准地传递到李加诚和他的智囊团那里。
“我明白了,老板,我立刻就去办,保证让这份公告的效果达到最佳!”马世民的声音充满了干劲。
可以相信,用不了多久,又一家香江顶级洋行再度被老板拿下。
挂断电话,林浩然长舒一口气。
办公室内恢复了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鹏城街道上的嘈杂声。
郭晓涵一直安静地坐在办公室外面,见他打完电话,才起身走过来,递上一杯温水,柔声道:“说了这么久,喝点水吧,事情都安排好了?”
“嗯,基本安排好了。”林浩然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对她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一场商业上的小博弈而已,已经占据上风了。走吧,我们先去填饱肚子,下午你可是主角。”
他的轻描淡写,成功地让郭晓涵放下了心。
她嫣然一笑,挽住他的手臂:“好。”
在鹏城,他们可以放心地走在一起,根本不怕什么狗仔队。
因为这边,根本就没有狗仔队。
可在香江那边,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街头小报的谈资。
郭晓涵虽然已经渐渐适应,但心底里,她还是更享受在鹏城这种无人打扰的轻松自在。
这里虽然不繁华,但两人走在一起,却不像在香江那般,轻易便被很多人围观。
两人带着保镖,以及林浩然慈善基金会的成员在办事处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餐馆,简单用了午餐。
期间,林浩然的思绪偶尔会飘向香江,推测着马世民那边的公告发出后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但他表面上依旧与郭晓涵谈笑风生,聊着下午的仪式和上午看到的那些学校,丝毫没有将商场的紧张情绪带给她。
午餐后,稍事休息,他们便准时出席了下午在鹏城市政府礼堂举行的捐赠仪式。
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红色的横幅,鲜艳的花束,以及各方代表期盼的目光,构成了仪式的主基调。
林浩然在台上从容不迫,他的发言既肯定了鹏城特区的发展潜力,也深刻阐述了教育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基石作用,话语真诚而富有感染力。
当那一亿港元的巨型支票模型被共同举起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闪光灯几乎将舞台淹没。
郭晓涵也完美地履行了慈善基金会董事长的职责,她举止优雅,言辞得体,尤其在提及上午考察乡村学校的见闻时,眼中流露出的真切关怀与决心,打动了许多人。
这一切,都在光明、正面、充满希望的氛围中进行着。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的氛围之下,一场由林浩然亲手策动的资本风暴,已经通过电波,精准地投送到了香江那座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