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交趾问题
第63章:交趾问题 (第2/2页)甚至要不是虞翻出兵,恐怕许贡已经被刘繇擒杀,哪里有机会逃入太湖。
四个功臣之中,魏哲唯独对虞翻另眼相看。
宴席之上他并没有宣布对虞翻的封赏。
而虞翻见状也没有表现出患得患失之态,依旧泰然自若,应答自如。
见此情形,魏哲心中越发满意。
于是宴席结束之后,魏哲单独留下虞翻私谈。
……
午后,书房。
看着面前英武沉稳的虞翻,魏哲终于开口问道:
“仲翔,你对交州了解多少?”
虞翻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回答道:
“中平元年,故交州刺史贾琮受先帝诏命,迁冀州刺史。”
“故车骑将军朱儁之子朱符,乃任交州刺史,监察地方。”
“然朱符为政远不如贾琮,贾琮在时,轻赋税,抚难民,惩贪腐,选良吏,一年使交趾安定,百姓乐业。在任三年,交州考评为大汉之最!”
“但朱符继任之后,以其地有明珠、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材之物,多有盘剥,行事颇为暴虐。”
“我曾听闻,朱符曾下令百姓捕黄鱼一条,便需缴稻谷一斛为税。”
“是故交州百姓宁忍饥挨饿,亦是不敢捕捞鱼获以自足。”
为什么虞翻对交州的事情了解的这么详细呢?
主要朱儁就是上虞人,虞翻少年时就与朱符相熟。
甚至朱符继任交州刺史之后,还欲征辟虞翻为刺史府从事。
只不过虞翻深知此人秉性,不愿听其指使,便拒绝了征辟。
朱符倒也没有强求,转头就征辟了虞翻的族弟虞褒、以及同乡刘彦为属官,带着一票上虞乡党在交趾作威作福。
在这种情况下,虞翻的消息渠道想不灵通都不行。
听到这里,魏哲倒是有些诧异了,他真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
他之所以询问交州之事,其实完全是因为朱符这厮太猖狂了。
话说豫章郡投降之后,魏哲基本上就已经全部占领扬州了。
故此在周术降术送到之后,魏哲亲自给交州刺史朱符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先是回忆了一番当初与朱儁共平黄巾的旧事,对朱儁大加赞扬,然后便以扬州重归太平为由,邀请朱符归乡祭祖。
其目的,无非就是借着平定扬州之威势,看看能不能顺势拿下交州。
毕竟交州那可是要比辽东还要蛮荒的地方,无论人口还是军备都远不如扬州,怎么看朱符都应该明白如何选择!
却不想朱符接到信件之后竟然当众撕毁,直接赶走了魏使。
这让刚刚才剿灭袁术、拿下扬州的魏哲很不高兴!
哼!不识时务!
不过他到底还是有些理智,并未因为几场大胜就飘飘然了。
这次找虞翻私谈,也是在考虑应该用什么态度处置交州。
是直接用大军征讨,还是用手段招抚?
不想魏哲这边还没有做出决断,知晓了其中缘故的虞翻却连忙劝谏道:
“殿下息怒!”
“朱符虽然不时天命,然交趾确非善地,殿下当谨慎用兵。”
魏哲也不觉得被冒犯了,反而虚心问道:
“此言何解?”
虞翻当即以指沾酒在案几上画图示意道: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前汉武帝灭南越国,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方有交趾刺史部。”
“后至前汉末年,珠崖、儋耳两郡裁撤,故有今日之交州七郡。”
“此七郡之地,土人多而汉人少,多瘴疠之气。”
“殿下此次所率大军虽精锐异常,皆百战虎士,然终是北人。”
“一旦大军入交趾作战,恐怕十折三四,徒损元气。”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默然。
说实在的,瘴疠之气对于他来说还真是一个陌生事物。
后世没见过,来到大汉之后一直在北方活动,就更没见过了。
犹豫片刻之后,他忍不住道:
“交州瘴疠之气如此恶毒,此地百姓怎能生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尔!”
虞翻只一句话,就让魏哲无话可说。
不过根据虞翻的解释,交州本地人也吃不消瘴疠之气。
只不过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知道该如何躲避应对罢了。
可北军一旦进入,就免不了要中招了。
比如当年始皇帝平南越国,随军民夫便伤亡十数万人之多。
汉武帝时亦是如此,北军在交趾能发挥的战力往往不足一半。
所以虞翻给出的建议是——缓缓图之!
用他的话来说,魏军这样的百战精锐折损在交趾实在是可惜了。
不如暂且放朱符一马,因地制夷!
当他说出自己的看法后,魏哲终于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就是他需要的交趾太守,也是他未来的交州刺史!
念及此处,魏哲终于展颜一笑。
“虞翻听令,孤今命尔为南海太守。”
“东南诸事,孤便交给你了!”
闻听此言,虞翻那叫一个心潮澎湃。
他明白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机遇,或许他这辈子的功业就在这一遭了。
于是他强忍住心中的激动,在魏哲面前大礼拜倒在地,郑重道:
“纵然身死魂销,微臣亦定不让殿下失望!”
即便现在他这个南海太守还只是个虚名,需要虞翻自己去交州手里拿,但他也没有丝毫畏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