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1章 按在地板上反复摩擦!
第一卷 第401章 按在地板上反复摩擦! (第1/2页)《明报》总经理办公室内……
金庸指尖捻着那张带着油墨清香的《亚洲日报》,目光却早已穿透纸背,在字里行间勾勒出项少龙策马先秦的辽阔图景。
许久,他才将报纸轻轻放下,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王阳垂手立在桌旁,大气不敢出,他知道老板此刻正陷入一种罕见的、激动与凝重交织的情绪中。
金庸端起紫砂茶杯,抿了一口早已微凉的龙井,润了润发干的喉咙。
那篇《寻秦记》的冲击力,远超过他初读时的震撼。
又反复看了几遍,非但没有模糊这故事的魅力,反而让其中奇绝的想象、大胆的人物、考究的历史细节以及对武侠边界的突破,更加清晰地烙印在他心头。
这作者“黄易”,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抬起头,视线落在桌角那份匆匆让人整理的“黄易”资料——竟然是一片空白。
仿佛此人真是从天而降,携着这部石破天惊的作品,落在了小林天望的《亚洲日报》上。
“好一个‘黄易’!”
金庸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文风奇崛诡丽,天马行空却又布局精巧。
秦史信手拈来,人物鲜活跳脱。
这等笔力,这等想象力……直追古人!”
主编王阳在一旁屏息听着。
“王阳啊!”
金庸的手指敲了敲那张空白资料纸,“调动所有人手,不计成本,给我查!
港岛、蛙岛、南洋、甚至大陆……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黄易’找出来!
我要知道他的底细,他的一切!”
王阳心中凛然,查生如此急切寻觅一个作者,实属罕见。
“是!查生,我立刻去办,动用所有关系网,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嗯。”
金庸颔首,随即加重了语气,
“找到他!
告诉他,《明报》的大门为他敞开。
他想要什么,稿酬、名气、连载版面……只管提!
只要他来,我给的条件,绝对让他无法拒绝!”
王阳心中盘算着《明报》能给的最高稿酬标准,知道老板这次是铁了心要挖人了。
金庸再次拿起《亚洲日报》,目光落在报头那个略显青涩的“小林天望”照片上。
照片里的年轻人眼神锐利,带着一丝初生牛犊的锋芒。
金庸无声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既有对后生可畏的赞赏,也有对市场格局可能剧变的深深忧虑。
他指向报纸上那几篇引发全港轰动的报道和策划:“这《亚洲日报》出世的三板斧……招招致命啊。
第一斧,利用港姐冠军有力争夺者柳茹梦,与霍震挺和他自己的绯闻内幕制造全城话题,吸引眼球。
第二斧,完全别开生面的时政与经济新闻分析,竟然能用如此条理清晰的大白话,把他国时政对港岛普通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说得如此透彻和明白。
第三斧……”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着“黄易”、“项少龙”、“《寻秦记》连载”这几个大字,“祭出这部神作级别的奇文,彻底将热度转化为黏性,将好奇变成依赖!
这不仅仅是办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歼灭战!
那些所谓的港岛本土大报,什么《东方日报》、《星岛日报》,被他一个人一把火烧得晕头转向!”
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隐约车声。“不到二十岁……才不到二十岁啊!
王阳,你说,若非他背后真有高人指点,单凭他自己,何以能如此老辣果决?
每一斧劈出的时机、角度、力道,都精准得令人发指!
对人心、对市场的算计……简直是妖孽!”
他将眼镜重新戴上,眼神中忧虑更深:“港岛报业……怕是要变天了。
同仁们还沉浸在往日荣光,琢磨着怎么封杀这个外来的小子。
却不知,人家早已跳出泥潭,在我们头顶上放了一把通天大火!
此子若稳扎稳打,无人能制衡……今后十年、二十年,只怕这港岛的报业传媒界,都要被他搅得天翻地覆,永无宁日了!”
……
另一边,尖沙咀弥敦道,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办公区域内。
这里的气氛,比往日多了几分躁动!
几份崭新的《亚洲日报》在不同工位间传阅着,伴随而来的,是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这《寻秦记》真是……绝了!
项少龙穿越回去,太敢想了!”
“文笔犀利,又香艳勾人,偏偏还不觉得低俗,怪事!
作者黄易是何许人也?”
“你们说,这小林天望和霍大公子,到底谁在追柳茹梦?”
“还用说?
看这报纸!
小林天望专门搞份报纸出来唱对台戏,哪个追女仔有这个架势?”
“啧啧,《亚洲日报》这开局……气势吓死人!
十万份都不止吧?”
“我看不止!
这报纸办得真够胆大包天,不过确实精彩!那个悬赏……”
“嘘……小声点,别让领导听见。”
议论声中,不时有人探头探脑地看向翻译室那边。
郭琳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摊着一份英文稿件,却久久未翻动一页。
报纸的热闹她也看了,同事们兴奋的议论更是清晰地钻入耳中,但她却感觉脑子有点嗡嗡作响。
《亚洲日报》?
柳茹梦?
小林天望?
霍震挺?
这报纸的创刊号,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专门为了反击《东方日报》、《星岛日报》那些花边新闻而诞生的!
用一份全新报纸的轰动出世,来护花?
来证明实力?
这手笔……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郭琳娴心里又惊又乱,自己的女儿什么时候成了这种风头浪尖的中心人物了?
这已经超出了简单的青年男女情愫,分明是搅动了整个港岛舆论!
那份报纸展现出来的手段和能力,堪称惊才绝艳,却偏偏被用在了这种地方?
她完全理解不了小林天望脑袋里在想什么。
而在一旁,几个年轻的翻译、校对围在一起,人手一份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亚洲日报》,头版那耸动标题和副刊的连载开篇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了他们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