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李加诚盟友的背叛
第742章 李加诚盟友的背叛 (第2/2页)想必,林浩然也想要他手上的和记黄埔股份吧?
想到这里,李加诚快步走回办公桌前,按下内部通话键:“立即联系长江实业所有重要股东,以我个人名义邀请他们今晚共进晚餐。”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办公室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加诚坐在光影交界处,脸上明暗交错,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既有失利的苦涩,也有绝地反击的决心。
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的五点半。
鹏城,蛇口码头。
林浩然携郭晓涵,以及十二位保镖,再度踏上了飞翼船。
码头上,站着鹏城市的多位重要领导。
原本,他是打算在这边过夜,让郭晓涵多体验一下鹏城的生活。
不过,如今香江那边的情况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所以还是回去坐镇比较合适。
而且,下午三点钟的时候,马世民再度联系他,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回去做决定。
鹏城与香江距离不远,所以以后有的是机会过来,倒也不着急一时半刻。
飞翼船划破平静的海面,向着香江放心疾驰而去。
林浩然与郭晓涵站在船舷边,望着逐渐远去的鹏城轮廓,以及鹏城领导们挥手道别的身影,心中思绪千万。
一起过来的那些林浩然慈善基金会团队成员,将留在鹏城组建内地团队,毕竟,以后内地便是这个慈善基金会的重要活动范围。
此次捐赠1亿港元给鹏城大学筹建,未来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林浩然慈善基金会都会实行监管权。
除此之外,捐赠小学的计划,也即将开始。
如今已经9月中旬了,眼看着1981年也没剩多少时间了,因此,1981年捐赠100所学校,显然是不现实。
而且,慈善基金会刚创立不久,很多东西都要逐步完善,因此,捐赠学校的事情,将从1982年开始。
至于今年,先让这个基金会的管理团队摸清内地的情况,比如鹏城有多少所需要重建的学校,哪些地方需要新建学校,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状况究竟如何等等,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而鹏城,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以鹏城为支点,辐射到整个华夏大地去。
这一趟,郭晓涵可谓是感触良多。
此时此刻,她更加体会到自己未来的责任有多大。
这是作为林夫人该有的担当,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得够好!
一个小时后,飞翼船稳稳地停靠在中环的私人码头。
此时,已经来到了傍晚的六点半钟,夕阳西下,将整个维多利亚港湾的海水照射得波光粼粼,宛如洒下了一层细碎的金子。
林浩然牵着郭晓涵的手,在保镖们的簇拥下,缓缓走下飞翼船,上了正在等待的劳斯莱斯。
“先去中环喜悦来酒家!”李卫东正准备启动发动机,林浩然便说道。
马世民已经在喜悦来酒家那边等他了,那边有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好的老板!”车子缓缓启动,随即很快穿梭在香江繁华的街道上。
车窗外,霓虹灯逐渐亮起,将这座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郭晓涵靠在林浩然的肩膀上,心中既有着对未来慈善事业的憧憬,又有着对当下香江商界风云变幻的感慨。
她并不担心林浩然在商业上会遇到什么麻烦,因为她太相信自己这位未婚夫的能力了,对他有足够多的信心。
车上,林浩然先是用移动电话给马世民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回到香江了,正在过去的路上。
这个时间点,正是下班高峰期,因此,短短不足一公里的路,足足开了二十分钟才到达喜悦来酒家楼下。
将车子停在专用车位上之后,在保安的引领下,林浩然与郭晓涵很快来到了一间豪华包厢里。
包厢中,马世民正坐在里面,除此之外,还有一名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
见到林浩然进来,两人都赶紧站起身来,跟林浩然打招呼。
“老板。”
“林生。”
林浩然点了点头,笑道:“都坐下吧。”
与郭晓涵坐下来之后,林浩然看向那名中年男子。
“这位是?”他装作不认识般,微笑着问道。
其实,对方的身份,他早已经知道了,下午的时候,马世民便已经简单跟他介绍过了。
“林生,您好!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许宇辉,是长江实业的一名股东,目前持有长江实业2.8%的股份。
七年前,我的公司被长江实业收购,并入长江实业后,我以股份置换的方式继续留在了公司。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追随李生左右,如今也是长江实业重要的董事之一。
既然林先生希望收购我手中的股份,我希望林先生能够出一个合适的价格。”中年男子推了推黑框眼镜,神情略显紧张,又不失诚恳地说道。
其实,他此次前来,真正的目的是想趁机出售手中的股份,期望能卖个好价钱。
当年,他的地产公司被长江实业并购时,就是看中了李加诚在房地产行业卓越的能力与超前的战略眼光,所以他没有选择现金补偿,而是坚持持有股份。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些年,长江实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不仅如此,还一举收购了和记黄埔,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作为长江实业的重要股东,许宇辉这些年来确实获利颇丰,并且已经成为长江实业的重要高层,在集团中也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这无疑证明了他当初选择以股份置换而非现金补偿的决定无比正确。
然而,近期李加诚与林浩然之间的激烈竞争,却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李加诚的短板。
林浩然身为香江商界举足轻重的霸主,李加诚此番得罪了他,日后在香江的商业之路恐怕会举步维艰。
既然如此,许宇辉觉得,自己不如趁此机会,谋划着从长江实业全身而退。
原本,他与李加诚私交甚笃,按常理,在李加诚陷入困境之时,他不该背弃这份情谊。
正常情况下,把长江实业的股份转卖给李加诚,无疑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但他心里清楚,如今李加诚资金紧张,即便自己有意出售股份,对方也不可能给出理想的高价。
中午的时候,当接到马世民的电话之后,他亲自给李加诚打了电话,将此事告诉对方。
结果,对方只是表示让他继续持有长江实业股份,根本没有收购的念头。
可林浩然这边不一样,马世民既然亲自打电话给他,希望从他手中购买长江实业的股份,那必定能够出一个他满意的价格。
俗话说得好,“大难临头各自飞”。
在许宇辉看来,此刻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是对自己和所持资产负责的明智之举。
自己这2.8%的股份,占据的比例不算低。
一旦成功出售,那么他肯定能够获取一份不菲的现金,到时候带着现金离开香江,去新嘉坡,或者去英国,美国等,哪里不能去?
至于背叛长江实业,背叛李加诚,这对他而言,虽然心中有些愧疚,但商海沉浮,本就利益至上。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那点情谊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许生,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先说说看。”林浩然喝了一杯茶,微微笑道。
对于长江实业,他不感兴趣,也知道自己难以掌控。
但如今长江实业持有足足40%的和记黄埔股份,因此,如果想要彻底将李加诚踢出和记黄埔,他必须掌握足够多的长江实业股份,以此作为筹码与李加诚进行谈判,或者进一步在和记黄埔的股权争夺中占据绝对优势。
可如今,李加诚对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都申请了停牌,因此他即便有钱,也难以在停牌期间继续增持两家公司的股份。
至于股东,和记黄埔这边该拿下的,都已经拿下了。
至于长江实业那边,他此前便已经调查过,所有股东都是李加诚的铁杆盟友,基本都难以说服对方。
他让马世民联系这些股东,不过是故意将消息透露给李加诚,让他知道,自己不仅仅盯上和记黄埔,还盯上了长江实业,让对方主动放弃和记黄埔,选择保全长江实业罢了。
而许宇辉这位李加诚的铁杆盟友,长江实业的执行董事,既然选择卖股份,确实是他意想不到的。
这相当于背叛李加诚啊。
不过,这样也好。
撕开长江实业的一道防线,将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到时候,他能够在与李加诚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因此,这位长江实业股东的股份,他一定要买下。
“林生,我想以高出25%停盘前收盘价的价格出售,我知道这很过分,停盘前的价格就是被林生的人炒上前的,不过,林生先别着急拒绝,我还能给李生带来一个帮助,绝对能够让您觉得这价格物有所值。”许宇辉目光中透着一丝贪婪与期待。
林浩然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哦?许生不妨说说看,是什么消息能值这25%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