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好好做事,我有数
第136章 好好做事,我有数 (第2/2页)这种事情一多,注定就会乌烟瘴气。
哪个创业团队的首脑人物事业刚有点起色就大肆享受的?
何况,赵安现在自视甚高,认为就他现在的身份和权势,有心之人真想用女色腐朽拉拢他,起码得是个格格吧。
老太爷家的弄不好,帽子王家的也可以,实在不行四十以下的福晋他都照单全收。
两个丫鬟不值得他费精力。
见赵安只看了那两个俏丽丫鬟一眼便不多瞧,安德顺赶紧挥了挥手,两丫鬟见状只好默默退下。
赵安的随员们见状也知趣退出。
厅内只有坐下喝茶的藩台大人和小心翼翼的同知大人。
两口暖心清茶入肚后,赵安放下茶碗这才抬头看向安德顺,脸上浮出淡淡笑容:“这里,还不错。”
闻言,安德顺心中一喜,继而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奉上,躬身道:“这是下官遵大人示下清查李源家产及其任内亏空追缴赃款的明细,还请大人过目目前查抄变卖的李源家宅、田产、古玩、字画等共计得银十四万三千余两,均已入库。其余一些细软,仍在估验之中。”
“噢?”
赵安接过册子随意翻看了几页,见数目清晰条目分明,足见安德顺在此事上是下了大力气且极为卖力的。
十四万余两与李源为官以来的收入也对得上,就是有偏差也差不了多少,便点了点头道:“此事办得甚好。李源人虽死其罪却是难容,这些赃银除缴五万两入国库外,其余皆入藩库,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大人!”
安德顺连忙应下,迟疑片刻又道:“禀大人,下官在追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官员昔日与李源沆瀣一气、朋比为奸,这些人如今也仍尸位素餐,恐于大人整顿吏治、安抚民生之大计有碍。”
“哦?都是哪些人?”
赵安来了兴趣放下册子,示意安德顺说下去。
肃清遗毒这一块,他拿手。
见赵安兴趣十足,安德顺精神顿时一振,上前半步压低声音道:“一是那凤阳县令周文魁,二是那凤台县令陈书宝。”
赵安眉头一挑:“这二人都犯了哪些事,捡要紧的说。”
“大人,凤阳县令周文魁过去自恃有李源撑腰,平日只知盘剥百姓逢迎上官,数月前本府大旱凤阳县受灾很重,然周文魁救灾却迟缓无力,敷衍塞责!省里拨下的两笔救灾钱粮被其挪用近半用以修补其县衙后花园及私宅,致使凤阳境内灾民流离失所,死者甚众.”
说完,安德顺从袖中抽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周文魁诸项贪赃枉法事,时间、人证、物证都写的明明白白,显然是功夫做足了的。
在赵安翻看周文魁罪状时,安德顺继续道:“凤台县令陈书宝更是贪婪无度,仗着李源撑腰将凤台县视为他家私产,横征暴敛,贪赃枉法下官查出其不仅插手盐务、私设关卡收取厘金,更在灾后倒卖朝廷赈济粮,以次充好,甚至用霉米陈糠搪塞灾民从中牟取暴利。民间怨声载道,皆称其为陈扒皮!”
言罢,同样呈上陈书宝的罪状。
赵安看后勃然大怒,猛的一拍桌子:“灾民嗷嗷待哺,彼辈却中饱私囊,简直罪该万死!”
霍然起身,朝外厉声喝道:“来人!”
几名亲兵立时涌入。
“命人速将凤阳县令周文魁、凤台县令陈书宝锁拿归案,将这些罪状连人一并移交按察使司衙门。”
赵安声音冰冷,没有丝毫犹豫将安德顺搜罗的“黑材料”递给一名亲兵。
“嗻!”
几名亲兵立时遵令办差,相关文书自有随行的藩司书吏草拟,用印之后即为合法捕文。人拿到移交给按察使司后,再硬的汉子他也得乖乖招供。
供状有了,赵安这边再用印上报刑部即可。
区区两个知县,还不劳赵安特意上折子跟老太爷详细说明情况。
见藩台大人雷厉风行就命拿人,安德顺自是心中狂喜,周、陈二位县令与前任知府李源关系密切不假,仗着李源撑腰胡作非为也不假,但同他安同知不对付也是真的。
挟私报复肯定是有的。
可藩台大人问都不问就命拿人,显然是对他的高度信任。
按规矩,知县犯法须由知府上报再逐级抓捕,赵安直接动用藩台职权越级抓人,也表明对安德顺工作的高度支持。
就差明摆告诉你安德顺只要有我在,你安德顺以后就是凤阳的一把手。
内中意味,需要多言么?
安德顺知道他表忠心的时刻到了!
赶紧跪倒在地:“下官蒙大人信重委以暂理府事之责,诚惶诚恐,唯恐有负大人期望,日后下官定当唯大人马首是瞻,大人但有所命,下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安脸上浮现笑容,亲自将安同知扶起,不无鼓励道:“你办差得力本官是看在眼里的,凤阳知府如今缺着,你且安心做事,本官心中有数。”
一句心中有数,让安德顺如同吃了颗定心丸,浑身骨头都轻了几两。
旋即却见藩台大人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到其手中:“这上面的事情你都要一一办理。”
什么事?
安德顺低头看去,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这个同知要全力协助咸丰行在凤阳及下面的州县开设分行,同时要将凤阳府和下面州县官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官府正常开支全与咸丰行挂钩。
总之,只要是从官府拨出的每一笔款,哪怕只是几十枚铜钱,都要从咸丰行账上支取。
第二件事凤阳要大办团练,认真落实藩台大人关于办理团练的各项精神指示,一年之内各县团练都要办起来。
这两件事都好办,只这第三件事让安德顺一脸为难,竟是让他配合官兵到乡下去“为非作歹”。
准确说就是强行高价卖盐给百姓,百姓不买就威逼,实在不行可以使用一定程度“武力”,抢只鸡、拎只鹅,调戏大姑娘小媳妇都可以。
不过,必须打着盐匪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