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什么情况?小日子居然没有小冰河?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什么情况?小日子居然没有小冰河? (第2/2页)进京之后,李定国等人因为不是使臣,就按照朝廷的规矩住到了会同馆。
会同馆,是朝廷设立的官方指定接待机构,它的主要职责便是专门安置那些进京朝觐、述职或者因公干而来的外地官员。
当然,如果你要是有钱的话,自然也可以自行去寻找那些奢华舒适的客栈居住。
不过李定国显然不属于这类有钱人,他身上所携带的那点银子在京城这物价高昂的地方根本住不了几天客栈。
因此经过一番权衡和思索,他最终还是乖乖地选择住进了会同馆。
与他一同前来的那些辽东将士们,情况也和他相差无几。
不过他们在会同馆的待遇可就比不上李定国了。
由于会同馆是根据官职来安排房间的,那些官职稍高一些的官员和武将,便能独自享受一间宽敞明亮的单间。
而那些身份较低的官员和武将们,就只能挤在类似于大通铺的地方了。
尽管住宿的环境如此简陋,但会同馆却有着一个让人无法抗拒的优点,那便是包吃包住,而且吃的还挺好,三菜一汤总是有的。
因此这对于李定国这些囊中羞涩的将领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起床之后,李定国走到一旁准备好的水盆边洗了把脸,冰冷的水刺激着他的皮肤,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
随后他拿起毛巾,胡乱地擦了擦脸,然后便去找到和他一同前来的一众将士,打算去吃点东西。
只是在走到一处拐角时候,李定国的脚步突然顿住了。
他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不远处的一个地方,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和惊讶的神情。
只见对面的走廊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赫然出现,那身影的步伐、姿态,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并且很快和一个脑海中熟悉的身影重合。
李定国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嘀咕:
怎么回事?难道是眼花了?
因为在那恍惚之间,他好像看到了罗汝才。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罗汝才不是跟着他的义父张献忠在河南吗?
河南距离京城千里迢迢,他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京城,而且还是在会同馆这个地方?
要知道会同馆可是只有大明官员才能居住的,罗汝才一个农民军将领,怎么着也不应该会出现在这里!
想到这里,李定国只觉得有些好笑,他觉得自己大概是昨晚没睡好,以至于出现了幻觉。
然而就在他自我安慰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
“李定国,是你吗?”
这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李定国的耳边响起。
他蓦然抬头一看,只见说话之人正是之前被他认成罗汝才的那个人。
不.
更准确地说,这个人就是罗汝才!
一瞬间,双方两人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仿佛见鬼了一样。
李定国只觉得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一样。
至于对面的罗汝才,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
因为双方都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遇到对方。
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罗汝才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李定国被朝廷俘虏了。
当初李定国在与左良玉部的战斗中被俘,这个消息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因此他们都以为李定国是被左良玉给杀了。
为此张献忠之前还伤心了好一阵。
同样的,李定国也不知道罗汝才投降朝廷的事。
自从他被俘之后,就被迅速押送到了京城,在京城待了几天后,他又被派去了辽东,对于陕西、河南一带的事情根本一无所知。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这幅场面。
两个人隔着几十米面面相觑,都是一副见鬼的模样。
李定国身边的将士们只觉得一阵莫名其妙,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自家将军好像认识对面那个人,但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不多时,罗汝才率先反应了过来,他迈开大步就朝着李定国走了过来,然后笑道:
“定国兄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你,走,去我客房里坐坐,咱们好好聊聊。”
李定国神色复杂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吩咐了几句话,这才跟着罗汝才离开了。
一路上,两人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彼此遭遇的好奇和疑惑。
罗汝才的客房位于会同馆的一角,相对比较安静。
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十分精致,一张木质的床铺摆在墙角,上面铺着干净的床单和被子,一张小桌子摆在房间中央,上面摆放着一套茶具和几个茶杯。
旁边还有一张书桌,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旁边的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
另外还有一个正在燃烧的火盆,不过火盆里烧的可不是什么蜂窝煤,而是上好的木炭。
这点可比李定国强多了,因为李定国房间里烧的可不是什么煤炭,而是蜂窝煤。
很明显,会同馆的官员也知道罗汝才身份特殊,所以不敢怠慢。
进屋之后,罗汝才邀请李定国在对面坐下,然后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茶水冒着袅袅的热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然而,此时两人却都没有心思去品尝这茶水的滋味,他们的神色依旧有些复杂,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不过和李定国不一样的是,罗汝才反应得比较快。
虽然刚开始看到李定国的时候他有些惊讶,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
那就是李定国当初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了朝廷,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京城,并且住在会同馆了。
要知道这地方只有有官身的人才能住。
而李定国这会也知道,罗汝才和他一样是投降了朝廷,不过他却不知道罗汝才是怎么投降朝廷的,是他和一样被俘的?还是主动的?
此刻他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毕竟曾经他们都是为了反抗朝廷的压迫而并肩作战的农民军,如今却都投降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