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22章 举州弹劾,李严势崩

第222章 举州弹劾,李严势崩

第222章 举州弹劾,李严势崩 (第2/2页)

一些根本不懂政治,以为天子要重用李严的粗莽之人这才明白,原来天子让李严当太傅、领卫将军,不是要让李严坐镇成都,而是给李严一个体面而已。
  
  而一些懂些政治的精细之人,虽早知天子或将治罪李严,但这时才彻底看清了李严其人的面目。
  
  平素里最目无王法、大逆不道的人就是李严。
  
  如今其人恐大难临头,却是连狐忠、成藩等愿意为他而死命的将士都能主动请斩,以求苟活一命,何其凉薄?
  
  莫说天子会不会再用他,便是再用,便是其人将来再度得势,又还有谁还敢再为他卖命?
  
  “斩!”
  
  李严一声令下。
  
  数十颗头颅滚落,血洒泥尘。
  
  而这些人遭斩之前,不知攀咬了多少李严往昔罪状,虽真假难知,但已无人细究了。
  
  夜里。
  
  玄武门刑场的消息一则又一则传回天子楼船。
  
  狐忠、成藩诸叛逆在临斩之前与李严的对骂,在数十近百人复述下几乎没有遗漏地被记录下来,最后封进了一口木箱中。
  
  “陛下,随狐、成二逆入江者,百人督以上尽已问斩,悬首四门。
  
  “百人督以下附逆者,共两千六百五十二人,当如何处置?”
  
  御史中丞孟光持来奏表。
  
  刘禅心里早已有了计较,不假思索道:“放归诸营,听江州都护李丰处置吧。”
  
  孟光先是皱了皱眉头,思索数息后拱手称唯。
  
  两千多人,确有小卒不知情者,尽诛的话未免波及太广,对天子影响不好,让李丰这个江州都护细细审问处置,杀错了是李丰之责,若有漏网之鱼将来闹事,也是李丰之责。
  
  就看李丰这个江州都护,到底有没有能力交出一份好的答卷,延续李氏的香火了。
  
  不过数日。
  
  江水剧变,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江州军区传开。
  
  『天子躬临江州,欲用李严为太傅、卫将军,坐镇成都。』
  
  『而李严麾下心腹,竟以为这是高祖韩信云梦游故事,欲犯上作乱逼宫救严。』
  
  『最终以大逆论处,玄武门斩首弃市者半百,更是李严亲自监斩!』
  
  江州哗然。
  
  江州肃然。
  
  有人说,李严惧己大逆事发,所以故意引诱狐忠、成藩诸将作乱,最后请斩所有心腹之将,乞活一命,乞留有用之身以俟将来。
  
  也有人说,天子在“请”李严登舟的那一刻,江州剧变就已成定局。
  
  天子南下时便早已定计,料到了但凡断绝李严与诸心腹之交通,请严登舟,则其心腹必然逼宫。
  
  倘若李严不杀犯上诸将校,那么不论如何,李严拥兵自重、犯上作乱的罪名必将坐实,无人再敢为李严辩护,其人必斩无疑。
  
  但不论事实如何,都毫无疑问地再一次向两川四境之人证明了,这位大汉天子的威仪不可触犯。
  
  毕竟,就连都督江州、东州派系之首的李严都已倒下,其他东州士人还能如何?
  
  更要紧的是,李严有罪,但李严没死。
  
  这便让江州军区,乃至所有曾唯李严马首是瞻的东州士人彻底变得被动起来,再无生事之野心。
  
  李严若是死了,部分因不得重用而有怨的东州士人或许还会义愤,还会团结,还会造谣生事。
  
  但李严活着,非但活着,还在天子面前极尽表忠之能事。
  
  如此,曾经的东州士人便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开始作鸟兽散。
  
  东州派士人中,法正先逝,孟达叛魏,李严倒下,吴懿、吴班早已是天子之人。
  
  东州之士至此群龙无首,再也没有一个能撑起大旗的人。
  
  而江州军区非李严派系之人,无不相聚尽欢,大赞朝廷仁德。
  
  须知,治理天下是要用人的。
  
  而围绕在李严周围的那些东州流寓士人,还有依附在这些士人之下的大大小小的豪强墨吏们,于人才极度匮乏的大汉而言不可或缺。
  
  在大汉尽取关中、半取陇右后,这些有治政能力之人的重要性便更加凸显。
  
  不用他们,就真的没人用了。
  
  难道用那些更加贪鄙的豪强?
  
  而倘若朝廷以强硬的态度,直接处置李严,那么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会成为惊弓之鸟。
  
  他们能做什么?
  
  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李严影响力最大的三巴之地,乃汉賨杂居,民风彪悍,前些年某位东州士人徙他郡治郡,结果本郡賨人开始聚众作乱,州郡不能平定。
  
  朝廷遣使往说,賨人耆老德高望重者向朝廷诚恳地开出了条件:
  
  『我族蛮夷也,非欲作乱,而是前府君仁德,后来者无德,若不还我等府君,百賨诸部便心不能平,恐乱不能止。』
  
  最后朝廷无奈,让那名东州士人宗族内有才有德者继太守之任。
  
  诶,结果賨人之乱立平。
  
  不是说不还前府君便不收手?
  
  事实上,还是各种利益的相护纠缠与绑定。
  
  这便是大汉在三巴之地、南中之地的政治生态了。
  
  以强硬手段直接平乱不是不可。
  
  但朝廷要计较,是换个太守的成本更低,还是以武平乱的成本更低?
  
  结果不言而喻。
  
  而现在天子留李严一命,既凸显了天子之仁德,显天子不愿轻罪托孤之臣,以伤先帝之明。
  
  而由李严亲自监斩大逆之人,既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也令李严自废武功,人心不附,自此以后,无有敢与李严交通者。
  
  随着天子亲自坐镇江州,召见江州诸将,收拢军心,把本就并非铁桶一块的江州再次分化瓦解,江州军区内诸郡县长吏弹劾李严的奏表已如雪崩一般涌至江州。
  
  更有数十人联名上书,历数李严在军州之罪状,希望天子莫要被豺狼蒙蔽圣心,当诛之无疑。
  
  天子留中不发。
  
  又数日,李严卸下江州都督、前将军印绶,与寥寥亲朋于江州玄武门码头默然相别,奉妻母幼弱,乘上逆流入京的舟船,就任新职。
  
  而李严之子李丰,暂领江州左都护之职,统万人都护军州。
  
  曾任巴西太守的荡寇将军阎芝,自汉中前线赶至江州,任江州右都护,统军万人,与左都护李丰并护军州。
  
  不日,李严部下谋逆,李严卸江州都督之任的消息,先李严一步回到了成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