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54章 四不两直,江水太凉

第254章 四不两直,江水太凉

第254章 四不两直,江水太凉 (第2/2页)

“陛下,有些不对劲。”陈到以手指向关墙,“吴贼守军…似乎有些异样。”
  
  刘禅闻声,凝眸望去。
  
  看不清晰,于是凑近。
  
  没多久便察觉到,彼处关墙相较于昨夜旌旗林立、身影绰绰的,此刻竟显得有些…疏落?
  
  旗帜依旧在,但值守的士兵数量明显减少。
  
  巡弋的士卒,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步伐拖沓。
  
  更明显的是,几处垛口后的吴兵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再是警惕地对江畔张望,而是频频向内城和北方指指点点。
  
  彼此间,似乎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甚至有人朝着关内方向激动地挥舞手臂。
  
  再仔细看。
  
  就连关寨上空升起的炊烟都透着一股惶惶不安的气息。
  
  “是空城计?”
  
  “还是说…此间吴人军心已然动摇?”
  
  法邈忽而发问。
  
  刘禅若有所思。
  
  一个念头升起:
  
  “如此惶惶不可终日之象,莫非公全、辟疆、定疆他们…昨夜已竟全功?”
  
  众人闻言,既疑且喜。
  
  刘禅率众回到炎武号上。
  
  而就在众人疑喜不定之时,上游大江江面上,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橹桨破水之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艘轻捷的赤马舟正劈波斩浪,如离弦之箭般向着龙纛所在旗舰疾驰而来。
  
  当先一舟,数员大将昂然挺立。
  
  “是安国?!”陈到眼力极佳,率先认出了刚刚才乘舟西去的关兴,随即又看到旁边两人。
  
  “还有…公全跟辟疆!”
  
  赤马舟速度极快。
  
  没多久便靠上龙舟。
  
  傅佥、赵广二人不等舟船停稳,便矫健地攀上舷梯,快步登上甲板。
  
  二将征袍破损,甲胄染血蒙尘,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闪烁着压抑不住的亢奋与大悦。
  
  “陛下!大都督!”前部督傅佥率先抱拳,声音激动沙哑,“北路克捷!”
  
  赵广紧随其后,同时躬身:
  
  “陛下!
  
  “臣等幸不辱命!
  
  “昨夜已破深涧关!
  
  “其后连追二十里,斩将夺旗,大破吴军!”
  
  “斩将夺旗?”刘禅的目光立刻被傅佥和赵广身后亲兵捧着的几个木盒吸引。
  
  “这里面是……?”刘禅指着木盒,饶有兴致。
  
  傅佥接过其中一个木盒,猛地打开,一颗须发斑白、面目狰狞的首级赫然呈现。
  
  “陛下!此乃吴将鲜于丹首级!
  
  “此獠昔年随吕蒙偷袭荆州,手上沾满我荆州将士之血,今日终授首伏诛!”
  
  另一边,赵广亦打开另外一个木盒,里面一颗头颅双目圆睁,犹带惊怒。
  
  “陛下,此乃孙吴宗亲、伪翊军将军徐忠!
  
  “其人负隅顽抗,已被阵斩!
  
  “另有孙吴宗室孙规,亦曾随吕蒙篡夺荆州。
  
  “此獠贪生怕死,已束手就擒,就在赤马舟中看押!”
  
  刘禅看着那两颗血淋淋的首级,再看向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的两员爱将,一拍船舷,放声而笑:
  
  “好!好!好!
  
  “公全、辟疆!
  
  “真乃朕之虎臣也!”
  
  陈到、陈曶、阎宇、法邈、张表等围拢过来的文武要员亦是上前,纷纷向傅佥、赵广二将道贺。
  
  “快!且将山中战事与朕细细说来!”刘禅笑意豪放,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北路详情。
  
  傅佥、赵广遂你一言我一语,将他们所历战事,简明扼要却又惊心动魄地向天子及众将叙述一遍。
  
  舱板上,众人听得心潮澎湃,就好像亲身经历了那一路高歌猛进、摧枯拉朽般的战斗。
  
  赵广最后才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天子及众文武补充道:
  
  “陛下,臣等在追杀溃兵时,从俘获的吴军口中得知,昨夜潘濬似已率一部精锐离开滟滪关,意图北上增援深涧关!
  
  “然其未至深涧,便遭遇我军击破深涧关后溃败下来的败兵!
  
  “应是知大势已去,竟未敢与我军接战,便径直接引兵东向,往巫县方向逃窜了!”
  
  “什么?”刘禅闻言先是愕然,而后与陈到面面相觑。
  
  “潘濬…潘濬竟弃关而走?!”张表亦是失声,脸上同样是难以置信之色。
  
  刘禅再次望向那座此刻显得异常安静的滟滪关,一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关上守卒突然间如此惶惶不安。”
  
  刘禅身后,张表也抚掌大叹:
  
  “是啊!
  
  “若非潘濬遁逃,军心崩解。
  
  “关上守卒焉能是这般光景?
  
  “潘濬…潘濬,不意其人竟做出此等事来?!”
  
  语气中,有几分大喜,亦有几分不可思议。
  
  这厮叛汉降吴,又主动进献大汉在荆州布防图给孙权,才导致荆州在短时间便尽丧敌手。
  
  如今,其人深得孙权信重,更为孙权持节督军,这样一个人,竟临阵弃军而逃?!
  
  众人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是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
  
  若潘濬仍在,即便军心动摇,凭借关险与其威望,或许这座滟滪关还能支撑一阵。
  
  如今,潘濬率先弃军而逃。
  
  这座滟滪关,赫然是唾手可得!
  
  …
  
  与此同时。
  
  与汉军惊喜不同。
  
  滟滪关内,赫然是另一番景象。
  
  潘濬参军邓玄之,此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中军帐内来回踱步,脸色苍白如纸。
  
  他方才试图整顿防务,弹压军中的流言蜚语,却发现自己的军令已然不再好使了。
  
  潘濬弃关而逃的消息,已如暴风肆虐,迅速席卷全军。
  
  “潘太常…真的走了?!”
  
  “把我们丢在这里等死?!”
  
  “蜀军…蜀主就在外面,我们怎么办?!”
  
  各种惶恐、猜疑、绝望的喝骂。
  
  在滟滪关寨城的各个角落响彻。
  
  邓玄之闻之,心惊肉跳。
  
  潘濬弃军而走,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其人不仅仅是持节督军的主帅,更是荆州士人之冠首,是无数荆州籍官吏、将士的主心骨。
  
  如今,这根主心骨倒了。
  
  还是以如此不光彩的方式……
  
  恍惚之中,邓玄之眼前浮现一幅令他毛骨悚然的图景。
  
  愤怒的士卒冲进帐来。
  
  将他这个潘濬参军乱刀砍死。
  
  然后…割下他的首级,作为向汉军乞降的献礼!
  
  念及此处,一股寒气自其人脚底直冲天灵盖,让他不由发颤。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猛地停下来来回踱步的脚步。
  
  先是深吸一气。
  
  再是深吸一气。
  
  最后再吸一气……
  
  一刻钟后,他才终于鼓足了气,一个箭步猛地冲出帐外。
  
  刚一出帐,整个人一愣。
  
  只见自己的军帐周围,已经围满了不知数十还是数百个眼神不太对劲的大吴将士。
  
  见此情状,他咽了口唾沫,强自镇定下来,紧接着便对着周围惶惶不安的士卒们嘶声大喝:
  
  “休要胡言乱语,乱我军心!
  
  “潘太常岂是弃我等而去?!
  
  “他是…他是见深涧关危急,亲往救援!
  
  “如今不过是战事不利,暂退巫县重整兵马罢了!
  
  “不久…必引援军回来救我等!
  
  “我等…我等深受国恩,正当坚守待援!
  
  “岂能胡言乱语心生降意?!”
  
  问罢,其人目光扫过一张张或麻木或怀疑的脸。
  
  犹豫片刻,再次尖声喝问:
  
  “不论其他,若是降了蜀虏,我等在江东的家小妻儿又当如何?!
  
  “蜀主刘禅向来苛待降人,我等岂能自寻死路?!
  
  “守住!只要守住几日,太常必率援军至!”
  
  然而,这番色厉内荏的呼喊,并未能激起多少回应。
  
  许多将士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空洞。
  
  家小妻儿?
  
  先活过眼下再说吧!
  
  潘濬持节督军,跑了!
  
  你这还跟我说什么援军?!
  
  邓玄之看着一众将卒的反应,心下陡然一寒,绝望、恐惧等情绪不住向他袭来。
  
  …
  
  关外,汉军已然行动起来。
  
  刘禅的金吾大纛矗立于『炎武』号舰首,在江风吹拂下肆意舒展,猎猎作响。
  
  象征着大汉天子的权威,如重锤利刃,狠狠撞在寨内吴军茫然大恐的心脏上。
  
  关兴开始指挥士卒,将鲜于丹、徐忠…等七八名吴将首级高高挑起,悬挂于长竹之上。
  
  数十名嗓门洪亮的军士,押着吴国宗亲孙规,簇拥着数枚被枭于长竹的首级。
  
  抵近关墙。
  
  大声呼喊示众。
  
  “吴犬听着!”
  
  “尔等大将鲜于丹、徐忠…等已然授首!”
  
  “宗亲孙规,亦束手就擒!
  
  “潘濬弃尔等如敝履,早已逃之夭夭!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难道要为他们陪葬吗?!”
  
  汉军劝降的吼声一如惊雷。
  
  那几颗血淋淋的狰狞首级,又在竿头不住摇晃。
  
  关上。
  
  吴军将卒听得明白,看得真切,最后一点侥幸心理彻底崩溃。
  
  主将逃了,大将死了。
  
  蜀主刘禅又御驾亲征了!
  
  这仗还特娘的怎么打?!
  
  “——当啷!”一声脆响。
  
  不知是谁先扔下了手中的兵器。
  
  紧接着如堤坝决口,连锁反应在一瞬间发生。
  
  叮叮当当的武器落地声,在滟滪关寨前此起彼伏,继之不绝。
  
  关门被从内部缓缓打开。
  
  残存的吴军守卒跪地请降。
  
  汉军兵不血刃,迅速接管关隘。
  
  然而,在清点俘虏时,却唯独不见了潘濬参军邓玄之。
  
  一名投降的吴军都尉战战兢兢地朝陈到禀报:
  
  “禀…禀都督。
  
  “邓参军…他…他见大军入关,悲呼数声『无面目见吴侯』,已…已投江自尽了!”
  
  消息很快报至刘禅处。
  
  刘禅闻言,不由挑眉。
  
  邓玄之此人,他有些印象。
  
  其人乃是大汉叛将郝普,也就是如今孙吴廷尉的挚友。
  
  昔日郝普被吕蒙算计投降,就有此人的“功劳”。
  
  “投江自尽?”刘禅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是自觉无颜见孙权。
  
  “还是怕朕容不下他这等反复之人?”
  
  对于这种见利忘义、叛国投敌,还拉挚友下水的无耻之辈,刘禅本能有些厌恶。
  
  其投江自尽,倒也省事。
  
  然而,就在当天下午,让刘禅感到一阵错愕的事情发生了。
  
  他先是收到消息。
  
  大江下游一处哨卡,几名负责巡视江面的大汉斥候,忽然发现岸边芦苇丛中有异动。
  
  他们小心包抄过去,竟抓获一个浑身湿透、瑟瑟发抖、试图躲藏的文官模样之人!
  
  经吴军俘虏辨认,赫然便是那个据说已经“投江自尽,以身殉国”的潘濬参军邓玄之!
  
  傍晚。
  
  邓玄之被五花大绑、狼狈不堪地押到刘禅身前。
  
  刘禅看着其人那副落汤鸡模样,又想起上午听到的“壮烈”汇报,不由觉得有些荒谬可笑。
  
  踱步到邓玄之面前。
  
  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而后语气带着几分玩味:
  
  “邓参军。
  
  “朕听闻你忠义无双,已然投江自沉,殉了你的大魏吴王。
  
  “怎地…这江水竟没能收了你?
  
  “还是说,临时改了主意,欲反吴…归汉?”
  
  邓玄之浑身湿透,垂首跪地。
  
  头发黏在额头上。
  
  牙齿冻得咯咯作响。
  
  沉默许久之后,才声若蚊蚋,含糊不清地嗫嚅开口:
  
  “江…江水太凉…罪臣…罪臣……”
  
  “——哈哈哈哈!”
  
  炎武号上,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狂笑,就连一向严肃的陈到,嘴角也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刘禅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邓玄之已是羞惭得无地自容。
  
  刘禅摇了摇头,不再看这丑态百出的降人,挥了挥手:“带下去,看管起来。”
  
  刘禅语气已无多少兴趣。
  
  身自来到船舷边,扶舷东望。
  
  巫县乃汉吴边境,守备森严。
  
  而其中,又以深涧关、滟滪关布兵最重。
  
  如今,深涧关、滟滪关,这两座扼守峡江的战略要地,连同兵器甲仗、粮草军资数以十万计,尽数落入大汉之手,孙吴戍守西境的大军,已十去其三。
  
  通往巫县,秭归,夷陵,乃至整个荆州的大门。
  
  已向大汉洞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