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一卷 第17章 给勋贵和宗室们找点事干(下)

第一卷 第17章 给勋贵和宗室们找点事干(下)

第一卷 第17章 给勋贵和宗室们找点事干(下) (第1/2页)

"科举取士,士绅们会源源不断诞生新的血液。"
  
  "但我大明的武勋们却终有老去的那一日,而躺在其功劳簿上的后代子孙们,却难以重现祖辈的勇武。"
  
  轻飘飘的一句话,宛若晴天霹雳一般,在静谧的牢房中炸响,使得牢房内外的燕王朱棣以及洪武大帝朱元璋尽皆灵魂颤栗,魁梧的身躯不断颤抖着。
  
  曹爽的这番言论,可谓是直击他们内心的内心深处。
  
  大明朝的武勋,确实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相比较这对父子,一直陪在朱元璋身旁的凉国公蓝玉表现则是更加不堪,其原本犀利的眸子竟是有些呆滞,喉咙深处不断重复着不知所谓的汩汩声。
  
  作为如今朝堂中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蓝玉对于将门凋零这一点可谓是深有体会。
  
  曾几何时,大明朝将星云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曾经战功赫赫的淮西勋贵们几乎销声匿迹,军中也没有涌现足以替代这些淮西勋贵们的将星。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昔日的淮西勋贵们,哪一位不是在战场上以死相搏,拼杀出来的;而观瞧其后代子孙们,虽是将兵书策论背的滚瓜烂熟,但却少有亲临沙场的。
  
  宗室藩王中倒是有几个好苗子,只可惜其身份过于特殊,怕是用不了几年,便会被削去兵权,迁回内陆。
  
  反观那些士绅文官们,每隔三年便会通过"科举"的方式不断诞生新的血液。
  
  此消彼长之下,武勋集团衰落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事实。
  
  "有道理啊,咱之前怎么就没有想明白呢.."
  
  "可之前那些骄兵悍将实在过于跋扈,实在怪不了咱呐.."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不辨喜怒的喃喃声于牢房中悠悠响起,其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耐人寻味的精芒。
  
  武勋后继无人,宗室又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势必会受到中枢的猜忌;反观士绅文官们却能够通过时间的流逝,不断壮大己身,从而逐渐形成已然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失的"世家门阀"。
  
  这几乎是贯穿整条历史长河的自然规律。
  
  自己该怎么做呢?
  
  近乎于下意识的,朱元璋便打算着手补救,以免后世的大明皇帝沦为文官士绅的"傀儡"。
  
  只是随之而来的,便是难以用语言诉说的迷茫。
  
  纵观历朝历代,中枢朝廷用以对抗文官士绅的手段无非就那么几种:武勋,外戚,或者内侍。
  
  但不管是外戚得势,或者内侍掌权,历史上均有对应的教训,实在马虎不得。
  
  恍惚之间,朱元璋只觉自己似乎在黑夜间走进了某个死胡同,而一墙之隔的曹爽便是那个能够引领他脱困的点点灯火。
  
  ...
  
  ...
  
  牢房中,燕王朱棣脸上的迷茫和惊愕渐渐褪去。
  
  "还请先生赐教,我大明该如何遏制这些在地方上掌握有大量土地的文官士绅。"
  
  因为怜惜地方上的百姓们常年遭受战乱之苦,他的父皇为了能够快速恢复民生,并且表示对于读书人的尊敬,通过功名的方式给予了读书人各种各样的特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