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34章 代天牧民

第234章 代天牧民

第234章 代天牧民 (第1/2页)

“伯安,尚书台不议此事,百官皆视你我为敌,内廷也不再相助你我……你我在雒阳举目皆敌,若再提此典农校尉之事,恐有死士取你我性命。”
  
  刘焉在光禄勋寺对刘虞道:“朝中已非议政之堂,别再上表了,不如你我一同上书外放边州,自去屯田安民,也算能做些实效。”
  
  “君郎兄是为避祸还是为了务实?”
  
  刘虞叹了口气:“外放州郡做刺史太守,年年都为治宫之钱焦虑,又能行得多少善政?”
  
  “既是避祸,也是务实……永乐宫之事,恐是两宫相杀……京中已非任事之地,留在此只会陷于两宫皇储之争,还是不留雒阳为好。”
  
  刘焉说道:“刺史权轻,太守辖短,确实难治一州之疾。但若出外为州牧,改刺史为牧伯,代天牧民,便可伸伯安之志。”
  
  刘虞点头表示理解,刘焉是宗正,遇到皇储之争确实棘手。
  
  其实刘虞也棘手——光禄勋掌皇城禁卫,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刘焉又说了一句:“伯安上次当朝离职提请出外,朝廷虽暂时未议,但不久必然使伯安去职改任。与其等着被人攻讦为难,还不如自请外牧边州,总好过在雒阳碌碌无为。”
  
  “那便如此……只是可惜了……可惜了。”
  
  刘虞叹气,现在确实也只能这样了。
  
  ……
  
  腊月初一,大朝会。
  
  刘焉公开提出了改刺史为州牧的议案。
  
  “刺史太守为取财货,常割剥百姓,以致天下离叛。焉垦请陛下,择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这事刘焉曾在西园对刘宏提过,但当时并未成事。
  
  而这次,没人反对。
  
  因为这个提议其实对所有人都有利。
  
  将原本属于中央的人事、财税、军事权限全都交到地方,州内事务由州牧一体管辖,这实际上就是将大汉各州分成了各个小朝廷。
  
  地方势力越大,在小朝廷中话语权就越高,州牧虽手掌重权,但却不是本地人,在地方上只能依靠豪族。
  
  刘宏这次也没再卡着不放,但并没有直接将刺史改换成州牧,而是让刘虞和刘焉两个宗室先领州牧治理边州以观成效。
  
  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以保障边境安全。
  
  刘焉被任命为交州牧,以平定交州叛乱。
  
  宗员确实年迈了,请求告老还乡的表章已经发了三次,这次总算能如愿从幽州离职退休了。
  
  但现有的刺史不变,将来是任用刺史还是任用州牧,也没有形成定论。
  
  也就是说,目前刺史制度会与州牧并行。
  
  同时,州刺史的权限增加了一些。
  
  不仅增加了对都尉以下州郡属官的任免权,而且允许各州刺史屯田备荒。
  
  天子其实是记得屯田之事的,只是刘宏面对的阻力太大。
  
  朝中百官、地方豪族、宫内太监包括张让赵忠、皇后与何进……现在全都反对增设典农校尉。
  
  再议也没用,如果强行推动,只会导致刘虞和刘焉两个能干事的宗室被暗杀。
  
  但将现有的各州刺史变成事实上的典农校尉却没人会反对,因为权力结构没有变,朝廷运作也没有变。
  
  虽然名义上刺史与太守仍然不是完全的上下级关系,仍然无权任免太守,但有了州郡属官任免权与屯田军事权,从此以后,刺史就已经从监察官完全变成了执政官。
  
  不过,刘焉被任命为交州牧之后,尚未赴任,便听闻交州民乱已经平定。
  
  除了交州外,其它各州皆已有刺史,有刺史的州总不能再任个州牧啊。
  
  侍中董扶是望气士,天子这段时间常问董扶大汉之气。
  
  由于前些日子太后出了状况,董扶又觉得天子有些异常,感觉内宫必有祸事。
  
  如果内宫有祸事,侍中这种皇帝近侍留在雒阳确实很危险,很可能受牵连。董扶便告诉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