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前日因,今日果
第七十八章 前日因,今日果 (第1/2页)“多好的一座城啊,如今就要交给刘贼了。”
敬嗣晖驱马在朱雀大道上缓缓前进,望着周围景色,连连感叹。
即便是冬日,即便因为战争与缺粮使得汴梁城中的百姓已经极大减少,但是那种商贸大邑所带来的繁华却是抹除不了的。
更何况这是前些年刚刚营造的新城,纵然经历过一场大火,却还是难掩富贵气息。
完颜光英倒是看得开:“敬相公,争夺天下也是要恩威并用的,如今毁掉汴梁城倒是能得到一时的好处,却会让整个开封府视大金为仇雠,多出数十万生死大敌。
那样一来,不知多久之后,方才能收拢回河南的人心。”
敬嗣晖只是叹气:“太子殿下,臣终究是老了,也只能看眼前,不似太子朝气蓬勃,能为来日谋算。
不过老臣有些话不中听,不知当说不当说。”
“敬相公但说无妨。”
“陛下既然覆灭了西夏,赶走了宋贼,今后大金也要以关中为核,向西南两方发展,以成先秦、后周的局面。
即便一切顺利,陛下还有太子也不要想着向中原进攻,再几十年后大金英主出,谁又能记得一座城池的存亡呢?”
完颜光英思量片刻,正色问道:“敬相公,你的意思是,此时毁掉汴梁城倒也无妨吗?”
敬嗣晖重重点头,却又在片刻迟疑之后微微摇头:“太子殿下,这不只是我的意思,也是都元帅的意思。”
完颜光英似乎是早有预料,却还是转头问向了另一人:“清臣,你也是这般想的吗?”
谷清臣闻言却是彻底失神了。
他在这一瞬,竟然是开始抬头望天,心中只有一个问题:“我这是在干什么?”
是的,在经历了最近一系列事情之后,这位前东金大将已经陷入了某种迷茫状态中。
谷清臣原本是想靠着一张脸,拉住一些猛安谋克户,让他们免于战乱,然而在牟驼岗上遇到了恰逢其会的完颜光英,被他裹挟到了身边。
紧接着在一次针对完颜光英的袭击之中,谷清臣又出手将其救下,算是实实在在的救驾功臣。
而自此之后,完颜光英也仿佛忘了谷清臣乃是汉军派来的说客,干脆就将其带在身边,与其说是软禁,倒不如说是重新任用。
按照常理来说,受到太子如此礼遇,又同是女真国族,谷清臣应当十分顺滑的投靠回金国的怀抱。
可关键在于,谷清臣可不是因为心有反志方才投靠给汉军的,他是屡败屡战,直到最后被打得彻底绝望之后,方才投降的。
换句话说,谷清臣知道汉军的强大,知道刘淮的强悍,他打心眼里不觉得两个金国还能耍出什么花招。
纥石烈良弼如何?纥石烈志宁又如何?还不是一招棋差,就此身死?
仆散忠义又如何?
之前被打崩数次,现在被耍成惊弓之鸟的难道不是他吗?
趁着女真国族还有统战价值之时投降,反而是最好的结局了。
谷清臣之前忧虑刘淮会毁灭女真的文化传承,让女真人全都变成汉人。
现在他忧虑的则是以后想要当汉人都不可得。
真当汉人是那么好当的吗?东汉时期,陇右的氐族人老老实实给汉庭种了一百年地,从文化到语言全都已经汉化,年年上书请求归附成为汉人,但直到汉朝灭亡都没同意。
现在还有一条路给女真人已经算是天恩浩荡了,谷清臣甚至都有预感,等到北方平定,就没这种好事了。
但是……所以要说但是,完颜光英给的恩遇又是实实在在的,谷清臣也终究不可能去劝一个太子去投降。
那跟金国直接举族而降有什么区别?
因此这几日谷清臣也只能在天人交战中浑浑噩噩的过活,就连随他而来的伴当们也变得人心浮动。
“清臣?”见许久没人答话,完颜光英转过头来,看向了依旧在怔愣之中的谷清臣:“你有什么说法?”
谷清臣回过神来,瞥了敬嗣晖一眼,刚要开口,却听到一阵号角声从朱雀大街两旁巷子中传来。
完颜光英毕竟是经历过一次刺杀,早就有所戒备:“结阵!”
千余东宫侍卫立即列阵,披甲持刀者站在外围,将诸位相公与尚书家眷护在中间。
“擒杀小太子!献给汉王!”
“杀贼!”
数百手臂绑着白布的甲士蜂拥而出,喊着各式口号,向东宫侍卫结成的方阵中冲来。
原本就已经人烟稀少的朱雀大街此时更是空无一人,四周百姓纷纷哭爹喊娘,四散而逃。
“娄王孙!老夫就知道,是你这个缩头乌龟在捣乱!”敬嗣晖须发皆张,指着黑色大旗之下,盖着面甲的一员大将呵斥出声:“真当老夫不能杀你吗?”
娄王孙还没有出言,就有一名汉儿军将领怒吼出声:“敬老狗!你倒是来杀啊?!当日你杀俺们兄长,不是杀得很顺手吗?!如今怎么不来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