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章 屠灭安南!不想做华夏人?也就不必做人!
296章 屠灭安南!不想做华夏人?也就不必做人! (第1/2页)安南,升龙府,皇宫内。
“尚父,这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
安南皇帝陈煚拿着几份赵朔汗国发行的报纸,满面惊慌之色向自己的堂叔陈守度看来。
公允来讲,陈守度对陈煚真不错。
不仅在十五年前,将陈煚拥上皇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
当初,宋王赵昀率二十万大军攻入安南,陈煚慌了手脚,就想干脆投了。
结果,陈守度道:“臣首未至地,陛下无烦他虑”,率领安南大军坚抵抗,终于将宋军阻于富良江(红河)之畔。
当然了,陈煚对陈守度也很不错,一直对其不称叔叔,而称“尚父”,把陈守度当成安南的姜子牙、诸葛亮。
不过这回,这位“安南诸葛亮”似乎不好使了。
当初,赵朔为了救江南之灾,派使者前往安南,要求安南献粮八十万石。
陈守度不但严词拒绝,而且封锁安南各大港口,要求一粒大米都不准运出安南。
他指望这场空前的大灾,给赵朔构成巨大的麻烦。
结果,据那些报纸上所言,赵朔汗国的江南地区不但安然度过了这场大灾。而且,趁着这场大灾,普修了一遍江南的水利,来年必定实现大丰收。
这可怎么办?
当初安南把事情做绝了,来日赵朔兴兵来犯怎么办?
陈煚彻底慌了手脚。
“陛下,此事确实是臣的错。”
陈守度现在真是郁闷极了。
他觉得赵朔实在太坑了。
好么,赵朔兴师动众,又是从全天下各大行省调粮,又是要求平民百姓献粮,又是开了异族用粮食换汉人身份的口子。陈守度还以为,赵朔汗国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很难挺过这一关呢。
结果,蔓延三省之地的旱蝗之灾,的确算是一场大灾大难。但话说回来,大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这场大灾绝到不了百年一遇的程度,差不多就是三四十年会来一次的样子。
赵朔汗国的救援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哦,合着赵朔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不是怕灾情太大,流民四起,动摇他的统治,而是要怕灾民饿着啊!
古往今来,哪有这种救灾法?
别说灾年了,就是太平年景,难以温饱的百姓都大有人在!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这不是坑人吗?
早知是这样,陈守度早就把八十万石头粮食备好,献给赵朔了。
现在可好,大灾过后,江南的粮食储量比往常年景不降反增。赵朔能不来找安南的麻烦?
陈守度无奈道:“但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想办法如何对付赵朔了。他每年向赵昀要两万安南奴隶,对我安南的敌意昭然若揭。恐怕纵然我们现在认错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陈煚微微点头,道:“自从唐末以来,我安南已经独立于华夏近三百年。即便吾等想要投降,恐怕安南子民也不会答应。但问题是,我们能挡住赵朔的大军吗?人家都能跨海远征,把扶桑灭了!”
“怎么不能?”
陈守度自信满满地道:“赵朔虽然兵多将广,号称天下无敌。但是,我安南有三大优势。”
“其一,赵朔最犀利的就是骑兵。但是,我安南丛林密布,河流众多,骑兵根本就无法驰骋。实在不行,我们放弃升龙府,在密林中和他作战。他的步兵,在密林中未必是我安南勇士的对手!”
“其二,就是气候和瘟疫了。我安南气候湿热,北方人难以适应。赵朔如果只调南方的汉军万户和我军作战,那和宋军有什么差别?我安南的瘴疫更是恐怖,远不是他赵朔给麾下大军种个痘就能克服的。”
“其三,陛下刚才也说过了。我安南无论朝廷还是民间,就是要自立于南方,不归于华夏统属。赵朔大军攻来,我安南军民百姓势必誓死抵抗。汉人有句话,叫做上下同欲者胜。今日,我安南人正是上下同欲!”
虽然陈守度说得慷慨激昂,似乎理由非常充分。但是,陈煚还是有些含糊。
他说道:“话虽如此,我们安南连宋军都击退不了,我总觉得……总觉得……胜算不大啊!”
陈守度却摇头,道:“谁说我们击退不了宋军?”
“尚父的意思是……”
“你看,这是什么?”
说话间,陈守度从袖兜里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把那小布包打开,一堆黑黝黝的粉末状物事出现在了陈煚的面前。
“这是?”
“火药!”
陈守度直接揭开了谜底,道:“宋人的火药武器,对我们威胁甚大。但是,如今,我安南,也制成了火药!”
陈煚眼前大亮,道:“太好了!尚父,这火药,究竟是从哪来的?”
陈守度仔细解释道:“赵昀麾下的大军,号称二十万之众。其实,这里面包括着军士的家眷。真正的战兵,也就五万左右。另外,这五万战兵中,还有五千波斯人。”
“这火药的制作法门,就是波斯人的领袖蒲开宗,提供给我的。非但如此,他们还要和我们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宋军!”
陈煚不解道:“为什么?这些波斯人为什么要帮我们?现在宋国背后站着赵朔,为宋国效力才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陈守度道:“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些波斯人,都信仰着真神教。而赵朔却要改变真神教的教义,宣扬汉人蒙古人第一。这对真神教之人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陈煚依旧不解,继续问道:“那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帮我们,而是现在反水?”
陈守度道:“因为之前他们不敢确定,我们是不是要和赵朔对抗到底。如果他们之前反了,投了我们。我们却怕了赵朔,把他们卖了,那不是全完了吗?现在,我们和赵朔再无妥协的可能,他们才决定倒戈一击。”
陈煚点头道:“也有些道理。其二呢?”
“其二,就是蒙古草原全部动员,进行第三次西征了。真神教认为,他们和罗马教信仰的同一个神灵,称罗马教徒为‘得了天经的人’。在他们看来,罗马教诚然可恶,但比赵朔可要好了千万倍了。”
“这次,罗马教将蒙古大汗贵由死死挡住,贵由不得不动员草原的全部力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觉得,我们安南山高林密,瘴疫遍地,未必就挡不住赵朔的大军。”
陈煚道:“那他们就没有想过,我们真挡不住赵朔的大军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