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
290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 (第2/2页)大约一半的人,没砍下任何脑袋,就死在了战场。
活着砍下了敌军一颗脑袋。难道就不想努力一把,让自己的土地加倍?
土地加倍之后,还不想再次加倍?
后面,还有女人!
还有成为汉人,以及加入八旗军的希望呢!
因为都是在“切通”中的短兵相接,汉军只是提供弓弩支持,每天的战斗规模并不大。但是只要作战就是你死我活的白刃战,战争的惨烈程度达到了巅峰。
赵朔麾下的签军,以每天五百左右的速度在慢慢消耗着。
为了弥补签军兵力的不足,赵朔甚至下旨,从扶桑后方征兵,加入对镰仓城的战斗以及维持后勤。
镰仓外围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二百三十七天,超过十万签军死在了这七大“切通”之中。
然后,赵朔的大军,兵围镰仓城。
战斗到这个地步,镰仓人知道即便投降也不可能有好下场,继续坚决抵抗。
赵朔则继续下令签军进攻,汉军提供远程支持。
又一个月后,赵朔付出了五万多签军的伤亡后,镰仓城破了。
北条泰时主动在城内放了一把火。
一部分镰仓守军死在战争中,一部分死在了那场大火中,还有一部分镰仓守军满怀绝望投入了大海。
整个镰仓,也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赵朔命人将所有扶桑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在镰仓遗址上建了一个巨大的京观。
就这样,在本州岛的南方,后嵯峨天皇被做成人彘的尸体,孤零零坐落于平安京神庙遗址上。镰仓百万扶桑尸骨筑成的京观,在本州岛的北方巍峨耸立着,宣示着扶桑的覆灭,以及赵朔汗国的煌煌武功。
其后,赵朔并没有回军华夏,而是趁热打铁,控制整个扶桑。
其一,无论扶桑人原本有何职司,全部贬为平民。然后,再看为赵朔汗国立下的功勋,授予一部分人低层小吏的职司。
其二,颁布法令,扶桑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
非但如此,所有没有为赵朔汗国立下战功的扶桑男丁,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参与华夏人的捕奴队。杀死一个南洋猴子,或者俘虏一个南洋猴子为奴隶,才允许娶妻生子。
如此,将进一步减少扶桑人的人口,减少扶桑人的数量。
到了现在,扶桑所有男人,大概剩下了二十万左右。年轻女人倒是很多,有一百零九万。
扶桑女人,赵朔决定统一分配。
虾夷人经过惨烈的扶桑“东北地方”之战也损失惨重。大约还剩下三万男人,其余老弱妇孺加起来能有二十万。
其三,扶桑人改变服饰,统一行汉人式样。
现在扶桑人的服饰虽然有着浓重的唐宋元素,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扶桑贵族女子的“十二单”,这种装束虽然源于唐朝的层层迭穿,但发展得更加复杂、固定和程式化。通过不同颜色的“袿”一件件迭穿,产生重迭的色彩效果,华夏人可从没有如此固定和夸张的风格。
武士礼服,是用带子将宽大的袖子扎起来方便活动、戴立乌帽子、穿差袴,也有浓重的扶桑风格。
赵朔下旨,一律不许继续穿着。
文字就不必改了,本来扶桑人就用的是汉家文字。只是所有记载扶桑历史的书籍、石碑一律销毁。
其四,趁热打铁,丈量扶桑所有土地,实行均田制。基本按照扶桑丁二十五亩,虾夷丁五十亩,汉人移民一百亩进行分配。其余土地收做官田,以后再看情况进行分配。
其五,挖掘所有扶桑贵人坟茔,将扶桑贵人坟茔内的一切金银珍宝都做为汉军的战利品,里面一切记载扶桑历史有关物事全部销毁。
最近几百年,扶桑贵人最常见的丧葬方式是火葬后将遗骨安置在寺庙,没什么随葬品。
但是,几百年前扶桑贵人的随葬品就非常丰厚了。
扶桑人甚至有个持续近千年的“古坟时代”,所有扶桑贵人极力修建庞大奢华的坟茔。
挖了这些坟茔,不仅能获得丰厚的随葬品,还能进一步毁灭扶桑的历史,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六,毁灭扶桑一切寺庙、神庙。
他们不是称赵朔为“第六天魔王”吗?不把这些寺庙和神庙毁了,都对不住他们的奇思妙想。
而且,这些庙里面有着无数金银铜铸造的佛像。不拿去融了,换成金银铜,还留着过年?
比如东大寺的卢舍那佛像,整座佛像以铜为主体,表面镀有大量黄金。
别说现在了,就是后世,这座佛像都是扶桑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佛像之一。
建造这座佛像时,耗尽了当时扶桑的几乎所有铜储备,达到恐怖的八十万斤,使用的黄金也超过了四千两。
其他寺庙的佛像和神像,虽然不可能如这座佛像值钱,加起来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了。
其七,派出匠人,寻找扶桑的各种矿藏。
扶桑现在无论找矿,还是冶炼矿藏的技术水平都非常低。
比如著名的石见银山吧,巅峰时期占据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银产量。但是,直到现在,扶桑人都没有发现。
事实上,即便发现了石见银山,扶桑人也无法冶炼。
能够冶炼这种银矿的“吹灰法”,虽然华夏人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使用了。但是,直到三百年后,才从华夏传到了扶桑,先用于九州岛的银矿,后开采了石见银矿。
除了金矿和银矿之外,扶桑最重要的就是铜矿了。
四国地区的铜矿,不仅在扶桑赫赫有名,而且在世界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现在扶桑人开采冶炼铜矿的技术水平很低,但是铜还是这个时代扶桑出口华夏的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他们出口金属铜,换取华夏精美的铜钱。
到了公元十七到十九世纪,铜与银、金一样,成为扶桑人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和出口商品。“佐渡之金、石见之银、别子之铜”并称为幕府的三大财源。
除了铜矿之外,就是硫磺矿了。
扶桑多火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硫磺产区。而华夏,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硝产区。
木炭哪个地方都有。
硫磺硝和木炭加起来,就是火药了。
现在赵朔汗国的火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乃至于潜力,都不仅是是世界第一的问题了,而且是遥遥领先。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这场征扶桑之战,获得了百万的倭女,扶桑积攒数千年的金银铜,乃至于无数珍贵的矿藏,真是收获颇丰。
四个月后,大部分出征汉军齐聚九州大宰府。
归国的日子到了!
总结扶桑之战,发钱发女人的日字,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