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325章 谁短谁长(合章4.8K)

第325章 谁短谁长(合章4.8K)

第325章 谁短谁长(合章4.8K) (第1/2页)

“大兄,若要与天下名门以名相抗,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得知刘备要编忠臣传和奸臣录,简雍赶回来试图劝阻。
  
  确实,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考量,刘备目前用这种方式,最多打个两败俱伤。
  
  因为刘备可以发行传记刊印天下,敌人也能。
  
  虽然刘备掌握着大义名分,有天子作官方背书,在庶民黔首眼里信任度会高很多,但名门世家的读书人更多。
  
  刘备能大量印刷纸质刊物,算是个先发优势;但雕版印刷技术无法长期保密的,顶多两三年后,各豪门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混淆视听——刘备能发奸臣录,豪门就能发权臣录、佞臣录、游侠录……
  
  结果只能是大家相互抹黑,谁都不是好东西。
  
  不过……刘备知道,有位伟人曾用这种方式击败过当时已经垄断军、政、钱、粮、人的世家,而且依靠的大多是不识字的普通人。
  
  “敌之强,便是敌之弱。”
  
  刘备已经没有了那种焦躁急迫的心态:“宪和,你可还记得受笞而喜的孝名是怎么来的?难道是靠名门或士人传扬的吗?”
  
  之前得了贾诩提醒,刘备现在又有了当初的沉稳,看待事情的方式也不再是短期的胜负,而是长远的成败。
  
  “……是弟兄们与街坊们口口相传的……”
  
  简雍当然知道他自己的名头是靠商旅和游侠儿传播的。
  
  这事最初是刘备让游侠儿们在酒舍餐馆等地方,以饭间笑料的方式传出去的,街坊邻居们当时也常打趣,总让简雍的母亲没事多抽简雍几顿……
  
  这种笑料并不妨碍简雍得到真正受人尊重的孝顺名声,而且因为这种方式亲民,使得很多人效仿——这当然是不需要士族刻意宣传的。
  
  “这便是了,我等传忠奸并非以短击长……恰恰相反,我们才是站在多数人一方的。”
  
  刘备指了指简雍和自己:“这天下,是名门出身的人更多,还是寒士庶民更多?”
  
  “那自然是寒士……大兄策试取士,使天下寒士有了进身之阶,必能得寒士之心。”
  
  简雍点了点头,但又问道:“可是,名门更擅于传名啊,他们相互结交,门生无数,又家家都有经义传继……”
  
  “但哪些人才是最在乎忠奸之臣的呢?谁会更乐意四处辩论忠奸?”
  
  刘备笑了:“是庶民黔首,还是官宦世家?”
  
  “当然是庶民……庶民无法争权夺利,只能争辩忠奸,以宣泄心中之郁……”
  
  简雍似乎明白了:“但庶民不识文字啊……”
  
  “庶民平日里能接触的,是寒士还是名门子弟?”
  
  刘备又问了一句。
  
  简雍大概懂了:“寒士……”
  
  “这就是了,我们只需要让寒士和庶民认同即可,名士认不认都没关系,让他们圈地自乐便是……”
  
  刘备拍着简雍的肩说道:“我正在让益德刊印忠臣列传,我要发的不是文字传记,而是连环画本,不认识字也看得懂。宪和难道没见过益德的画本?”
  
  “咳……房中术倒是见过……”
  
  简雍露出了一副男人都懂的邪恶笑容。
  
  “嘿嘿……益德这手本事,一般人很难学的,这天下,仅有益德的艺术学院能学到……益德之画,其实也是征战之术啊。”
  
  刘备也笑得很邪恶:“名士们再会传名,也抵不过连环画本的……甚至还能因此增长天下人口。”
  
  简雍恍然大悟:“若是如此……那雍这便去安排人手早做准备,益德何时发布画册?大兄记得给雍留几套好的……”
  
  ……
  
  想要胁迫敌人,其实是不需要人质的。
  
  尤其是自身代表了官方正溯的时候。
  
  名,就是所有名门世家最强之处,但也正是他们最薄弱的地方。
  
  这大汉,有很多人不怕死,有很多人不怕落罪,有些人甚至不在乎父母儿女。
  
  但不怕落个万世恶名的,却很少很少。
  
  被朝廷视为叛逆没关系,因为失败了才是叛逆,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但若是在还没胜利的时候就被天下人认定是个大奸臣,那即便最终胜利了,也未必洗得掉污点。
  
  尤其是私德上的污点,如果被广为传播,那可真就是祸连子孙万代,怎么也洗不清的……
  
  这年头要举孝廉,这不仅是举荐做官的规则,也是获取一个有朝廷背书的私德包装。
  
  孝廉当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但却能给人加上一层保护罩。
  
  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以私德去评估一个人的功过,以人的私德去评估其所代表的群体,基本不看实绩——这本来就是所有名门千年来不断维持的模式。
  
  尤其是大汉,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思维。
  
  私德有亏便是‘坏人’,坏人做的任何事都会被视为‘坏事’,坏人所代表的群体一定也不是好东西,坏人的敌人当然是‘好人’……
  
  ——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非黑即白的,没人在乎这个‘坏人’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想要抹黑一个人,或是想要抹黑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这个人身上的污点,尤其是个人私德上的污点,然后广为传播。
  
  这种路数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而且……这甚至都不需要真实。
  
  哪怕本身没有私德污点,只要传得够广,人们照样会信以为真。
  
  司马迁写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太出名,大多数人都信,于是纣王荒淫的故事被万世唾骂,纣王所做的一切也全都被否定。
  
  纣王被定性成了无道昏君,他的敌人自然也就全都成了‘天命所归’。
  
  司马迁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说其残暴昏庸沉迷女色,可是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烽火最多只能传三十到五十里,谁家诸侯这么近,就在隔壁街道驻扎?
  
  而且烽火台是汉代为了防匈奴才开始大规模建造的……
  
  反正幽王被万世唾骂,却没人在乎申侯(外戚)因储君之争而串通西夷犬戎谋逆之事。
  
  ——幽王立褒姒为王后,褒姒的孩子姬伯服被立为了太子。而申侯在串通犬戎干掉周幽王之后,将女儿申后所生的王子姬宜臼立为了东周王。
  
  为什么叫东周?
  
  因为首都镐京被申侯送给了犬戎烧杀掠夺,申侯带着姬宜臼跑路到雒阳建了东都。
  
  褒姒是王后,她的孩子名字带‘伯’字,意味着什么?
  
  当然,谁是嫡谁是庶其实无所谓,反正申侯确实勾结游牧民族谋逆了……是的,就是以杀戮劫掠为生的游牧犬戎。
  
  申侯卖掉了一半的国土,卖掉了首都镐京,犬戎则成了天然的灭口者,真相和不明真相的百姓都淹没在了屠刀中。
  
  是的,这就是卖国夺权,而且是性质最恶劣那种。
  
  但这样的事,仍然能被包装成“拨乱反正”,只以“嫡庶之争”就草草带过,后世知道申侯的寥寥无几。
  
  其实,如果周幽王真有那么不堪,如果申侯真的能得到普遍支持,他就不需要勾结外族了……
  
  周幽王死后数百年,春秋战国,诸侯并起……
  
  诸侯们因王室衰败而解脱了中央束缚,当然不会再去澄清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