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秦设计师 > 第65章 靖康耻?不,开胃菜罢了!(北宋历史)

第65章 靖康耻?不,开胃菜罢了!(北宋历史)

第65章 靖康耻?不,开胃菜罢了!(北宋历史) (第1/2页)

李念道:“确有这种可能。如果只是大书法家自己一个人逃,那么只有他威望大跌,被天下人耻笑,不利于他重新登台掌权,毕竟他逃了,赵桓没逃,人心多会向着赵桓!”
  
  “可如果赵桓同样逃了,那就不同了,父子二人都选了跑路,谁也不比谁好。”
  
  “大书法家这时从赵桓那夺回权势,将会变得更容易。大书法家想让赵桓迁都于南,不是为赵桓安危考虑,也不是为赵宋前程着想,而是想借此把赵桓也给拉进泥潭。”
  
  现在是赵佶裤裆里有屎,让人闻着滂臭,人们嫌弃他,可要是赵桓裤裆里也有屎了,那他赵佶的臭味便会被洗白三分。
  
  这事又不只我一人干了,赵桓那小子也干了!
  
  把赵桓拉到同一情况下,将之名声也给坏掉,他想再掌权便会更顺利。
  
  王贲道:“此人着实是一自私自利之人!”
  
  自私自利的人从来没少过,但自私自利到赵佶这样的,极其少见,都到这种时候了,还想着抢权。
  
  李念笑道:“大书法家的心思,明眼人一眼便能瞧出,他哪是为赵宋好,根本是想重掌权势!”
  
  “赵桓本人也想过迁都逃跑,但他想的迁都地点和大书法家所想不同。”
  
  “大书法家希望赵桓能把朝廷迁去南京,最终迁往东南,但赵桓想迁都的地方是襄邓。”
  
  蒙恬笑道:“这是知晓赵佶意图,故不想依其心思行事!”
  
  冯去疾道:“果真是父子,金人大军还未到,竟都想着迁都。”
  
  大书法家和赵桓这对父子也挺“父慈子孝”。
  
  在情况危急时,大书法家主动禅位让赵桓背锅,等跑路到安全地方后,大书法家又想鼓动赵桓迁都,好重新把权力拿回,而赵桓知道大书法家不怀好意,有意迁都往其他地方。
  
  赵桓在得知大书法家要禅位给他时的反应也是相当有意思:被吓得恸哭不已,甚至昏了过去,跟他爹大书法家得知金人大军南下的反应一模一样。
  
  赵桓心里是想当皇帝的,但不是在这种时候,这种情况下。
  
  这也是李念看不起赵宋的原因之一,这两哭哭唧唧的,被吓得昏阙,比太监还不如。
  
  就这种货色,还当啥皇帝,不如割了去给金人当太监。
  
  “但赵桓的迁都计划没能进行,原因是宋廷内的主战派坚决反对,赵桓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且当时金人已近,这时跑会被金人尾随追击,绝对会溃败。”
  
  “事实证明,根本不用跑,也不必畏惧金人,金人虽厉害,但汴京城高墙厚,且汴京城中军民同仇敌忾,完全有能力抵御住金人。”
  
  “只要汴京不失,等各地的勤王之军陆续到来,汴京之围可解。”
  
  “两次汴京或者说开封之战时,情势本都有机会如此发展。”
  
  但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这也不奇怪,就赵宋那帮奇行种、非人类,能整出什么活都不足为奇。
  
  靖康耻本不会发生,有很多机会可以避免,完全是被人为促成。
  
  “金人大军分东西两路攻宋,但实则到汴京城外的只有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而完颜宗翰所率领的西路军在太原被阻住了。金人的大军并未全到!”
  
  “金人到来后,虽将汴京围住,但并未取得大胜,其等对汴京的进攻,被多次击退。汴京完全能守得下来,只是在被金人困住的这段时日,日子会过得比平时困难。”
  
  “但汴京军民一心,守住汴京,等到援军,并不是一件极难的事。”
  
  “可赵桓此人和大书法家一样,懦怂无比,其等原本就有意难逃,要不是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极力劝阻,赵桓早就跑了。且赵桓不是一次想逃,而是多次想逃,皆是李纲等人劝阻!”
  
  这样一门心思想跑的君主,即便一时给劝阻住了,也依旧不会熄灭他投降逃跑的心思。
  
  始皇等人只感在赵宋当一个真干实事的大臣之难,皇帝想跑路,必定还有一群大臣附和,这些人会形成一股阻碍主战派的强大力量!
  
  但大臣会如此,还是赵宋的皇帝太软怂。
  
  “李纲等人虽多次击退金人,但依旧不能消去赵桓对金人的恐惧,对金人的恐惧已经深入赵佶、赵桓这些人骨髓。”
  
  王贲道:“其等这般畏惧金人,己方击退金人不能使其振奋,反而己方一有劣势,便立即会生出逃跑、向金人投降的心思。可惜赵宋那些主战派,那些为守卫汴京而战的赵宋军民!”
  
  一将无能祸及三军,可一君无能祸及一国,然而咱大宋就牛了,是两个皇帝都无能。
  
  “实际上,当时的形势对赵宋要更好一些,金兵不多,赵宋却有各地援军不断到来。然而,在‘劫寨之战’失败后,赵桓被吓破了胆。”
  
  “这‘劫寨之战’据说是由赵桓决定,由姚平仲领兵执行,计划便是让姚平仲率宋军精锐趁夜劫完颜宗望大寨,但宋军遭遇金兵埋伏,大败而归。”
  
  蒙恬道:“若此事真为赵桓决定,其定非知兵之人。金人将领皆为老将,领兵经验丰富,怎会不防备有人劫营?”
  
  王贲笑道:“应是那赵桓等人觉得夜袭劫营是击溃金人的一个好方法。然赵宋本是守方,金人为攻方,若不到情势危急之时,不当用此冒险之策。”
  
  “此策若成,自然不错,可若败,将城池有失。且据公子之言,赵宋虽为守方,实则比于金人,更有优势,其等何必如此着急?”
  
  领兵作战最忌着急,尤其是优势的一方,稳扎稳打就能得到最终胜利,着急反而会将优势给送出去。
  
  优势时该用稳妥的打法,稳稳夺得胜利,历史上那些精彩绝伦的奇谋妙计常常是弱势方,在情势危急时所用,正经的将领更喜欢以优势的力量堂堂正正压过去。
  
  赵宋老是犯这种毛病,似乎搞不清楚自己是优是劣,优时不知优,劣时不知劣,然后在该打的时候不打,不该打的时候一头莽上去,结果在被毒打了一顿后,又与敌人求和。
  
  李念道:“在此战后,赵宋的优势被抹去了一些,但守住汴京,等待援军到来依旧不成问题。”
  
  由此也可见赵宋作为守方的原本优势有多大,这不是李念胡说,而是后来的事给证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