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汉城偶遇(第二更,求订阅)
第2163章 汉城偶遇(第二更,求订阅) (第1/2页)当大洋彼岸的美国新闻媒体在那里传播着某种焦虑的时候,对于身处对抗最前沿的人们来说,
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感受到这种焦虑。
至少,对于sEA的人们来说,他们仍然过着和过去一样的生活。
马照跑,舞照跳,股市照样的在上涨。
这种自信源自于什么?
正是源自于现代化的军队,源自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去。
失败那是从来不曾有过的,至少在军事上,sEA从来没有感受过失败。
我们从巴斯托涅一路走来,我们一路胜利。
没错。
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整个国家的人们都相信他们会始终胜利,都洋溢着一种空前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发自于内心的。
这种赢,并不是为了赢而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信。
这种自信并不仅仅只是源于军事上的胜利,同样源于在科学上所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和成功。
我们把卫星送上了太空,我们把人类送上了太空,我们把人类送上了月球,我们在月球上建立了人类第一座永久基地。
我们发明了晶体管,我们发明了集成电路,我们发明了激光,发明了光缆,发明了个人电子计算机。
我们在一片蛮荒之中创造了这片繁华,并且缔造了“赤道奇迹”。
“赤道奇迹”,本身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着太多的辉煌,让人们产生这种自信。
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信,让人们有了源自于内心的骄傲。
你说是骄傲也好,自负也罢。就是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
能够做到什么?
当然是能够做到更好。
只要我们全力以赴,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于此人们从来不曾怀疑过。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SEA人的精神面貌,自信且好强,面对危险绝对不退缩。
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是区别SEA人与普通东亚人最大的区别,哪怕是一个SEA人被扔进一群东亚人中,也是可以一眼看得出来。
就像现在,虽然乔虎穿的是便装,可是当他和妻子行走在街头,无论是司机,还是服务员,都会说上一句——先生一定是SEA人吧!
“很明显吗?”
乔虎有些不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作为滇省人的他个头中等,也就一米七三,在韩国这样的个头也谈不上高大,可是为什么他们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呢?
“可能是因为和他们的气质不一样吧!”
正是试着裙子孙玛丽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韩国服务员就说道。
“先生太太,你们SEA人和我们肯定是不一样的,不仅仅只是自信,还有一种朝气,这些气质结合在一起,真的很特别的。”
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韩语日益势微,韩国人更倾向于学国语、写汉字,原因无他——为了到南洋去。
下南洋,不知道改变了多少韩国人的生活。
数以百万计的韩国女人嫁到了南洋,而数以百万计的韩国男人在南洋的种植园、商船、渔船上工作,每年挣回了数以十亿计的侨汇。
在朴正雄就任总统之后,国语被正式列为学校教程——取代了彦文,而这也意味着国语获得了“国语地位”,虽然这激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但是却获得普罗大众的欢迎,因为,学会了国语,就等于敲开了南洋的大门。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着的韩国人来说,他们自然愿意学国语写汉字。
与旧时代仅仅只有读书的人才会写汉字,说国语不同,伴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普及,南洋的影视节目、音乐等也随之传播到韩国各地,从汉城到乡村,国语日益普及的,哪怕就是乡下人也会说国语。
在汉城,像这样的高档服装店里的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倒也不例外。
“很特别的气质?”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乔虎有些迷茫,但是最后,他只能放弃查找这个“特别”的念头。
“小姐,这个裙子多少钱?”
“15600韩元。”
虽然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多,韩元在去年曾大幅贬值——从1美元≈400韩元调整至484韩元,以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贸易逆差。
也就是30美元或者65南元的样子。而且这还是官方汇率,在军事基地的眷村附近,就有“黑市”,实际上就是“私人交换所”,那些打着商铺名义的交换所,1南元可以兑换300韩元,比官方汇价的223多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作为家庭主妇的孙玛丽虽然是书本教导的那种“贤妻良母”的标准横版,但是她也是知道持家的,老公的薪水都被她在私人交换兑换成了韩元。
这等于凭空多出了三分之一的薪水。
不过在军事基地,大家都这么做,家眷们甚至还会交流那个交换所给的价格更高一点。
所以,实际上这件爱依莲的裙子,也就50南元而已,很便宜了。
“包起来吧。”
爽快的付钱之后,孙玛丽就挽着丈夫的手,继续在购物中心里逛着,这家购物中心是江南最大的也是最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里面卖着的都是高档商品,服装、化妆品以及其它的商品,大都来自SEA。
也正因如此,来这里购物的人,大抵上都是非富即贵,普通的韩国人,即使是进来了,那也是买不起的,如果是换成几年前,全日海也只能站在门外看上几眼,但是现在……作为陆军准将的他,是可以带着妻子在这里逛逛,买上几件心仪的衣裙的,当然,还是妻子自己付钱。
没办法,他的薪水基本上都用来接济“一心会”里那些乡下出身的朋友了,这么多年,他的薪水基本上就没往家拿过,家庭开支也全靠岳父接济。
还好,岳父也是将军,薪水够高。
“日海,你看这件……”
就在李顺子刚想让丈夫看看自己试穿的衣裙时,却看到丈夫的眼睛盯着店外,店外一对外国夫妻正在那里逛着,男人应该是SEA人,女人是欧亚混血,应该也是SEA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