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 (第1/2页)

洛阳。
  
  曹叡端坐御座,阶下文武肃立。
  
  未几,吴国使臣,太中大夫赵咨整肃衣冠,持节而入。
  
  “外臣奉大吴皇帝之命,特奉礼参见大魏陛下。”其人声音清朗,面容平静。
  
  曹叡冷哼一声,神色睥睨。
  
  吴使赵咨不卑不亢,不惧不怒,继续朗声出言:
  
  “臣闻天道靡常,惟德是辅。
  
  “值前后两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而火德既衰,荧惑守心。
  
  “复仰观天象,见王气三分。
  
  “一在昴毕二宿,应北方之魏。
  
  “二在翼轸分野,示东南之吴。
  
  “三在井鬼之域,则西方之蜀。
  
  “王气并悬,三国鼎立,各正天命,实乃天意。
  
  “我主吴皇生于东南,奉天承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
  
  不待赵咨再继续说下去,曹叡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发出一声嗤骂将其打断:
  
  “孙权?
  
  “称帝?”
  
  “他凭什么?
  
  “奉天承运?
  
  “奉的哪个天?
  
  “承的什么运?”
  
  阶下,钟繇微微蹙眉。
  
  陈群面无表情,刘晔眸中讥诮。
  
  辛毗与高堂隆相顾而视,俱皆面露不屑之色。
  
  而赵咨面色不变,既不惧,也不恼,只继续自顾自出言:
  
  “大吴天子幼冲嗣业于危难之际,是其聪也;
  
  “拔鲁肃于草莽、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
  
  “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
  
  “夷陵北屈于魏,西拒于蜀,是其略也;
  
  “如此聪明、仁智、雄略之主,奉黄天,承帝运!
  
  “于是黄龙见于彭泽,凤凰栖于苍梧!
  
  “朱雀筑巢武昌,嘉禾生于四野!
  
  “此非天命昭昭乎?”
  
  曹叡闻言,似笑非笑:“孙权读过书吗?”
  
  赵咨也不理会曹叡此问何意,只自顾自答曰:
  
  “大吴天子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叡不由嘿然:
  
  “如先生这般人才,不知孙权麾下有几人?”
  
  赵咨坦然应答:
  
  “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
  
  “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数尽。”
  
  曹叡忽而仰天大笑,笑声在殿中回荡,良久方歇。
  
  最后,他站起身,袍袖一拂:
  
  “与尔多言无益,且带着孙权之礼回去罢,朕不杀你。”
  
  赵咨却是不退反进:
  
  “外臣此来,另有一事相告。”
  
  曹叡不耐烦地猛一奋袖:
  
  “巧了,朕也有另一事相告!
  
  “你回去告诉孙权,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朕不日便将兴师南下,让他洗干净脖子,引颈受戮。”
  
  言罢,曹叡示意殿中虎贲送客。
  
  几名全副披挂的虎贲扶刀上前。
  
  然而不待虎贲将自己架出殿外,那吴使赵咨便朗声出言:
  
  “陛下!
  
  “去岁冬月,值魏吴各自罢兵之际,蜀主刘禅自白帝西归,返成都主持更元改年之事,并贺尽复关中、还于旧都之喜。”
  
  曹叡闻此,眉头微蹙。
  
  虎贲不知道得到了什么信号,全部止住了手脚。
  
  赵咨见状,便又徐徐道来,语速再度恢复平稳:
  
  “我大吴皇帝得知蜀主西归,白帝空虚,乃举大军十万西进伐蜀,必欲纳成都王气入大吴彀中。
  
  “特遣外臣问一问陛下,不知陛下可还记得曹真之死,张郃之毙,司马之败,关中之失?若欲报仇,此不失为千载良机。”
  
  曹叡眸子一凝,身子微微坐直。
  
  阶下群臣也收敛轻蔑之色,彼此交换着眼神。
  
  然而就在吴使赵咨以为曹魏君臣动摇之时,曹叡却是忽然下令,语气不容置疑:“送客!”
  
  赵咨眉头微皱,却是不待虎贲上前架他,便自顾自躬身行礼,从容退出大殿。
  
  待吴使离去,曹叡收敛神色。
  
  环视阶下群臣,徐徐出声:
  
  “诸卿以为,孙权此来何意?”
  
  他声音清冷,大殿荡起回声。
  
  群臣一时默然。
  
  中领军杨暨率先出列:
  
  “陛下,孙权僭号称帝,实乃跳梁小丑!
  
  “然其伐蜀之事,若属实,确是我大魏良机!”
  
  辛毗沉吟片刻,道:
  
  “陛下,孙权狡诈,其言不可信之半分,此番遣使而来,必是诱我攻蜀,他好坐收渔利!”
  
  曹叡轻轻颔首。
  
  群臣俱以为然。
  
  而就在此时,年岁、官位俱为最长的太傅钟繇出列:
  
  “陛下,大江之险,有如天堑,非只南北,西东亦然。
  
  “白帝城自刘焉始,经营已数十载,又有夔门之峡为其屏障,可谓固若金汤,孙权新僭帝号,老臣不以为他会于此时贸然兴兵西进。
  
  “此战,多半是伪汉突至,孙权此时遣使而来,联魏伐蜀是假,求援于魏是真。”
  
  曹叡闻言一怔。
  
  他确实忽略了这个可能。
  
  中领军杨暨与身旁的陈群,亦相互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
  
  忽然间,曹叡眉头愈紧:“刘禅为何去年秋冬不动手?偏要等我大魏与孙吴各自罢兵,孙权能腾出手来应付之时才动手?”
  
  “此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也。”钟繇捋须而言。
  
  “彼时陆逊先与大司马于襄樊对峙,复又战于青泥、沧浪,吴军主力似在北线,然西线亦备重兵守御,吴人无不枕戈待旦,俟蜀东来。
  
  “若蜀人彼时东进,孙权必弃北防西。
  
  “今陆逊还师,孙权称帝,刘禅西归,吴人皆以为西线无忧,反倒疏于防范,让蜀人有了可乘之机。”
  
  曹叡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良久才道:
  
  “若当真是蜀军奇袭吴。
  
  “诸卿以为,刘禅能有几成胜算?”
  
  “难。”钟繇摇头。
  
  “吴人西线大将乃荆州潘濬。
  
  “此人当年叛蜀投吴,乃使荆州须臾陷于孙权之手,蜀人常为此切齿痛恨。
  
  “其已无退路,必为孙权效死卖力,且吴军据江险而守,纵刘禅出其不意,亦非旦夕可破。”
  
  江南王佐刘晔见天子意动,此时亦出列补充:
  
  “太傅所言是极,更何况…陆逊大破刘备不过数载,吴军水师精锐犹在,蜀人非但缺乏晓习水战之将,更乏舟船水卒。”
  
  曹魏在东吴的眼线多不胜数,孙权内部虽然没有被渗透成筛子,但是那些称不上机密的消息,曹魏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倘若蜀军没有胜算的话,孙权那厮又何必遣使来联魏伐蜀?”曹叡忽地冷笑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