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八十五章 小人长戚戚

第八十五章 小人长戚戚

第八十五章 小人长戚戚 (第2/2页)

不过许多人却也认为,刘淮是不是对自己过于严苛了,如今他就算自称中原之主也是理所当然的,住个皇宫算什么?难道还要看南朝小官家的脸色吗?
  
  “李相公莫要多想。”刘淮正在一处荒废的菜园子旁弯弓射箭,身侧还有几名郎官侍从:“我不入住皇宫,倒也不是在意别人看法。
  
  而是金国的内廷不清理一番,哪里能入住呢?而清理内廷,乃是阿君的职责,我是不好越俎代庖的。”
  
  李通闻言反而有些哭笑不得:“大郎君莫要说笑了,底下人也终究不会这点小事而心生怨恨的。”
  
  刘淮松开弓弦,一支箭矢正中靶心:“果真没有吗?”
  
  李通闻言微微一顿,随后就摇头说道:“自然是有的,却都是成不了大器的夯货罢了。”
  
  每次汉军出现重大战果的时候,总会有一批人觉得,现在已经过了死撑苦日子的阶段,可以开始享受了。
  
  关键这些人也并不是固定的某一批,而是很有可能是一直以来十分妥当之人,突然就泄气了。
  
  这甚至不能说是军心懈怠,只是人心使然罢了。
  
  这也是刘淮不停的召开整风会议,并且通过军中参谋军事系统,向基层士卒宣讲战略与制度的原因了。
  
  不过刘淮倒还是有些信心的,那些贪图安逸之人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只要上下进退渠道正常,他一手打造的军政集团不会那么容易散架,总能维持几十年的。
  
  “算了,不说这些了。”刘淮率先将话题揭过,对着眼中明显有血丝的李通笑道:“李相公此番前来,是想到如何治理开封府了吗?”
  
  李通立即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最后有些犹豫的说道:“臣此番是一定要杀一批人的,还望大郎君能恩准。”
  
  刘淮又射了一箭,摇头失笑:“这有什么恩准不恩准的,只要是明正典刑,就放心去做。不过如今有了开封府,我又给李相公放了权,若是河南之地还是恢复不了,我是肯定要怪罪李相公的。”
  
  李通挺直了腰板,一副胸有成竹的名臣姿态:“大郎君,若三年之内,河南不能恢复民生,五年只能河南不能府库充盈,百姓家有余粮,请斩我头,以谢天下。”
  
  说完之后,李通复又补充了一句:“除了黄河。”
  
  刘淮再次失笑,随后也叹了一口气:“是啊,除了黄河。”
  
  对于黄河的治理工作早就已经展开,罗谷子与梁球二人早在开封府还没有收复的时候,就已经在黄河河道上实地考察了好几次。
  
  而随着汉军势力范围的扩大,与格物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技术官僚参与到了治河大业之中。
  
  经历了无数的研讨与计算后,罗谷子做出个了结论。
  
  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老臣,大概是看不到黄河彻底治理好的那天了。
  
  不过好消息是刘淮还年轻,可以将政策以一贯之地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将黄河治理成七七八八的。
  
  这番话虽然充满了愚公移山般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却也向刘淮昭示着一个事实。
  
  哪怕不考虑漕运,治理黄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许多人呕心沥血一生方才能做到。
  
  “治理黄河之事,自有罗先生去抓总,李相公继续着手恢复河南民生。”刘淮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不过,在以工代赈上,李相公还是要与罗先生齐心协力才对。”
  
  李通连忙应诺:“除此之外,大郎君是不是要亲自上门吊唁?”
  
  刘淮放下手中弓箭,诧异回头看向李通:“这又是何意?”
  
  李通理直气壮,端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张浩此人虽然不识天命,却也是有大功于河南百姓,若是能善待张浩,大约还是能收拢些民心的。”
  
  刘淮突然笑出声来,随后叹气:“李相公有没有想过,张浩毕竟是为金贼尽忠的,若我宣扬此人忠义,岂不是不顾华夷之辩?”
  
  李通作为曾在金国任职的宰相,潜意识中根本没想这么多,闻言立即就有些错愕。
  
  刘淮随后补充道:“而且,想要收拢河南士民之心,哪用得着区区一个张浩?”
  
  李通心中一动,顿时就有些眉飞色舞起来:“大郎君,莫非是要开正式科举了?”
  
  “正是,除了经义、问策之外,还会有格物的内容,我准备趁现在,从官方层面承认《格物论》。”
  
  李通感觉有些意外,却又没那么意外,无论是开科举,还是说提高《格物论》的地位都是如此:“想来也该开科举了,不过这样一来,大概就要跟宋国势不两立了。”
  
  刘淮伸出食指在唇上一竖:“所以咱们要悄悄去做。而且,要给虞相公示好一番,不要让他坏了咱们的好事。”
  
  面对这明显调侃的言语,李通也笑出声来:“也是,宋国怎么想,与咱们何干?只要行事光明正大,哪管他人论短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