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284章 碾压扶桑,一面倒地屠杀!

第284章 碾压扶桑,一面倒地屠杀!

第284章 碾压扶桑,一面倒地屠杀! (第1/2页)

一二三九年四月初五,赵朔在黑骑的护卫下,抵达帝国高丽行省的釜山港。
  
  在釜山港,赵朔接见了帝国五大港口的海商代表。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这时候华夏主要有三大对外港口。这三大港口都处于江南地区,分别是明州港(后世宁波),泉州港,还有广州港。其中,泉州港天下第一。
  
  不过,赵朔改变了历史,现在北方的经济不但比历史上更加发达,而且由于赵朔一直对海运非常重视,北方的登州港和莱州港也非常发达,和广州港、明州港并驾齐驱、只是比不上泉州港而已。
  
  五大港口的海商贡献的运力,质量是相当高的、
  
  现在华夏对外贸易的主要船只,长十丈,宽三丈,载重量高达四十万斤。并且采用了这个时代领先世界的“水密隔舱术”技术,有十三个船舱,即便一个船舱漏水,也不会影响其他船舱。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士兵一天吃三斤粮食的话,光一艘商船所运的粮食,就够赵朔的十二万大军吃一天的。
  
  而五大港口海商光贡献这样的海船,就贡献了一百六十七艘!
  
  其余各种载重量在十万斤到二十万斤左右的中型海船,多达八百六十三艘。
  
  要不是这些海商怕船只太小,官府看不上眼,没敢拿出那些载重量在几万斤的船只来充数。他们就是凑起一支万艘海船的舰队为赵朔运输后勤物资,都不是不可能。
  
  即便考虑到还要运输大批的战马,以及战马需要的草料,这运力也太富余了。
  
  要知道,从釜山港、耽罗岛,到扶桑的九州,也就是三天的海路而已。
  
  一个星期的时间,都够这些船只走个来回了!
  
  不得不说,赵朔的汉人血统和这个“赵”字,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部分地区传檄而定,既保留了华夏元气,又加强了百姓的认同感。
  
  再加上赵朔“与汉人蒙古人共天下”的口号和实际行动,如今一道诏书,就聚集了如此运力。
  
  赵朔非常高兴,五个海商代表,俱皆赐七品官衔。其余人等,凡是贡献运力超过百万斤的,俱皆赐九品官衔。
  
  这官衔虽然没俸禄,但是朝廷认可其身份,可以穿符合官员品级的官服,可以按照品级修建坟茔,见了地方官也不必跪拜,当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那些贡献百万斤以下运力的商人,虽然朝廷不会赠与官衔,但是,官府会赐一“忠君爱国某氏”的牌匾,使其面上有光,光宗耀祖。
  
  再说了,为大军运输后勤,赵朔不是不给钱,而是比市价还要高出两成,他们还有不满意的?
  
  众海商得知消息之后,尽皆满面笑容。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大船最合适出动的季节。这些人真正派上用场,怎么也得五月了。
  
  到了五月,东海海面上原本东北季风才会完全消失不见,换成了稳定的西南季风,最适合东渡扶桑。
  
  这时候海水的流向也非常合适,“对马海流”从西南方向流向日本海,五六七月是最为稳定的时候。
  
  到了八月九月和十月,则是最不适合出兵的季节了、
  
  那时候,不但西南风渐少,东北风渐多,而且会不定时出现台风肆虐的情况。
  
  历史上忽必烈的大军,为什么两次东征扶桑,都遭遇了所谓的“神风”?
  
  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
  
  第一次元军征扶桑,十月上旬出兵,简直就是找死。直接在十月下旬的退兵途中,遭遇了台风。
  
  第二次元军征扶桑,五月初出兵是合理的。但是,因为已经攻过一次扶桑了,扶桑既积攒了战争经验,又修筑了“元寇防垒”,扶桑已经不是那么好打了。
  
  先期的不到四万元军,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只能苦苦支撑。
  
  而作为这次东征主力的十万江南汉军,磨磨蹭蹭到六月中旬才从明州出兵,好死不死的是又偏航了,等到了扶桑已经是六月二十四。
  
  江南汉军没有碰防御工事完备的“元寇防垒”,而是占领了平户岛和鹰岛,等到两路大军会师,已经是七月底。
  
  这时候两路大军又因为进军方向起了争执,拖延到八月初一夜,“雹雨风交作,舟不得泊,随惊涛上下触击,皆碎”“洪涛万丈涌山起”,十四万大军又交代了。
  
  所以,不是什么“神风”保卫扶桑,而是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元军没有抓住进军的关键时机。
  
  不管怎么说吧,直到五月初八,已经连续五日未见东北风了,赵朔才一声令下,海军正红旗留守釜山港,准备接应。
  
  海军正蓝旗、海军正黄旗,从耽罗岛出发,共载一万八千汉军八旗陆战官兵,连同两个海军旗万户在内总共就是三万八千人,攻向扶桑。
  
  他们的任务,是占据扶桑九州岛一部分地区,为后续赵朔主力大军进军扶桑铺平道路。
  
  必须要快!
  
  还是那句话,五六七月是最适合东向扶桑的季节。赵朔要在八月之前,利用华夏的庞大运力,为后续大军在扶桑囤积至少可用半年的粮草。
  
  两日后,三万八千大军抵达对马岛。
  
  对马岛长一百六十四里,宽三十六里,是扶桑九州岛与高丽之间的日本最大岛屿。
  
  此岛位于扶桑九州最北端,岛区大致呈南长条状,西北隔高丽海峡同高丽相对,东南隔对马海峡同壹岐岛及九州岛相望。
  
  赵朔的先锋军,派四个千户登上了该岛。
  
  如今扶桑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在“御家人”(镰仓幕府的武士)控制下。
  
  但是,对马岛是个例外。
  
  这里不但从八百年前,就为阿比留氏所统治,而且得到了扶桑朝廷的册封。
  
  如今历史正常发展的话,镰仓幕府会在六年后,以阿比留太郎在扶桑和高丽之间走私为理由,派“御家人”惟宗重尚讨平对马岛豪族阿比留氏,彻底控制该岛。
  
  现在,此岛当然还在阿比留太郎的掌握之中。
  
  阿比留太郎在扶桑的处境尴尬,又在海贸中大发其财,哪里愿意为幕府效忠?
  
  当得知赵朔大军的四个汉军千户登上对马岛后,马上率他的八十多名武士,向汉军投降、
  
  赵朔的先锋军兵不血刃,占领对马岛。
  
  第二天,先锋军在对马岛留下一个千户守卫,其余兵马继续向壹岐岛进军。
  
  壹岐岛已经为镰仓幕府控制了,此岛虽然面积比只有马岛五分之一,但作为扶桑的“初生八岛”之一,人口比对马岛还要多,能有九千多人。
  
  所以,赵朔先锋军派了六个千户上岛。
  
  得知赵朔大军到来,壹岐岛的“守护代”平景助,却是坚决效忠镰仓幕府的。
  
  他一方面紧急派船,向九州地府的“大宰府”送信,一方面率领一百三十四名“御家人”,和一千二百多临时征召的农民,出城迎战,遭遇了从西侧攻上来的六个千户。
  
  不过两刻钟,这一千多扶桑军就宣告战败,平景助退回城内,率阖家老小“玉碎”了、
  
  随后,汉军坚决执行了赵朔制定的政策,将壹岐岛屠戮一空,只有一千多年轻的女人活了下来。
  
  非但如此,壹岐岛上还有两千多头“壹岐牛”的特产、这种牛在海边牧场中自由觅食,以鲜嫩的海草为食,肉质极为上乘。除了留下最好的六百头,准备献给赵朔之外,其余的“壹岐牛”俱被宰杀,让汉军饱餐一顿。
  
  其后,汉军全军下船,随行的九千匹马也全部下船,休整三日。养足了精神,兵发博多湾。
  
  海船运人容易,运马却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赵朔的先锋军,仅带了九千匹战马随行。
  
  当然了,无论先锋军的战士还是这些战马,都仅仅坐了三天海船。在壹岐岛休息三日。也就能恢复过来了。
  
  博多湾自从五百多年前开始,就成了扶桑的重要对外港口。八十多年前。平清盛在此开埠后,博多湾逐渐发展成为扶桑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华夏人对扶桑地理知之不详,赵朔也只是笼统的知道扶桑分四岛。所以,自然把此港当做了抢滩登陆战的地点。
  
  这次大军的前锋统帅,就是张世杰。
  
  他麾下大将,分别是海军正黄旗的万户吕文德、以及郭仲元,余玠、赵范、赵葵、高达、全子才。
  
  既然是海军的抢滩登陆战,赵朔自然会让海军大将为主帅。
  
  军中是既讲战功又讲资历的地方,主帅定了张世杰,副帅们自然得是张世杰的威望能压得住的。
  
  所以,这六个副帅里面,除了郭仲元是金国降将之外,都是宋国降将,投赵朔的资历都比张世杰晚得多。
  
  不过,晚怎么了?
  
  完全可以说,除了孟珙之外,一二三九年的宋国名将,已经在这里凑齐了。
  
  还有郭仲元金国的“南渡以来最称名将”,已经足称精锐。
  
  但话说回来,现在是怎么回事?
  
  张世杰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向前看去,但见宽阔的海面上,并未见到任何一艘扶桑的战船。
  
  在岸边上,倒是能看见无数手持武器的扶桑人,绵延十里以上。即便张世杰手持望远镜,都望不到尽头。
  
  难道是扶桑人自觉水战不是汉军的对手,直接放弃水战了?
  
  但是,他们这么多人拥堵在岸边是怎么回事?那不成了一群活靶子了?
  
  当然了,来都来了,总是要打的。
  
  随着张世杰一声令下,汉军的远程武器发威了。
  
  嗖嗖嗖!
  
  固定在战舰上,射程超过二里的三弓床弩,发射着一枪三剑箭!
  
  轰轰轰!
  
  七斤半的石块,被抛石车发射,狠狠砸向了岸边的扶桑大军!
  
  还有震天雷!
  
  火光闪烁,爆炸声声,博多湾沿岸人仰马翻,一片硝烟弥漫!
  
  扶桑人似乎被打懵了,先是发出一声声恐惧的大喊声。然后,纷纷急匆匆向后方退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