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官 > 第31章:简册重辉,大道未央【5K】

第31章:简册重辉,大道未央【5K】

第31章:简册重辉,大道未央【5K】 (第1/2页)

初平元年夏四月,丁亥日。
  
  邙山大战之后赵云率兵趁势拿下函谷关,但由于孤兵深入便不敢再继续追击。
  
  与此同时,宣平门外。
  
  看着铜驼街两旁的残垣断壁,宅邸废墟,魏哲一时无言。
  
  极目望去曾经高耸的南宫、北宫此刻也化作尘土,只剩下焦黑的宫墙。
  
  百里之内,竟看不到一点鸡犬人烟的痕迹。
  
  曾经令四夷仰视,惊为神京的洛阳,就这样成为了一座废城。
  
  此情此景,魏军自魏哲以下见之者无不唏嘘叹息。
  
  “董卓该死!”魏哲忍不住说了一句废话。
  
  但此刻在场的众人却齐齐点头,因为只有这句话才能表达他们此刻的心情。
  
  不过由于洛阳太过残破衰败,魏哲也只能无奈的率军驻扎在毕圭苑。
  
  十年前刘宏建毕圭苑、灵昆苑时,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处会成为军营。
  
  当然,也怪不得魏哲与董卓都先后选择在此处驻扎。
  
  别看此处只是洛阳城外的一处天子别苑,然而此地的规模却相当庞大,
  
  实际上毕圭苑分为东西二苑,东苑一圈有一千五百步,中间有鱼梁台,西苑一圈有三千三百步,两苑之中足足有房屋数百,俨然一座小城。
  
  于是魏哲一边清缴董卓残部,一边派人寻找元骏的踪迹。
  
  是的,这厮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失联了。
  
  虽然大概率元骏已经凶多吉少,但魏哲还是想看能不能找到他的尸首。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得给元俊家人一个交代。
  
  念及此处,只见魏哲当即吩咐道:“来人,将徐荣请来。”
  
  说来邙山一战董军大溃,徐荣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不小心便落在后面。
  
  并且在被魏军围住之后,徐荣直接束手就擒了。
  
  那干净利落的架势让毛坤想要拿个斩首敌将的功劳都不好意思。
  
  也幸好毛坤当时没有冲动,否则徐荣估计死了都得喊冤。
  
  片刻之后,只见徐荣缓步入内,一丝不苟的行礼拜见。
  
  魏哲见状也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子平,据闻元子良曾在你门下,不知他现在何处?”
  
  徐荣闻言躬身回道:“不敢隐瞒将军,元子良确实曾为我府上门客,不过……火烧洛阳之后他便告辞了。”
  
  魏哲的反应让徐荣意识到,元骏的身份或许不仅仅是他的故吏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徐荣当即建议道:“将军可命人细细搜寻蔡侍中府,或有所得。”
  
  “蔡伯喈?”魏哲一听顿时愣住了,元骏什么时候和蔡邕勾搭上了?
  
  见此情形,徐荣便知他不清楚元骏近况,当即解释道:“蔡公为董相国征辟后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后被留任侍中,我听闻子良曾在蔡府做客。”
  
  毕竟元骏也是侍御史,蔡邕便是只当了一天值两人也算是同僚了。
  
  而且毕圭苑中虽没看见蔡邕,但徐荣隐隐觉得他未必随董卓一起撤回了长安。
  
  事实也正是如此!
  
  ……
  
  半个时辰后,看着颇为狼狈的蔡邕、元骏等人,魏哲顿时哑然。
  
  他没想到这几位竟然真的藏在已经烧成一片废墟的蔡府之中。
  
  若不是魏哲下令严加搜寻,下面的士卒还真的未必能找到蔡府地窖。
  
  待蔡邕等人略微整理一番后,魏哲才颇为好奇道:“闻听董仲颖对蔡公颇为礼遇,怎生……落到这般田地?”
  
  蔡邕闻言顿时怅然一叹道:“还不是为了先贤典籍。”
  
  说罢只见蔡邕眼神感慨的看着魏哲,赞叹道:“未想将军如此看重文教,实在令老朽惭愧。”
  
  蔡邕也是爱书之人,更是喜欢藏书之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甘冒奇险隐匿下元骏的缘由。
  
  与此同时,见蔡邕这么一说魏哲便明白此事定和元俊有关了。
  
  元骏见状亦不磨叽,当场便将他一个月来的谋划和盘托出。
  
  话说在董卓火烧洛阳之前,迁都长安一事便闹得洛阳满城躁动。
  
  当时的元骏在察觉到董卓当真有迁都之心后,便惦记上了宫中的东观藏书。
  
  别看他这两年陆陆续续抄录了不少,但相对于东观藏书而言却不值一提。
  
  于是当众人都惦记着自己那点家当时,元骏则在为如何保存这批藏书奔走。
  
  他起先是想收买侍卫,将东观藏书偷偷运出城外藏匿起来。
  
  然而东观乃书山学海,其中藏书何其多矣。
  
  别的不说,光武帝当年还都洛阳时所运秘书典籍便有两千余车。
  
  如今过去快两百年了,多年收集下来东观藏书的数量已然三倍于前。
  
  如此庞大的藏书数量,想要悄无声息的运出洛阳自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在被逼无奈之下元骏只能行险一博,找上了蔡邕。
  
  因为蔡邕爱书满朝皆知,而且如今朝中文臣便要属他和王允最受董卓器重了。
  
  王允被打发去了长安先行准备,元骏也只能在蔡邕这里想办法了。
  
  幸好蔡邕没有辜负元骏的信任。
  
  在得知他奉魏哲之命准备救下这批典籍之后,蔡邕只是略作沉吟便答应了。
  
  毕竟从董卓入朝之后的种种举动来看,他着实不像是爱惜典籍的人。
  
  如此一来,一旦正式迁都这批典籍的下场可想而知了。
  
  蔡邕可不敢奢想出身凉州的董卓会对这些先贤典籍有多爱护。
  
  若是以前他或许还想规劝董卓成为治世贤臣,但现在却完全死心了。
  
  废立天子还能勉强解释,但迁都一事确非人臣之举。
  
  可以说董卓的种种行为,已经将汉室威严踩到了泥泞之中了。
  
  于是在蔡邕的配合下,元骏等人趁着迁都之前满城混乱的机会悄然行事。
  
  他倒不是将藏书都运出城外,而是选择就地埋藏起来。
  
  由于时间仓促他们也只能草草以木箱收敛,等待着日后再来挖取。
  
  也幸亏元骏下手及时,因为迁都之时公卿各家所藏的缣帛图书不是无奈舍弃,便是一路走一路丢,能安然运到长安的十不存一。
  
  说到这里,只见蔡邕心有余悸道:“幸而我等在掩藏了东观藏书之后,亦将辟雍、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也处理了七七八八,否则圣道大殇矣!”
  
  对了,蔡邕家中的四千余卷藏书也就地掩藏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满朝公卿都迁去长安时蔡邕才会找借口留了下来。
  
  今早董卓率兵魏哲决战时,蔡邕、元俊等人不知结果这才回到老宅躲了起来。
  
  而在听完了前因后果之后,魏哲顿时感慨连连。
  
  “子良,你当真是给我好大一个惊喜呀!”
  
  他救的岂只是些许典籍藏书,那是华夏的文脉传承呀!
  
  最关键的是元骏同时也将两汉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藏了起来。
  
  有了这些律令图书档案在手,魏哲对当今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形势强弱、民众疾苦等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走到元骏面前亲自为他斟酒。
  
  “来,子良,满饮此杯!”
  
  看着魏哲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元俊心中顿时感动莫名。
  
  如此礼遇,实古之明主也!
  
  念及此处,元骏当即恭谨的将杯盏之中的黍酒一饮而尽。
  
  而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戏志才、氏仪等人亦是忍不住面露羡慕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